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北方之卷 第四百八十八章 后勤与马政
魏博秋又来到了朝鲜釜山港。@.@
这已经是他一年内第六次前来这个名义上是朝鲜王国领土、但实际上却控制在东岸人手里的港口城市。朝鲜人设置在釜山的县令金洪范现在被心向东岸的“朝奸”金吾圭挤兑得不像样,政令几乎不能出县衙。如今,在偌大的釜山县内,几乎所有人都唯东岸侨民垦殖会会长金吾圭马首是瞻,朝鲜王国在本地的威信荡然无存,按照金洪范的话说就是,“几不复为王土矣”。
魏博秋不关心金洪范怎么想,他只关心他能从朝鲜征集到多少物资——主要是粮食。东岸军队从47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48年年末,几乎征战了整整一年(其间休战期不足三月),积存的物资被大量消耗。特别是那些牲畜和粮食,消耗速度更加飞快,如今都已经开始动用荷兰人交付的那五千吨大米库存了。为此,邵树德已经第二次下达粮食征集令,要求东岸人控制下的朝鲜(济州岛、釜山、元山)和库页岛(黑水、大泊、利尻岛)后勤基地上缴余粮,以支持如今四处扩张的东岸远东政权。
现在东岸人在黑龙江流域连续筑城设寨、清除满清势力,同时还大肆开拓库页岛南半部分,东岸日本公司也在大力经营北海道东部;而最关键的是,邵树德在登州丈量均分土地、安置难民、恢复生产,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即便东岸人在去年曾经将莱州、青州、济南三府很多州县田里的麦子割取一空,但粮食存量依然满足不了邵树德庞大的规划以前前线将士们越来越大的消耗(仆从军增多、后勤人员增多、牲畜增多导致粮豆消耗大增),因此。向经营已久且相对富庶的朝鲜、库页岛要粮食就成了必然。而这。显然就是魏博秋来到釜山的原因所在。
“釜山如此广阔的范围,汉民、鲜民加起来人数超过两万五千人,水利兴修颇具规模,去岁米麦也获得丰收,民间藏粮颇丰。”魏博秋在东岸侨民垦殖会民政处召集会议时,对着诸位官员们说道:“全釜山范围划分为十个片区,明确各自的粮食征收数量。各区需立即抽调警政官员成立督促班,督促区内的保正、里长征收粮食。作为他们的年度工作业绩考核。未完成征粮任务的全部去职,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这点一定要向他们反复宣传,毕竟你们的工作主要还是靠这些基层朝鲜人。”
“釜山守备队取消休假,所有人待在军营内不得擅自离开,随时等待弹压地方的指令。金会长,在此我正式授予你调集守备队五百名士兵的全权,地方上若有任何风吹草动,便即刻镇压,勿要有任何迟疑。此外。保安民团在两个月前也建立起来了吧,这五百名保安团士兵都是各保各里送来的身体强健、品行端正之士。虽然只有棍棒做武器,但关键时刻也能派上些用场。这样吧,守备队的官兵不能轻易出动,一出动就要见血,太不和谐了,平时征粮还是让保安民团出动吧。”魏博秋在说了半天后,兴许是也感觉守备队这些手执刀枪的虎狼之士出去打打杀杀的不利于东岸人长远的统治,因此决定还是让“棒棒军”们出动:“但若是粮食征收不足,就立刻出动守备队杀鸡儆猴,这一点要拎得清、要坚决,别犯糊涂。还有,在座诸位都是我大东岸的子民,再不是那朝鲜李朝治下的百姓,所以切勿站错了队。”
魏博秋一番杀气腾腾的话语说得民政处、巡警处的一干官员们(多为朝鲜籍军夫或济州岛犯官子弟充任)额头冒汗。如今东岸在辽海周边地区有多强势,他们作为自己人当然一清二楚,因此这个时候也不敢有什么吃里扒外之举,不然全家被捕下狱然后发卖南洋就是下场。因此,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他们心里都暗自盘算着怎么向那些基层的保长、里正们施压,以便让他们征集更多的米麦上来,竭力供给前线军需。
在敲打完自己的官员后,魏博秋又前往朝鲜官署,敲打了一下金洪范。他用强硬的语气警告金洪范,今年尚有五千石粮食尚未交割(东岸收购价为二两八钱银子一石),希望朝鲜王国政府在一月时间内筹措完毕。若不然,届时东岸黑水开拓队政府可能会组织大规模的军队登陆朝鲜“自取”。
