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一卷 何处是我家 第725章 兵分两路
方胜瞎模糊眼的撞到了赵昺的枪口上,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以打坏了屁股没法骑马为由暂且记下,待事后一并算账。可即便如此,他拔刀的动作也将众将吓的不轻,大家都清楚小皇帝的脾气,真要触及底线,其可真会亲手将你给宰了的。
天色渐黑,赵昺命加速打扫战场,统计缴获和损失,但是令三旅马上收拢部队,做好出发的准备。随后众将返回永思陵议事,林之武首先通报了最新情报:
董义成部已经对刘家港发动了袭击,击溃元军海道运粮万户府所属水军千户,缴获千石以上船只五百余艘,五百石的漕船上千艘,囤积在此的粮食却由二百万石之多等待运往大都,现在他们已连日将船只、粮食通过太仓河转送到太湖水域,但剩余的约五十万石粮食无力再运走,为防止再落入敌手,只能放火烧了。
当下驻建康的元军真定万户军和龙湾水军已经出城前来太湖讨伐,而陆秀夫大军亦至长江海口,遣刘洙率水军一部截击,令赵孟锦率一师和二师伺机袭取江阴,攻取建康。他领三师和四师攻取苏州,无锡、常熟和昆山,配合护军完成对杭州的合围。
另外谢枋得接令后统领闽赣怀恩军攻占了建宁府,正向鄂州方向前进。谢翱统领闽广威胜军会同江铸统领漳厦雄胜军会攻漳州,林桂芳统领的广南怀德军攻取了潮州,两军会合后向东北准备取泉州。应熙指挥两浙的怀勇军与黎德和欧震统领的平海军会合,攻取奉化,正向明州方向发展。
另一个消息却不大好,从无为军出发的颍州军突然加速,连续行军两昼夜通过了旻岭关和大竹岭,进入了杭州路。而赵昺原计划在歼灭上都军和益都军后,然后赶到旻岭关设伏收拾颍州军,现在其抢先通过,使得这个作战计划落空。
“颍州军在什么位置?”赵昺看了看地图对众人言道。颍州军走的是浙皖大路,这条路在三国时余杭已有大道通临安、於潜、唐代成为浙皖要道。南宋时是重要驿道,又是皖、赣、湘、鄂、川等地通往京城今杭州的商旅大道。昱岭关位于歙州竹铺昱岭顶的皖、浙交界处,是这条交通要道上,经过山区的一个重要关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他早些时候选择的伏击点。
“陛下,据情报显示颍州军过来大竹岭后休整一日后沿大路向昌化而来!”林之武报告道。
“嗯,他们行程已经走了一多半,距杭州还有二百里。”赵昺估算了下言道。
“陛下,行过昌化便至於潜到达临安县,这一路再无险阻,要想抓住他们却不容易了。”马廷鸾言道,他在杭州生活多年,自然清楚周边的行途。
“陛下,既然战机已失,便先取绍兴府,另寻机会再打颍州军。”陈仲微言道。
“若是放他们过了临安县,便会进入杭州城,使得城防得到加强,若是大打,将毁掉这里的繁华不说,还会造成百姓的大量伤亡,这些对我们后期不利于收拢人心。”赵昺想想言道,“若是于城外寻机歼敌,很容易打成击溃战,或是其干脆避战而走,使得我们不得不分兵追击,反倒会被其牵着鼻子走。”
“陛下,若是我们能赶到昌化便可以截住颍州军,那里有紫溪和天目溪两条河流,相交后形成一块三角地,若是以此为战场可限制敌军行动,只要我们将他们赶进这个口袋之中,必能将他们全歼于此。”倪亮站起身在地图上点了点道。
“倪都统,不要说笑了。”林之武笑笑道,“现在颍州军距昌化不足百里,正常行军也只需四日便能进入杭州。而我军前往昌化,要先攻取绍兴府,钱塘然后转到杭州才能上浙皖驿路赶往昌化,只怕这时其已经到了杭州;即便颍州军有所延迟,两军也只会在途中遭遇。”
“未必不可!”倪亮听了却不买账,瞪了林之武一眼道。
“陛下,你看……”林之武知道倪亮是个犟种,除非小皇帝别人谁也难以说服他。
“呵呵,让他说说也无妨!”赵昺摆手制止了林之武,笑笑道。
