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马孟起:第二卷 天下大乱 诸侯混战 第三三四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一)
但现实是,徐晃可没人家吕布那两下。是,曹操也知道,他也承认,徐晃武艺是不错,这个不假,可和吕布还是不能比的。要说吕布自己或者带着几百骑兵去凉州军大营,就他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全身而退,但是徐晃就敢?这个曹操不得不承认,凉州军也是没什么埋伏之类的,要不然的话,徐晃可真悬,不说被生擒,可受伤估计是免不了的。要说凉州军随军的
郭嘉,可不是个没本事的人,所以曹操也不得不埋怨徐晃,这已经不是胆量的问题了,而实在是小看了对方,而高看了自己啊。要说最后他能平安回到己方大营,曹操也知道,那是徐晃运气不错,要不然的话,绝对不是这样儿了。毕竟五百对上七八万,傻子都知道结果,
也真是,凉州军他们可不知道徐晃要来,所以根本就不可能事先给他来个埋伏什么的。要不然的话,他当初去一次凉州军大营,那肯定就是要凶多吉少啊。曹操绝对不是不相信徐晃的本事,他承认其人武艺是不错,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徐晃也敢用五百骑兵,就去劫凉
州军的大营,说实话,如果徐晃不是这样儿的武艺,只是二流水平的话,曹操认为他都不会去。在他看来,你说徐晃他是“艺高人胆大”,那还真,曹操没觉得有。但是要说徐晃“无知者无畏”的话,他其实也没那么认为。至少曹操就很清楚,徐晃既然是敢就只带五百骑兵去劫营,那可不光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武艺不错,更重要的,更主要的,曹操知道,那就是他
徐晃,是早就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当然了,这个所谓的“万全之策”,不过是他自己认为的而已。还是那话,徐晃能完好无缺完好无损回了己方大营,那可真是,绝对是走运了,就是这样儿。在曹操看来,如果说凉州军就想对付你的话,早在大营埋伏好了,那么你就算
是不被他们擒住,可至少也得受伤。好歹曹操也算是和凉州军打交道二十年都多了,更是和马超相熟,所以该知道的,他自然都很清楚。因此,别说就只是己方一个徐晃了,哪怕就是换成那个虓虎吕布,他也照样儿在凉州军埋伏下不好使。也许是,想擒住擒杀其人,是基
本上不用多想,可要把吕布整伤,那确实,并非没可能的。好歹郭嘉也是个顶级谋士,更何况,凉州军好歹还有那么几个将领呢,而且还有马超,相当于一个二流谋士,对此,曹操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别说他这个当主公的对于敌军的了解,就说以前他和马超,两人相熟,更是好友,所以那个时候,可以说曹操就已经算是很了解马超了。不过显然,他对其人的了
解,确实是不如马超对他的了解,这个是肯定的。而且还必须要说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当初的曹操是那样儿的曹操,可不是如今这样儿。当然了,当年的马超,也是那样儿的马超,也不是如今这样儿。至少在曹操眼里看来,马超虽说不像自己这样儿,改变那么多,可也是
变化不小。不过这个事儿,他所想还有点儿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的曹操确实不是现在的曹操,这个没错,毕竟如今的奸雄人物,不是当初那样儿,其人年轻,才刚刚崭露头角而已。但是马超呢,他绝对不像曹操所想那样儿,改变多少,是,还是那话,没有说一成不变的,但是马超真改变很多吗?自然是没有,他有所改变不假,可却没曹操所想那么多,
毕竟当初求曹操办事儿,可以说马超要是不表露自己是忠心大汉的,曹操估计也不能和他关系太好,所以说就不好办了,因此,当初的马超,确实是骗过了曹操,这个是一点儿不假。以致于到了现在,曹操还依旧是认为,当年的马超和自己没什么区别,都是忠心大汉的,不过后来改变了而已。如果说马超知道了他的想法,也只能是笑笑,毕竟要说自己忠心大汉,
那肯定没有,不过自己必然是忠于自己的民族,这个是肯定的。马超其人是有羌人血统不假,可骨子里,他是个汉人,他穿过来之前,祖祖辈辈都是汉人,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东西。再说了,那点儿羌人血统,其实真就是可以忽略不计了,至少投靠他的,没人说是因为他有
羌人血统,就不给他做事儿。当然了,不支持马超的,也不会在凉州军这儿,这个是肯定的。不过看看治所的百姓,凉州军还是很得民心的,这个是半点儿不错。尤其是不少百姓可都知道,凉州军主公就是马超,是大汉的骠骑将军、凉州牧,还有个什么侯爵,叫槐里侯什
么的。这最基本的东西,不少人还是知道的。不过大多数,还是不知道,这个骠骑将军是多大的官,但是什么州牧,他们倒是很清楚,至少老百姓就认为,一个州最大官儿,就是这个州牧,这是他们所认为的。至于说骠骑将军,他们只是知道是个挺大的官儿,好像比州牧还大,所以说比他们所认为的大官还要大的官职,老百姓自然是不敢老百姓
看的都是这个,什么你有羌人血统的事儿,他们可真是不关心。他们就只关心在马超治下,能有口饭吃,生活不错,所以其实就足够了。而其他的东西,真都不那么重要了,而且马超基本上都是征战在外,而不是在他凉州军的地盘作战,所以老百姓觉得挺和平,就比什么都
好。至于说别的,什么忠心大汉之类的,那可真不是老百姓所要去考虑的。马超如何,是不是忠心朝廷,和他们的关系都不大。至少他们就知道,只要自己所住的,还是凉州军的地盘,就有不少的保障,这就足够了。说起来马超怎么样儿,他们真不在意,哪怕马超称王称
