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二卷战辽东 第665章布置
月上中天,北岸中军大帐中,李破见到了几个好像霜打茄子般丧气的河南降将,加上之前送过来的王世伟,杨公卿两人,李破觉着树倒猢狲散,一场大败下来,河南人好像比他预估的还要……散的快些。 X
所以说,张伦所言并无任何夸张,李破对徐世绩和张士贵两人此战中的表现,很是赞赏,这一战不但打出了晋地军旅的气势,同时震慑住了潼关守军。
这对之后的战略无疑是有好处的,细想一下,好像这还是他头一次享受到了“名人”的福利,可惜,这些来到他面前的降人皆是“无名之辈”,不然的话,稍稍重用一下,说不定还能带来些惊喜呢。
他这里见了见牛进达等人,也闹不出多少新意,更不可能直接在他这里取得官职,和其他大致差不离,在旁处所得官爵大致作废,而且都要在之后回回炉,然后凭军功启用。
可还是得说,他们赶上了好时候,之前表现也算可圈可点,所以不用送回晋阳,就地留在了岸边营中,各领一千人,作为大军补充。
他们的其他部下会陆续被送过来,这些人要仔细甄别一番,汰弱留强……嗯,不能让人坏了晋军的名声不是?
熟悉军规戒律,操练人马,等他们能顶用的时候,再言其他。
这个过程在之前是很漫长的,比如说徐世绩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重新走到李破面前,而且这还得说是徐世绩身上有着幸运光环在起作用,不然沉于下僚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可以说,乱世当中,机会很多,可最终出人头地,显赫于人前的,毕竟是少数,而晋军之精锐,也不是凭空而来,正是李破常年精心打造,没有起什么滥竽充数之心,时至今日才能屡屡破敌。
总之一句话,不管李破怎么想,像张士贵那样来之即用,用之即得的例子总不会太多……在他的心目中,忠诚和才能的考验才是降人应该面对的第一道门槛。
四个人中间,牛进达,沈青奴两人给李破留下些深刻的印象,之后若没什么幺蛾子的话,启用会快一些,至于其他人,就要看运气了。
倒是楚王王世伟正得其所,和杨公卿一道,李破命人送了他们去晋阳,王世伟其实挺幸运,懵懵懂懂的便过了河,没有再回去洛阳那个糟滥地界,而之前他的女儿才许给汉王李破不几天。
你说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至于杨公卿,王世充心腹,先去晋阳大牢里转一圈,等王世充魂归地府再说。
这个时候,大多数有名有姓的河南降人在李破这里的归宿其实已经定下来了,可得好好甄别一下再行任用,不然的话,王世充,李密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而此时,徐世绩和张士贵在风陵渡南一战的好处也显现了出来。
本来李破还想聚集大兵于风陵渡口,跟唐军硬拼上一下,现在看来却是要改一改了,这和他的初衷很是相合。
他没有和唐军或者王世充大规模决战的意思,这会儿唐军被吓的缩回了潼关,几乎是正中他的下怀。
他的目光也就可以先离开风陵渡口,望向西边儿了,那里有李神符的近十万大军驻守,在李破想来,今年秋末冬初,应该能出现一些机会……
那时才有大军用武之地,毕竟去到关西的道路,还是避开潼关为好。
可那样一来,时间紧迫了些,当然,这还是粮草的问题,大兵一起,今年的地差不多就等于是白种了。
这无疑让李破有些犹豫,若是不能一举攻入关西,那可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呢。
他其实十分希望这场关乎命运的战事在明年发生,能让积蓄起更多的力量,大致上也能稍稍消化一下河南所得。
可他知道,天下局势变化的非常快,就像王世充率大军来攻潼关一样,征兆也只起于三四月间,却是一下打乱了他的行程。
谁他娘的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大致来说,李破打算变动一些之前制定的战略了,以少兵入河南以为震慑,突破黄河阻拦,进入关西的通道他还是选在了蒲坂,龙门两处。
而他所期待的变化,无非就是西北的李轨和梁师都两人而已,李唐四面受敌,只要大家伙别停下来,早晚能耗死这只足下生云,头上长角,有着一飞冲天的潜力的家伙。