“我不走大路,而是走直线渡过铺阳水和富春江斜插到昌化,这样即可以少走些路,也可避开途中的州县,自可节约很多时间。”倪亮反驳道。
“大队行军,还要渡过两条大河,连续行军二百里,且我们刚刚经过大战尚未休整,能否赶在颍州军前边到达昌化呢?”马廷鸾也质疑道。
“颍州军是新编的汉军中万户,兵力只有七千,且都是步军。而他们连续行军多日,又刚刚经过两日的急行军,定亦是人困马乏,速度不会太快,两日之内难以到达昌化。”倪亮分析道。
“我军若避开大路,穿行于山野、江河之间,道路又不熟,恐非两日可到!”徐宗仁也心存怀疑地道。
“诸位上官,勿要忘记我琼州气候和地形比之这里还要复杂多变,护军官兵皆能如履平地,一日徒步行军可达百五十里,并非不能完成,吾愿立下军令状,亲领一旅兵马前去,若放跑颍州军甘愿军法。”倪亮见众人都怀疑自己的判断,有些愤然地道。
“倪亮,军中无戏言,你要想好了。”赵昺看向倪亮肃然道。
“陛下,属下想好了。”倪亮点点头道。
“嗯,你需要多少人马,还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赵昺知道倪亮说话从不妄言,做不到的事情也不会答应,点点头道。
“陛下,我只带一旅足矣,只需补充弹药和五日给养即可,其它并不需要!”倪亮想了想言道。
“三旅一直防守两翼,兵力几无损耗,且体力保持完好,孙晋便以你们旅为主力组成特遣队。另外给你们加强骑兵一个指挥,辎重一个指挥,另外抽调一旅和二旅六个奔雷铳分队组成火力支援营协助三旅作战。”赵昺轻笑下道。
“是,末将遵命。”孙晋起身接令道。
“方胜,加强给三旅的骑兵,坐骑以广马最好,其比蒙古马更适合山地作战。”赵昺指指方胜道。
“末将遵命!”方胜起身敬礼道。
“辎重营要多配备骡马,携带架设浮桥的器械;粮食以便于携带的熟食和干粮为主,除武器弹药和饮水、食物外,其它物品全部轻装,单兵负重步兵不要超过三十斤,炮兵不得超过四十斤。”赵昺又对林之武吩咐道。他十分清楚长途行军无轻载,也许增加一斤份量最后都会压垮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
“是,陛下!”林之武回答道。
“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准备啊!”赵昺指着站在一边的陈墩道。
“准备什么?”陈墩一脸懵逼地反问道。
“准备出发啊!”赵昺又吼了他一句道。
“陛下要前往昌化?”没等陈墩回话,马廷鸾抢先问道。
“对,有何不妥吗?”赵昺点点头道。可他却没想到这下捅了马蜂窝,此次只三个老头儿就把自己搞定了,他们时而面如春风的讲道理,时而如丧考妣的哭泣不止,时而又苦口婆心的引经据典的规劝……等他结束了批斗,倪亮已经率军出发了……
突然的变故虽然打破了赵昺原有的作战计划,但他决定攻取绍兴的计划不变,可善后的工作难以完成,只能将时间延后至次日,使得一旅和二旅的官兵得以休整。另外还有大量的尸体需要处理,否则这天气定会引发瘟疫,当然这时候还有二千余俘虏可用,这个艰巨的任务便由他们承担了。
次日,早饭之后赵昺拜别了诸位祖宗,留下一个指挥的护陵军,林之武率一旅和骑兵旅由陆路前往,赵昺则和二旅乘船由运河北上,两军齐头并进杀向绍兴府。
船队出御河进入运河,赵昺站于船头四下张望,由于元军担心他们沿运河北上,已经禁航,而己方为了保持水道畅通也截断了航道。因此昔日繁忙的运河变得极为萧条,河面上几无船只航行,两岸的码头上也难见人影,想来他们已经获知元军战败的消息,纷纷关门避祸。
