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父:正文 章228 顺流逆流
但是所谓不严重,也仅是相对的。◇↓◇↓,
别的不说,“作家金梁”围脖一天之内掉粉40几万,重新跌回300万以下,《神州武侠》本来长期订阅用户已破20万,却很快退订了近3万……
从这些最容易体现读者情绪的直观数据里,就可以深刻感受到读者的强烈不满。
《神州武侠》杂志社的热线电话连续被轰炸轮*奸,好几名接线员都累倒了,更有一名是因为连续听到斥责喝骂声太多,又不能还口,给气得去医院了。
官网下面留言区简直不忍目睹,热线电话里当面说不出的过分言语,基本上都倾泻在了这里,偶尔有几个理智些的书迷,试图发言劝解,立马便被情绪很大的书迷给围攻群殴、轰杀至渣。
除了满屏幕发泄不满的声音,还有很多人留言要求金梁修改剧情,有说“只要修改,我们集资订购50万册给杂志社保底”,还有说“反正没有一字一句正面讲述那是事实,都是在诱导我们自己往上猜,大金梁既然如此牛逼,那也不用改,后面再给我们柳暗花明圆回来就行了”……而后一种说法,居然还得到了相当多人的支持。
而这一次,曾历经数次分崩离析的死忠金甲,则保持了相当高的凝聚力,很快便在内部统一思想,除却不到一万实在无法理解也无法忍受选择离去的,其余还剩下二十七万“金甲卫士”!
这二十七万“金甲卫士”的策略很对头,在最开始群情激荡义愤填膺都难以冷静下来的时候。没有选择针锋相对出去为金梁说话跟人辩论,而是以“千度金梁吧”和“作家金梁”围脖为大本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各抒己见,试着分析研究金梁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情节。以及这样处理的利与弊,今后剧情又可能会怎样发展……等这些捋得差不多了,已经过去了四五天。
整个濒临爆炸的读者网友终于差不多发泄完毕第一轮,也渐渐整理好了心情,从讨论的语气和内容,就可以看得出来,直接呼爹骂娘的几乎绝迹。愤愤不平依然,但整个已渐趋理性。
因为就像邓铮对李海洋所说的,这。只是一部。
到这时候,瞅准时机,新晋金甲卫士,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司徒红豆率先发文“生命之色,正因缺憾愈显可贵”,从“生命”之角度,正面解读金梁在此情节的良苦用心:
“……生命如此灿烂而可贵,然而她却充满着缺憾。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人类的现实生活是由各种无情的相互对立的合成物构成的——白天与黑夜,诞生与死亡。幸福与痛苦,善良与邪恶……生活是一个战场,它一直而且永远是一个战场。一旦它不再是这样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我一直认为,生命的缺憾,恰是生命可贵的原因之一。所以人必须学会忍受不能避免的东西。生活好似世界的和谐。由各种对立因素构成,音调变化无穷。悦耳的与刺耳的,热烈的与舒缓的。低柔的与高昂的。
即便如郭靖与黄蓉这一对武侠世界的顶级精英夫妇,他们的女儿郭芙目前除了貌美外似乎没有继承父母的任何优点。
金梁如此安排,初读起来,似乎有夸大郭氏夫妇的缺憾之嫌——生下这样的不肖子女。但现在就连超凡脱俗犹如姑射仙子的小龙女也不可避免拥有了严重的缺憾,由此可见其用心良苦,似乎直到此时才现端倪: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面对生命中的诸多不如意,人类无法回避,那么惟有抗争,抗争并非为了删除生命中的缺憾,而是令人摆脱其影响,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
司徒红豆的说法虽然粉丝立场明显,但还是让很多渐渐冷静下来的读者深受触动。
紧接着,《长江商报》也不甘示弱,其著名的文学评论版块,发表长篇评论,选择从“爱情”角度来作证:
“……杨过到目前为止对小龙女似乎只有纯粹的敬爱,可是以他的性子,事事不违逆师意,除了师命难违外,恐怕还掺杂着一股男子汉的成人意识,为了显示师父对自己的倚靠,为了表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小龙女显然已经对杨过动了真情,或许在李莫愁闯入古墓生死存亡之前,她没有,但就算李莫愁不来,她依然会陷入,因为随着杨过的成长,当他们彼此意识到这一问题时,会自然地投入进去。爱情,就是如此不可捉摸的神秘之物。她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所以周伯通与瑛姑鬼使神差地发生了恋情,所以武三通为自己的义女何沅君疯癫痴狂……她就是像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的那种精神和**的强烈的倾慕之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金梁前文没有回答,估计后文也不会,因为爱情不能用言语来阐释,就像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但是从这个情节的处理,笔者我在扼腕叹息、跑到金梁围脖下面痛骂一宿后,却也深深感受到了他想要阐述展示一段最深沉最纯粹的爱情的诚意和野望,所以现在唯一应该的事情,就是痛痛快快骂完,然后相信他,并读下去,绝不会错……”
不得不说,《长江商报》的评论不仅道理十足,还极富感染力,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似乎正是这个理儿。
于是乎,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在读者连续五六天的质疑、愤懑和发泄后,许多网络上的大小文化人却锋头一转,开始为金梁这样的情节处理歌功点赞起来。
有的是真心觉得好,有的则是明明心塞欲死却还要赶潮流,强行提升逼格,觉得好不容易寻到了一个可以区分所谓专业和普通读者的角度,那还不得往死里挖掘?!
从“生命”阐述到“爱情”,从“爱情”论证到“自由”,就好像这本书想要好就得这样写,而品味不出来妙处的读者就是缺乏文学修养一样……(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