帝,他们都无所谓,甚至还觉得好呢。至少老百姓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吃饱穿暖,这绝对是乱世中,他们所追求的了。当然了,真打仗没完没了,那只要饿不死的话,他们其实就满足了。而且最好别把小命儿丢了,这就更好了。毕竟兵荒马乱的,一个不小心,小命儿可能就真没了,那都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哪怕不管是凉州军也好,是兖州军和江
东军也罢,他们都算得上是军纪严明,可每一支队伍里,总会有不怎么地的人,这个是很正常的。所以根本也没说就能完禁止得了,有人犯事儿是被处理了,可有的人,直接就跑了,还是抓不到,军法处置不了,被个别人是逍遥法外了,这都没办法的事儿。如果说凉州军、
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真都能做到,对百姓从来都是秋毫无犯,从来没有士卒对百姓如何如何,那么天下估计早都太平了,这也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是吧。可显然,这哪有那样儿的队伍呢,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那就更不说了。哪怕是凉州军这样儿的,待遇都很不错的士卒,也一样儿是有危害百姓的,那都真不是说就一个没有,有,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而曹操对徐晃的埋怨,就是这么多,对李通他是满意,而徐晃只要回来,他是肯定要说对方的,而且还得稍微处罚下。曹操想到这儿,心说这个徐公明啊,本事是不错,可就是不怎么让人省心啊。之前守御函谷关,就因为早撤兵,所以回来就被自己给处罚了一次。这如今又是,带五百骑兵,就去劫营,这事儿别说自己已经是从探马那儿知道了,就算是不知道,
等荀攸回来,就以他那性格,都得是赶紧告诉自己。当然了,荀攸可不是为了让徐晃挨说什么的,那绝对没有,说白了,还是为了让自己说说他,他徐晃也能多点儿记性,别总是犯错啊,就是这样儿。不过曹操也想过了,不管自己是怎么处罚他徐晃,只要以后他还是觉得
自己要去做的,那么就算是军法,也一样儿没用。徐晃不是说是一个特别迂腐,不知道变通的人,那样儿可不是他,但是基本上,只要他认定的事儿,自己必须要去做的,他就一定会去做,这个是一点儿没错。好歹曹操也是认识对方那么多年了,就说徐晃加入到兖州军,
都那么多年了,因此,他对徐晃还能不了解吗。不过虽说如此,但是自己说了他,处罚了他一下,那么以后类似这样儿的事儿,基本上就不会发生了。首先,必须要让徐晃认识到,这个事儿是错误的,只有这样儿,他才能不再去犯,去改错,去认错。如果说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做得对,没毛病,那么曹操也知道,基本上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不过曹操更清楚,徐晃
还不是那么蛮不讲理的人,这个是肯定的,不过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个也是没错,如此。不过虽说如此,曹操也是要说徐晃,要处罚对方一下,这个是肯定的。不过在这个时候,曹操是什么命令都不会下,尤其是如今南阳战事还没结束,别说徐晃没带兵回来,就算是他
回来了,他有功绩,这自己还得考虑一下,不是说那样儿就不会处罚他了,那倒不是。不过就是,其人如果有功的话,那么自己想想,也可以从轻处罚对方一下嘛。说起来,曹操/他是从心里往外,都不想去处罚徐晃,不过自己这当主公的,不那么去做,肯定是不行,所
以……处罚他是一定的,不过却绝对不会是现在就是了,别说徐晃没回许都,就说他如今带兵在外,就不是曹操要处罚他的时候。除非是非常有必要,要不然的话,曹操是绝对不会做出来那样儿的事儿的。毕竟这大局为重,他这个当主公的,当然是很清楚,必然啊。如果说非要是马上去处理不可的事情,那么曹操必然,从来都是当机立断,一点儿都不会说拖泥
带水去做事儿。但是不应该马上处理的,宜去好好拖一下的事儿,他自然不会说马上去办。那样儿的话,对自己对己方没什么好处。是,处罚徐晃是必须的,可却绝对不是现在。如果说自己军令真过去了,先别说他徐晃本人是什么想法,就说己方士卒,知道了之后,那必然
是士气往下跌,所以这样儿的事儿,自己是不会做出来的。对曹操来说,那赔本儿的生意,他是怎么都不会去做的。至少他不会主动选择就是了,如果说实在是事情到了那一步,必须要那样儿,那么他没有办法选择的时候,也只能是,只好那样儿了,这个很正常,无奈啊。
不过如今是有所选择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去做,他自然是很清楚了。别说此时此刻,自己不能传令去处罚徐晃,反而还应该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能早**退兖州军,让他们回长安。对于之前就派出三万人马去当援军,曹操确实,他没什么希望,更多就是试探,也是为了安徐晃的心,毕竟看他着急那样儿,不让他带兵去,他徐晃没准就要憋出病来,所以曹操不能
不为自己手下的大将考虑一下啊,这很正常。所以是先让徐晃带兵三万去了南阳,而徐晃表现呢,除了最开始和带兵劫营之外,其他的,曹操还是满意的。至少他这保住了己方最后剩下的那不到两万的人马,对此,曹操是满意的。说起来己方是不如人家凉州军,所以这一
兵一卒,可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了,这个就是曹操所认为的。毕竟人家凉州军的钱粮足够,所以损失个十几万人马,之后再征兵募兵就是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