其实绍兴府与南宋有着不解之缘。其继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会稽郡,唐、五代、北宋的越州之后,宋朝南迁。建炎四年高宗驻跸行在越州,次年改元绍兴,以“绍祚中兴”之意,升行在越州为都城,史称“沉东京兴绍兴”。此后,绍兴府成为南宋的行都和皇陵区,也是皇室宗亲的寓居之地,并设有宗学,攻取绍兴也有着极大的政治影响。
陵区与绍兴府之所会稽只有三十余里,沿途未见有敌前来接战,未到中午大军以至城下。赵昺看看城池又与自己在琼州的府城比较一番,当然也只剩下叹息的份儿。绍兴城初创于越国时,句践七年范蠡始筑句践小城,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不久于小城东筑大城,俗谓蠡城,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建有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隋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修郡大城,史称罗城,周围二十四里,步二百五十。宋嘉定十六年,郡守汪纲重加缮治,并修诸城门,共设九门。
绍兴城墙也是元朝平定江南后拆城运动中的幸运儿,城墙得以保存,赵昺想着还要经过一场大战才能进城,没想到步军刚到城下列阵,水军进入镜湖逼至城下,赵昺向城上观瞧,只见元军旗号,却不见有兵丁活动,他还以为人家在故布疑兵之时,突然南门大开,涌出一群人嚷嚷着要献城,迎接王师入城。
赵昺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主动投降的情况,他不敢大意遣陈仲微上岸查问,很快便有回报。原来昨日秃满领残军败回城中,一时间人心惶惶。此前只听闻故朝遣使前来祭陵,元军出动大军前去围剿,但是无人相信宋军能够取胜,以为不需多少时候就能平定,却没想到元军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而秃满入城后立刻封闭所有城门,并下令征召丁壮守城,以防宋军前来攻城。
今天早晨,秃满派出的侦骑发现宋军大队人马前来,却不敢再接战,领着残兵向杭州逃去。而此时会稽城中的镇守军早就调走攻打宋军去了,早已无兵可用,秃满又弃城而走。官府的一班人想想,指着衙役和刚刚召集起的丁壮守城,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也赶紧收拾些细软跑了。
城中一时无主,大家想着即便来的是王师,但是他们也已经早作了顺民,弄不好就会被当做叛逆给屠了城,但王师说到就到,他们又无处可去,即便想走还有诸多的家私也带不走。于是便推举城中的名士耄老,又凑了些财物前来接洽献城,而此时才知的故朝皇帝亲征到此,更加惶恐不安。
兵不血刃轻取城池赵昺自然乐不得的,林之武先领一旅进城,占据要点,控制了城门、府衙。而曾作为宋朝的陪都,肯定有诸多心向前朝的遗老遗少,得知皇帝亲至,立刻组织人依照旧例以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换上旧时衣冠前来迎驾。
待一切布置妥当,赵昺才铺开仪仗,在众军的护卫下入城,但见道路两边跪满了百姓山呼万岁,场面倒也热烈,而他也头一次享受到了箪食壶浆的欢迎。不管是惧于自己的刀兵,还是真心欢迎王师归来,他也不能打开杀戒,而是下旨先出榜安民,严肃军纪,不得骚扰百姓、商家,强占房屋,买卖要公平,不能强买强卖等等,违者一律处于极刑。
同时赵昺下旨暂时关闭城门,实施宵禁,并分配兵力加强城防,清点仓廪物资,抓捕隐匿的伪官,筹措粮草,向所属各州县发出诏书,令他们尽早献城投降,免遭兵火……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