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开端:正文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留发不留头!
100年。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数字,似乎只是两代人的时间,普普通通。
可是,100年后,林牧生活的国度鼎立于世界之颠;100年前,自己祖先生活的世界,却是昏暗一片,恍如地狱!
在基因信息逐渐“显现”的过程中,林牧见到了从盛世到天下太平、再到乱世的种种变化,精神层面的直接感受,让他几乎是重新在那些历史中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些曾经泯灭于历史中的真实面孔,也长久地留在了林牧的心里。
“炒面快点做,北上的志愿军愿军马上就要开拔了!”
“鬼子赶走了!”
“我们是抗日救国军的!为了保家卫国,现在征收些粮食!”
“杀光!杀光!杀光这个村子里的人!”
“你这小子不错,以后就跟着大帅我了!”
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就像是“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的无数树枝分杈,让林牧从无数个视角上,看见了这一百年里的历史。
浑浑噩噩之间,林牧甚至不知道时间的流逝,好在有设置好的《天地》报时提醒,到时候能够直接唤醒自己。
对于这些或乱或治的世情,林牧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这百年内的历史,在史书上根本不是秘密。
但当林牧的身前,出现了那些刮着光脑门,背后拖着条辫子的男人,又黑又瘦、畏畏缩缩地看着不远处的洋人时,却是忍不住嘴角抽搐,一阵无奈。
好吧,那段历史不可避免。
自己的先辈,与无数人的祖先一样,只是历史中不知名的小人物,面对家国大义时,更多时候是随波逐流。
但是,令林牧心寒的,是整个带着辫子的基因信息中,“麻木”似乎占了大多数,麻木到几乎是逆来顺受,仅有的几个深刻记忆,也是一些人生大事。
这很奇怪,在林牧之前的100年里,治世乱世,都有令人记忆一生的情境,但在这清朝将近300年的“人生”中,那种从基因深处,透出的麻木,却是渗透到骨子里,几乎冻结林牧的心神。
林牧知道,那是一个人的志气,被打磨到极致的感觉,几乎没有一丝棱角。
“当初的国人,是怎么从这种麻木之中解脱出来,重又锻造国魂的?”
心里,不由得泛出这种疑问与敬佩。
“几百年”的功夫,还没等林牧好奇那些个年代的历史时,整个记忆,已经一晃而过,惊愕地变成了一种更加惊悚的记忆。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在这段记忆中,林牧的祖上,似乎是一个小商人,善恶不明,如那个年代所有的商人一样,托庇于官员之下,得以接触些明末官员。
眼前,那个奇怪的文官,明明一副饱读诗书的文人形象,却与那些晚明官员不同。
别人都是全发,他却是整个头上几乎全是光头,只在后脑爪那块,留着条猪尾巴。
他身边也有留猪尾巴的满人官,但眼中看他全是鄙视;他身边也有汉人官,这些汉人官看他的眼神除了不屑之外,又多了层仇视。
接着,就是人头滚滚!
万里江山,竟染红河血祸!
“孙之獬!你不得好死!”
暗室之中,唯余祖宗牌位前,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诅咒!
……
这段记忆是如此地深重,又或许是因为亲身经历的缘故,深重到哪怕林牧先前感受到的基因记忆,在这面前被轻易冲刷一空!
孙之獬?
没听过,那是什么人?
这段记忆,实在是过于混乱,对这个人物也没有太过明显的表现,哪怕是也看过一些清代电视剧,但还真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
但随后,林牧整个人的眼睛,都红了!
杀!
杀!
杀!
屠刀高举,只看到一个个猪尾巴的鞑子兵屠戮百姓,破家灭户,天下皆红!
是真正的天下皆红,血染河山!
“听说川蜀一地,都杀得没了人影了……”
耳中,只听到这样让人寒彻入骨的声音,林牧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灭世的场面。
强自稳定的心神,一瞬间被那股狂暴的杀意所填满充塞,静立在长街旁的林牧,看着那些鞑子兵正掳着一个妇女上马,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疯狂的杀意,扑身上前。
抽刀!
断首!
飞溅的血液,飘飞半空的人头,没有让林牧感觉一丝不适,反而从内心升起一股安宁来。
此时的他,仿佛真就处于四百多年前,那个可怕的清初,亲眼看着那些不愿剃发的人,被蛮横的鞑子兵残杀掳掠!
整个长街,蓦地一静,随即就是数之不清的清兵涌来。
林牧红着眼,见人便杀,甚至都没有看清眼前人是谁,把内心最暴戾的情绪,在这个基因记忆的世界中,尽情发泄!
不知何时,身上已经遍布箭矢,精神几乎完全迷失。
眼前的半空中,突然显出三个字来。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林……不对,我不是林子和,‘子和’这个名字是我祖先,我是林……牧?
这里,这里是《天地》之中?”
因为杀戮而带来的混乱,乍现一丝清明,身上的伤痛一瞬间消失无踪,世界……崩碎!
崩碎的世界碎片间,只留下混乱后,平静安坐的林牧,再睁开眼,却已经是身处《天地》游戏的入口界面,琉璃仙境之中。
一旁的素还真默然不语,只在在那里弹琴,拂平林牧心神。
见林牧醒来,素还真笑道:“好友此次心劫,当真艰险!可要素某再指琴一曲?”
林牧点头笑道:“有劳好友了!”
琴声,再次流转……
……
“呼!这次好险,好在有《天地》的辅助……”
打开游戏仓,林牧长长舒了口气,现实中,才不过几个小时,自己却已经经历数百年的时光……
这是牧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清晰的基因信息,大部分都留存于表面,唯有“剃发令”这一段记忆实在“恨之入骨”,这才受到了这么大的影响。
“堵不如疏,看来以后要着重进行这方面心情的疏导、发泄了……
嗯,对了。
还有一件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