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将军烈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将军烈:第三卷 出使中亚诸国 第491章 发明脱粒机

    开垦出来的两万多亩田地,赵子良走过了每一块田,都仔细看过了,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他现很多田地还需要从相邻的田地引水,这种情况在雨水量太大时会造成雨水排不出去,形成涝灾;而在枯水期时又容易造成旱灾。(〈?网[

    对于这种情况,赵子良当场指使郑三:“这样不行,多块田地共用一条水渠是不行的,必须是相邻的两块田共用一条水渠,实在不行的话,就在两块田之间再筑一条小水渠连通大水渠!总之,每一块地,都要能够单独从水渠引水,不能走别的田地引水,你派人仔细查看统计一下,还有多少田地需要重新挖掘水渠,马上组织人手进行!”

    郑三答应道:“好的!这也怪我们粗心,不成想这些新兵蛋子竟然学会了偷懒!”

    这两万多亩的新田可是整个西林守捉七八千名将士的命根子,吃穿全部在这些田地中了,由不得赵子良不认真仔细。

    开垦早、播种早的田地已经长出了禾苗,而刚刚开垦出来并才播种的田地还没有动静,赵子良在长了禾苗的田间转了很久,回到守捉府后他又找来郑三,说:“已经长出禾苗的田地我已经大致都看了一遍,我一再强调要精耕细作,禾苗之间的距离要相同,每一片地上的禾苗密集度要均匀,播种时一定要注意间隔距离,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以前我们在河西和河东时都有开垦过荒地,这些你又不是不知道,按理说耕作经验应该很丰富才对,为何这次差了很多!”

    郑三马上认错:“老大,这事是我的错,我这些天实在是太忙了,兵士们耕作时我没有耐心地详细指点他们,只是匆匆示范一番就去干别的了,负责监督的人也不是太懂,只是知道越早干完越好,这事怪我!”

    赵子良听了郑三这么一说,也知道不能全怪他,毕竟他一个人需要负责的事情太多了,实在是分身乏术,而且这个时代的农夫根本不懂精耕细作的作用,只要郑三这种一直跟在赵子良身边并且见识过精耕细作好处的人才知道。

    “算了,此事也不能全怪你,播种已经完毕,再想补救也不行了,只能在除草、松土、施肥和除虫方面多下点功夫!”

    郑三连忙答应:“好的,此事我会派专人负责督促,并且对这些监督之人进行一些培训和教导!”

    农作物方面,除了主要作物小麦之外,还有大豆、青稞、蓿苜和小米,上等田种小麦,中等田种青稞,下等田种蓿苜和小米。不但可以收到将士们足够的口粮,而且还能为牲口们收割很多草料,其中大豆就是战马的精料,吃了大豆的战马不但体力恢复快,而且耐力和冲刺爆力都有大幅度提升。

    赵子良不论是在哪里任职,只要是独挡一面,都历来重视屯垦,在这个时代粮食是第一重要的战略物资,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无论是在安西、河西还是在河东,由他主持的开荒而得良田数不胜数,继任者基本上都沾了他的光,那些继任者们其实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按照赵子良以前在任时的做法继续下去就行了,但是很多人都自以为了不起,想要做出改变,但是实际上到最后越弄越糟糕。

    如今碎叶都督府辖下的屯垦田地几乎都是当年赵子良在任时期开荒出来的田地,不但数目没有增加,而且还有些减少,一方面是负责屯垦的人懒惰了,又荒废了很多田地,另一方面是很多田地在庄稼收割完毕之后没有及时进行施肥,以至于有些田地在种了几年之后肥力就没有了,收成年年下降,到最后索性废弃不再耕作。

    这种情况在赵子良手里当然不能允许,在耕地时,他都要求施肥一遍,而庄稼在生长过程中还要再施肥两至三遍,桔杆不能烧,尽量都留在田地内做再生肥料,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把桔杆切碎了再撒在田间,这样容易让它能以最快的度变成肥料。

    能做肥料的东西很多,例如大豆榨油之后留下的饼渣就是很好的肥料,作物有这种饼渣做肥料生长很快。还有菜籽,榨油之后剩下的菜籽饼也是极好的肥料,只是菜籽这种作物必须要在冬天播种,来年春季才能收割,现在种植是来不及了,而且种植油菜不需要太肥的田地,下等田种植油菜都能有很好的收成。

    现在木匠和铁匠们正在制作各种农具,当然也包括榨油的器具,除了机械性动力无法得到之外,其实唐朝的农具在封建社会已经很达了,很多农具都沿用到二十一世纪,这个时候西方世界的农耕水平比唐朝落后好几个世纪。

    这天赵子良巡视到铁器制作作坊,几十个铁匠正在打造一个圆圆的凹凸型的铁器,铁匠们看见赵子良来了,都停下来。

    赵子良摆手道:“别停下,继续!”

    铁匠们于是继续打造铁器。

    赵子良来到一处观看一个铁匠用小铁锤不断地捶打一个凹凸型铁器,忍不住问道:“这打造的是何物?”

