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汉末废帝 一千五百五十四 霹雳手段
次日清晨,刘辩收到了来自滇州刺史蒋琬的飞鸽传书,说是云南土著领孟获最近积极拉拢各族,修辑甲胄,锻造矛戈,意图不轨,请朝廷大军征剿。?
“哦……要不是蒋琬这封奏折,朕几乎忘了三国历史上还有孟获这么一个人物!”刘辩掩了奏折,在心中呢喃了几句。
现在的孟获还是历史上的那个孟获,但他所面对的对手已经不是刘备所建立的孱弱蜀国,而是空前强大,横跨欧亚大6,拥有将近三百万雄兵猛将的级帝国。
所以刘辩也不需要诸葛亮那样攻心为上,七擒七纵,若是不能驯服南蛮,便索性学习白起、吴起那样大开杀戒。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辩没有耐心也没有必要和这些未开化的蛮夷循规蹈矩,使用霹雳手段杀鸡儆猴或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从前几年平定巴蜀之后,刘辩在云南设置了滇州,命蒋琬前往担任刺史,建宁郡人士李恢担任长史,共同治理南中地区,这些年展了大约一万五千人左右的郡兵。
用来治理地方倒是绰绰有余,但面对着骁勇善战的孟获及他手下善于翻山越岭的南蛮土著,怕是无力剿灭,因此刘辩必须火派遣一员大将前往支援镇压。
目前曹魏尚未剿灭,曹操手下仍然还有贾复、英布、巨毋霸、许褚、典韦等悍将,若是把秒将能力出色的关羽派往云南征剿孟获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但孟获夫妻又的确有些本事,派一般的武将前往还真不一定能够镇压的住,所以刘辩思前想后决定派遣孟珙、戚继光、赵云、秦用这个组合前往云南平叛。
徐州平定之后江东再无隐患,东到倭国、夷州以及高丽半岛南部地区,南到泰州、交州,西南到整个贵霜帝国,现在已经全部变成了大汉帝国的领土,金陵再也没有遭受攻击的风险,所以孟珙大可放心的率兵进入云南平叛。
至于把赵云、秦用派往云南,则是因为部分南蛮土著懂得驱象之术,而赵云拥有伏兽技能,可以完美克制象兵。南蛮多有骁勇善战之人,仅靠赵云一人作为武力担当,怕是力有不逮,让秦用随行可以为赵云减轻压力。
打定主意之后刘辩立即召唤赵云出列,吩咐道:“滇州刺史蒋琬在书信中说到南蛮土著孟获最近勾结各族,修辑甲兵,意图不轨。朕决定派遣你辅佐孟珙,率领五万兵马火前往南中地区平叛!”
赵云拱手领命:“臣前几年追随诸葛孔明在南中地区待了大半年的时间,对那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已经了然于胸,愿辅佐孟璞玉前往云南平叛。”
刘辩又吩咐关羽道:“如今徐州已经平定,留下少许人马维持地方治安便可。关卿克日提兵北上,将魏延、龙且并入你的麾下,屯兵东阿、濮阳一带,与李靖、诸葛亮遥相呼应,伺机渡过黄河攻掠冀州。”
“臣谨遵圣谕!”关羽拱手领命,决定与天子一块离开下邳,克日北上。
刘辩又命孙乾暂时署理徐州刺史,简雍担任他的长史,暂时治理徐州,将来由何人接任徐州刺史之职,他日再做定夺。孙乾与简雍喜出望外,一起作揖领命。
刘辩临行之前又向孙乾举荐两人,命他以署理徐州刺史的身份派人前往颍川郡寻找一个名唤管忠的人,请他前来徐州出仕,授予要职。另外一个则是陈登的族人陈唐,有用兵之才,可以启用为兵曹,掌管徐州的郡兵,清剿徐州境内的残余曹寇。
“臣马上修书派人延揽!”孙乾连声允诺,毕恭毕敬。
刘辩又对赵云道:“朕听说你有个族人名唤赵胜,能文能武,可以让他留下来辅佐孙公祐,共同治理徐州。”
赵云喜出望外,连忙作揖谢恩:“回陛下的话,这赵胜的确是我的族人,目前正在臣麾下担任步兵校尉,既然陛下抬爱,臣便派人唤他来面圣。”
刘辩见过赵胜之后委任他担任徐州兵曹,与陈汤共同统率关羽留下的五千人辅佐孙乾治理徐州,维持地方治安,清剿曹魏余党。
部署完了一切之后刘辩方才带着赵云、秦用踏上了南下的行程,而关羽则带着杨六郎、关平、关铃、周仓等人率领本部兵马北上,准备前往东阿一带会合魏延、龙且,伺机渡过黄河,攻掠冀州。
两日之后刘辩一行渡过长江,回到金陵城外,提前得到消息的王猛与刘伯温早就率领满朝文武来到渡口接应,齐刷刷的施礼参拜,山呼万岁。
刘辩不等进城,就吩咐孟珙、戚继光道:“朕在徐州接到了蒋琬从云南送来的奏折,说是土著领孟获图谋不轨,朕决定命你与戚继光、赵子龙、秦用率五万兵马前往征剿,克日离京,不得有误!”
去徐州白跑了一趟,寸功未立,孟珙心中正郁闷,没想到建功的机会又来了,当即躬身领命:“臣谨遵圣谕,此去巴蜀一定彻底平息南蛮隐患。”
刘辩颔吩咐道:“这些南蛮顽固的紧,而且言而无信,所以能降服便降服。若是不能降服,孟卿便使用霹雳手段,一劳永逸!”
孟珙会意,抱拳允诺:“陛下请放心,臣一定会见机行事,不负陛下所托。”
安排完毕,刘辩在满朝文武的前呼后拥之下坐上马车,浩浩荡荡的直奔金陵城而去。
赵云则回家探望了一番妻儿,收拾了行囊,火返回军营跟随孟珙踏上了讨伐南蛮的征程。并且带上了儿子赵毅与侄子杨继周随行,五万兵马旌旗招展,声势浩大的向南而去。
刘辩面色严肃的回到乾阳宫,吩咐火召集满朝文武前来乾阳宫议事,并命郑和亲自前往后宫召唤何太后以及甄宓、武如意,还有其他所有的嫔妃、诸位王子、公主统统都到太极殿上集合,自己要亲自审问刘恪篡改书信之事,给满朝文武及天下子民一个交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