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执宋:第二卷 千年风起云涌 第十八章 第三次北伐
赵光义在国子监杀了十二名士子的事情不胫而走,一下子便从汴京传到了整个大宋。? ≠
原本大家以为这个赵光义是位仁德之君,可是现如今,他在姜胤报纸中刻画的阴险狠毒的形象却越来越在百姓心目中加深。
国子监里的学生,那可都是国之栋梁,他们也只是对国家大事表些自己的见解,学子见解之说,根本无从对错之分,可是赵光义就因为这些学生说的话,就把他们给全杀了,这一下子让汴京本地的士子全都有些心寒。
而原本思想开放包容的汴京气氛也变得十分怪异,一下子,汴京仿佛回到了周厉王的时期,限时百姓言论,走在大街上,百姓只能用眼神交流,而不敢说话。
这也使得汴京城出奇的平静。
不过这种平静之下,潜藏着的是士子们对于赵光义的不满与恐惧。
但是已经有些焦头烂额的赵光义却非常享受汴京的这种安静,在他的眼中,原来只要杀上几个表现最突出的士子,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安静,简直就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不过他的这种错误感觉,也没有人敢去提出来,毕竟现如今陛下的心情不好,一言不合就喜欢杀人,这个时候去呈上谏言,简直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因此文武百官呈给赵光义的折子也都是一片歌舞升平,百姓们安居乐业,没有那些挑刺的人物,国子监那些地方也都恢复了正常运转。
俗话说的好,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当赵光义卸下面具,做那个最真实的他的时候,臣子们也都开始卸下忠正廉洁的面具,开始谄媚求荣起来。
皇帝喜欢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甚至有很多事,他们只不过是道听途说听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添油加醋的向皇帝描述一番增加皇上的开心。
然后新宋国就是各种遭殃,什么种植奇特作物,结果颗粒无收啊,什么新宋国生政变,有官员叛逃啦,还有什么新宋国施行残酷的刑罚,百姓不堪忍受之类的。
总之,赵光义喜欢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迎圣上之好,这也使得很多人一飞冲天,有一位灵州前来觐见的官员,他就是说新宋国的法律严苛,然后添油加醋的向赵光义描述了一番新宋国颁布的《新宋律》,然后又说了新宋国的百姓都无法忍受,甚至好多都偷偷乘船出海,逃到高丽倭国的地方。
这说的赵光义是心花怒放,一个打赏就让这个灵州来的地方小官连跳三级,当上了秘书尉的文职。
一时间大宋的朝堂上,官员们争相模仿,每个人每天都想着怎样编一些新宋国的负面消息来博陛下一笑。
这么说久了,也渐渐的让赵光义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现如今的新宋,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沧州、德州、棣州的百姓,在姜一念这个暴君的统治,和《新宋律》严酷的刑罚下,无一不渴望大宋能够出兵攻打新宋,从而解救他们。
有了这个信念,赵光义顿时信心大增,他似乎选择性的忘记了前两次出征最后毫无结果的悲惨事实,在他的眼里,只要自己派兵,新宋四州十六县的百姓们,全都会随着他的大军揭竿而起,一同推翻姜一念创立的伪朝统治。
一想到这,赵光义便觉得热血沸腾,他现在最大的目标,便是能够将这个姜一念捉到大宋汴京来,然后在大宋数十万百姓的面前将他处死,以儆效尤。
经过了半年的蛰伏,之前二次剿匪损失十万人马的元气也渐进恢复了过来,赵光义从南方各地抽调精兵抵达汴京,然后又在汴京城外经常进行军实训练。
他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第三次北伐剿匪做准备。
然而现在,就是一个时机成熟的时刻。
于是在太平兴国二年八月,赵光义开始着手组织第三次北伐大军,这一次北伐,赵光义不顾臣子们的阻拦,执意要御驾亲征,他不相信,就是一个小小的伪政权,居然赶在堂堂大宋的眼皮子下面猖狂了如此之久,现在,他要亲自出马,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给拔出来。
陛下既然心意已决,那么下面的臣子们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确保军队的人数能够保证陛下的安全,因此,这次出征大宋也是调动了几乎能动用的全部军事力量。
除了留下三万人镇守汴京,防止辽国的突然袭击外,大宋的军队可谓倾巢出动,光是大型投石机,赵光义就带了五十辆,这种东西运送起来,甚至需要二十个成年男子才能推动,但是其攻城的威力也是巨大的,只要是在上面装满巨石,一旦这种投石车靠近城池,便能出毁天灭地的威力,轻者碎石击杀城楼上的守城士兵,重者甚至可以直接轰碎城墙。
这种军械监制作出的最新装备给了赵光义非常大的自信,他有信心即便是新宋国的军队躲在城墙里不出来,也能直接击碎他们的城墙,将他们逼出来与大宋的军队决战。
出征前,赵光义还有一件事要处理,上一次,他以突袭的手段直击北汉,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北汉还未来得及向辽国求援就被大宋的精兵给灭国了。
但是打完仗,回来之后,赵光义并没有下达封赏,一个是因为朝廷真的没有钱,上一次出征平白损失的人口和军械物资让大宋损失惨重,二是赵光义平时花销也不节俭,他给后宫的赏赐总是习惯性的大手大脚,因此军中的将士们已经颇有怨言。
赵光义虽然不会很会治国,但是对于军队的军心,他还是很看重的,灭了北汉却没有封赏,这个他自己这关都说不过去,因此今年出征之前,他把之前还欠灭北汉将士们的封赏全部了下去。
这一招可谓很能笼络人心,毕竟真金白银才更能让大家看到拼命的理由,大宋的北伐军队,士气顿时高涨了不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