    铁匠回答道:“将军,这东西是扣在石碾子两端内侧的,用木架套在石碾子上,方形木架上的两个橼头就扣在这东西内,然后在木架上套上绳索,由牛或马拉着走,就能把麦子碾下来!”

    “哦?原来是这东西!”赵子良点点头,问道:“现如今把庄稼收割起来之后只能用这种方法脱粒?”

    铁匠答道:“是的,大唐大部分农夫都是用这种办法脱粒的,这样是最快的,也有少部分农夫收割的麦子少,就用竹镰架,一下一下的去拍,太耗时耗力!”

    赵子良想了想,对身边一个扈从说道:“拿笔墨纸砚过来!”

    “诺!”

    没多大工夫,扈从就拿来笔墨纸砚,一大张白纸铺在一张桌面上,赵子良用毛笔沾了墨汁在白纸上画起来,画得很认真。

    郑三、高适、岑参等官吏都站在旁边观看,赵子良很快画完,众人看去,只见这白纸上画着一个方形船一样的物事,看上面的尺寸标注应该不是很大,而且上面还有大小相连的带齿的铁器、木制滚轮,滚轮上插着密密麻麻的铁三角,这是什么?

    高适忍不住问道:“将军,这是何物?”

    赵子良丢下毛笔笑道:“我叫它脱粒机!你们看这里,这是踏板,人站在这里,一只脚放在踏板上用力踩,力量会通过这左右两侧的铁杆传递到齿轮上,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连在滚轮上,这滚轮就会快转动,如果人的手里拿着麦穗放在滚轮上,麦穗上的麦子颗粒是不是会被这些小铁三角打下来掉进谷仓内?这东西一个人可以操作,也可以多人操作,最多四个人,否则这东西太大了不容易移动,有了这东西,脱粒就变得很容易了!”

    众人听了赵子良这么一解说,顿时恍然大悟,郑三十分激动,他一直负责赵子良的后勤和屯垦事务,对脱粒的事情当然很清楚,这东西看上去脱粒确实很方便,就是不知道实际效率和效果如何,是否比用牛拉石碾子快,又是否能够脱粒干净?这些都不得而知,需要实际操作才能得知效果。

    郑三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众人纷纷点头。

    高适这时说道:“将军,咱们这里因去年被踏实力部突袭,因此田地荒废,没有种冬小麦,但是东边的东林守捉却有种植啊,下官听说他们这些天正在收割麦子,不如让木匠和铁匠这两天尽快制作一个样品出来,然后派人去东林守捉买两亩地的麦穗回来试试不就行了?”

    赵子良一听觉得可行,于是当场下令让几个几个铁匠和几个木匠动手制作,木匠负责制作方形木制船体、轮滚、踏板部分,而铁匠们则负责打造铁制零件,打造完成之后再进行组装,而这期间则派人去东林守捉购买两亩地的麦穗用马车拉回来进行比赛。

    铁匠和木匠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把所有零部件制作打造并且完成了组装,但是派人去东林守捉购买两亩地的麦穗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拉回来的。

    两天后,一队兵士押运着装着两亩地的麦穗的车队回到了西林守捉,赵子良和官员们得到消息后全部赶到了打谷场上准备进行试验比赛。

    “将军,两亩地的麦穗运到了,现在如何进行?”郑三问道。

    这种脱粒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们用过的,赵子良没穿越过来时家中因为是山区,还在使用这种人力脱粒机,当然知道如何使用。于是他走到人力脱粒机前对一个扈从招了招手,扈从立即拿来一大把麦穗,赵子良接过后对身边三个扈从说道:“本将军给你们三个做一个示范,你们看清楚如何操作!”

    “诺!”

    赵子良用脚连续不停地踩着踏板,脱粒机内的滚轮便飞滚动起来,手上的麦穗送到滚轮上,只听见“滋滋滋·······”的声响,麦穗上的麦子颗粒便哗啦啦被打落下去,一个呼吸之间,麦穗上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桔杆了,麦子颗粒全部被打干净。

    “哦——”众人忍不住出一声惊呼,这玩意脱粒竟然又快又干净!

    赵子良当即下令把两亩地的麦穗一分为二,一亩地麦穗用人力脱粒机进行脱粒,而另外一亩地的麦穗则摊开平铺在打谷场上用马拉着石碾子进行脱粒。

    随着两方准备完毕,比赛正式开始,只见人力脱粒机这边三个人分成两组,两个人一组负责传递麦穗,另外一个人负责接过麦穗在脱粒机上脱粒,分工明确;而另一边则是一个壮汉赶着马匹拉着石碾子不断在平铺在地上的麦穗上转圈。

    半个小时过去,人力脱粒机这边已经全部脱粒完成,而马拉石碾子这边才刚刚把碾过的麦穗翻了一遍,还要连续翻两遍才行,而且最后还要用竹镰架拍打完成最后的脱粒工作。

    两方比较下来,人力脱粒机的效率快了好多倍,尽管是三个人,不过平均下来,工作效率依然比单个人赶着马拉石碾子脱粒要高两倍!

    比赛完成后,一阵欢呼声响彻了打谷场!(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