耀武扬威完毕后,魏博秋又很快乘船离开釜山,抵达了与釜山一海之隔的济州岛。现在济州岛上空荡荡的,大批朝鲜人被转卖给荷兰人以换取了急需的粮食后,现在岛上的居民已不足一万五千人,其中汉民超过万人、朝鲜居民约五千人。此外,还有总数约千余人的翟从谔、秦尚行、孙守正部留守士兵,皆为老弱残兵,留在岛上看守资财、洒扫军营。魏博秋对视察军营没兴趣,事实上这也不归他管,他此行直奔位于岛中心汉拿山一带的牧场,视察东岸的马政工作。
这些年来,东岸人陆续从澳洲军马场往黑水地区调运了大量马匹,既有东岸国内数量较大的安达卢西马、卢西塔诺马和土库曼马(纯血统的加起来超过了三千五百匹),也有奥斯曼帝国特别赠送的、数量稀少极为珍贵的阿拉伯马(全国不足四十匹)。在这其中,尚存活的计有安达卢西亚马(包括其近亲卢西塔诺马)18匹、土库曼马8匹、阿拉伯马4匹、芬兰马2匹、拉斯切克马2匹,总共34匹外来马——几乎全为公马。
而早在1646年的时候,当时主政的莫茗就痛感骑乘用马、挽马和车驾马的不足,因此下令建立了“马政十五年计划”,同时在黑水及济州岛培养混血马种(现已大部迁至汉拿山牧场,止黑水港留有极少数马匹配种,以培育适应严寒气候的马种)。
实话实说,目前东岸人大量使用的马基本都是蒙古马或有蒙古马血统的马匹,如朝鲜矮马(蒙元时期蒙古马改良过的朝鲜本地马)和日本在来马(蒙古马的日本亚种)。这些马虽然耐力强、好养活,但体高惨不忍睹。据汉拿山牧场的马政技术人员长期统计,这些马的平均体高在130厘米左右,就这还是公马呢,母马甚至还不到130厘米,与欧洲马、西亚马普遍在155-160厘米左右的体高相比实在是过于寒碜了点。
特别是如今炮兵在东岸的战斗序列中几乎是第一等重要的部队,因此对牵引大炮的马匹以及护卫炮兵的骑兵骑乘用马需求极大,目前的朝鲜矮马和蒙古马在使用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它们体格小、气力也小,无法胜任艰辛的重负荷劳作,因此急需改良马匹血统。
从1646年上半年开始,汉拿山牧场的马政技术人员就开始在蒙古马、朝鲜矮马中大量挑选性情温顺(蒙古马大部分谈不上性情温顺)、行军时不易骚动(枪炮声大作时经常群体骚动)、不互相撕咬蹶踢(经常发生士兵或军夫被咬伤踢伤事件)、不随便嘶鸣(骑兵或斥候接近敌军时经常因马匹嘶鸣而暴露)的母马,然后与陆续运来的欧洲马、阿拉伯马交配,培育出了相当数量的混血马种。
这些混血马目前其数量已相当不小,体高虽然参差不齐,但据统计其平均体高约在145-148厘米左右,体格普遍比蒙古马大出一圈。但总的来说这些混血马匹并不算是成功的物种,因为其身上还残存着大量的缺陷,要么是性情暴躁(使用时往往需去势,不然不但易伤人,战斗中还会追逐雌马)、要么奔跑时速缓慢(往往只有20公里左右)、要么气力弱小(往往西方马六匹就能轻松拉动的重型载重货车,八匹混血马拉着都十分吃力),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魏博秋在和马政技术人员交谈后,鼓励他们继续执行原本莫大帅在位时制定的马政十五年计划,从混血马中挑选优点多、遗传稳定的马匹,然后继续培育。同时本土每年都会不断输送欧洲马和阿拉伯马过来——本土为了解决挽马的问题,目前甚至都已设法从英国搞一些夏尔马回来——让牧场的技术人员们有充足的“材料”来玩他们的“配种游戏”。
魏博秋在视察完毕后有预感,多半用不了十五年(目前已过去三年),这些马政技术人员们就能搞出一种适应中国北方及朝鲜气候,同时肩高、体力和体质都不输于欧洲马的新马种。如果一切都很顺利的话,没准七八年后,驰骋在山东的东岸骑兵们,就可以骑乘着体高在155-160厘米、奔跑时速在二十七八公里、性情温顺有纪律的黑水马(马政十五年计划中规定的命名)了。
到了那时候,东岸骑兵的优势必将开始逐步扩大。至于现在么,大家还是将就着骑乘蒙古马吧。嗯,汉拿山牧场也有一些被淘汰下来的马(马政技术人员认为不具备继续培育的价值,已去势,数量约在五六百匹)可以流入到军中,虽然有种种缺陷,但胜在体格够大,各项作战指标大多数也胜于蒙古马,已经足以帮助那些波兰骑兵们发挥出自己的部分优势了。(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