李渊曾经合纵连横,意气风发了一段日子,现在也该轮到他李破了,范文进早早便消失在他身边,宇文歆也去了突厥。
这两人能带来怎样的效果……好吧,那只有天知道了,因为李轨一直在装死,梁师都好像灵州左近转悠,打了不少的败仗。
这些消息真真假假的,都是从李唐降俘口中得知,两个家伙离着他太远,够不着摸不到的,也只能坐等消息了。
李破希望在之后能听到好消息,而他担心的则是,西北的两个大贼头和薛举一样,莫名其妙的就死了,那他就得想想,是不是人家李氏父子会诅咒什么的?或者是老天爷在跟大家开玩笑,其实早就内定了人选……那可就太糟糕了。
这并非李破的无聊想象,人家萧铣在蜀中打的好好的,都快把李孝恭等人打的满头是包了,好嘛,李世民一到,立马大胜。
薛举当时在西边占据了一些优势,没几天这人就病死了,于是薛仁杲这个败家子把所有的家底都送给了李世民,当时李破正率军一战破了李神通,李唐基业刚晃动一下,就又被稳住了。
之前王世充挥军西来,看上去倒也气势汹汹,可李破在黄河对岸瞅着,怎么瞧都像是来送死的,一战之下果然弄了个狼奔豕突,乱七八糟的便将二十多万大军葬送在了潼关之下。
若非他李破稍稍掐了下唐军的脖子,不然的话,让唐军冲出潼关,整个河南恐怕就都姓了李了。
其实就算又把唐军赶回了潼关,此时潼关守军兵力大增也成了不争的事实……
这都是什么狗屎运气,命运之子吗?所以李破表示,他很担心李轨和梁师都的建康问题,一旦西北的李轨和梁师都被李唐收服或者击破,那么李唐便再无后顾之忧。
他就是能牵制住李唐一些,可萧铣呢?
所以说,运气很重要……这大好江山,总归不会落入一个倒霉蛋的手里啊。
李破的思维很开阔,在黄河边上思索良久,便命人招来了步群和陈圆,李年三个,商议良久,在第二天,步群便领兵去了龙门,陈圆和李年则率军去蒲坂,归尉迟恭节制。
在风陵渡口这里,尉迟偕率自己所部以及过河的河南降军驻于黄河北岸,薛万彻则要率领骑兵渡河,归于张伦麾下。
战略上有了调整,说明李破对黄河南岸的战事渐渐失去了兴趣,而步群,陈圆等这些卫府将军未曾过河,也给张伦省去了不少麻烦。
过河的兵力几乎减半,速度一下便快了上来,三日之后,整个骑步大军便已聚于风陵渡口,张伦随即留下张士贵守渡口营寨,并负责运送粮草,他则率徐世绩,薛万彻等进兵弘农。
此时段达在弘农收拢败兵,刚刚离开弘农郡城。
这段时间里,河南军将亡魂皆冒就不用说了,被吕成大的五千骑兵给冲散了不少,段达先逃,到了弘农郡城的时候,身边也只剩了几千人马,可还是凭着他陈国公段达的名号,擒杀了王仁则,顺势成为西征大军中官职最高的人。
在弘农待了几天,陆续收拢逃回来的河南军将,此时段达的心思可谓是昭然若揭了,拥兵自重,回去洛阳……恐怕就是陈国公说的算了。
当然,段达也是焦头烂额,粮草短缺,士气皆无,这个样子回去洛阳,说的算的最后很可能不是他段达,而是其他什么人。
几天里,段达施尽浑身解数,才算勉强安抚住了残兵败将们,将在弘农截留下来的粮食,分吧分吧,便急急带兵向东而去,甚至于都没去管身后发生了什么。
而就在这三天当中,发生了一件悬案,郑帝王世充不见了。
一个皇帝失踪了,既没有回到弘农,也没传出被唐军捉到的消息,就这么没了踪影。
这让后来人产生了许多的猜测和传言,有的人说王世充心灰意冷,逃走之后便隐居在了潼关左近,许多年后还有人看见过一个老者,在山间自称天子云云。
还有人说,可能是死在了乱军当中,尸首早就喂了豺狼虎豹,如此死法,正是这个杀人魔王应该得到的报应。
有的人则说是王世充逃回了弘农,却被段达给杀了,这个说法也有依据,毕竟潼关之下段达先逃,这要是王世充回到弘农,又掌握了兵权,段达肯定性命堪忧,所以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反正,不管传言如何,王世充再没出现过,消息传到李破耳朵里的时候,李破猜测,这人八成是死了。
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李破也觉着这人没被抽筋扒皮,真是便宜他了,如果要是这人还活着……嗯,他娘的老天爷你还长没长眼睛呢?
不管老天爷怎么样,人们反正都是善忘的,多年以后,竟然有人给这个满身鲜血,弄的山东,两淮,河南一地浮屠的魔王立了庙宇,日夜祭拜了起来……
这真是个充满了讽刺意味的玩笑。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