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储君记事 第160章 祖陵
又过了几天包括朝鲜使臣在内的大多数藩国贡使都回国了。 这时允熥终于想起了一件事,一件在这个年代非常重要的事情。
正月初十五的晚上允熥正与熙瑶说话,熙瑶说道:“殿下,今天我娘亲来宫中看我,说起今年我爹爹带着族人去祭祖,想把祖上的坟墓修整一下的事情。我于是给了一千贯宝钞,又以你的名义赐予了一百两黄金来祭祀。”
允熥因为她是给自家人赏赐,也没有什么,说道:“这些事情你自己办了就好,薛家也是我的岳家,多赏赐一些无妨。”但是允熥说完了,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忘了什么事情。
熙瑶见他这个样子,知道他是在想回想些什么。于是说道:“殿下可是听了我的话想起了些什么?”然后思考着说道:“难道是祭祖?还是修墓?”
允熥听到修墓两个字想起了自己忘了的事情是什么了,是重修祖陵的事情!
允熥亲了熙瑶的脸一下,说道:“真是多谢你提醒了!”然后起来要穿衣出去。熙瑶红着脸让宫女进来服侍。
允熥穿好了衣服,带着王喜等人赶忙拜见少见的、不在处理折子而在乾清宫逗孩子玩的老朱。
允熥给老朱行完了礼,未起身笑着对坐在老朱怀里的道:“侄儿见过姑姑。”
宝庆公主奶声奶气的说道:“平身。”然后老朱和允熥都笑了。
老朱又逗了宝庆几句,然后说道:“乖,回去和你母妃睡觉去吧。”宝庆答道:“好。”然后由她的母妃抱着回了自己的宫殿。
老朱正色对允熥说道:“有何事这个时候来见我?什么急事?”
允熥说道:“并非是很着急之事,但是非常重要。是有关于祖陵之事。”
老朱听到这话变得非常严肃,说道:“祖陵怎么了?”
允熥说道:“孙儿这次去北巡,拜祭祖陵的时候,觉得祖陵的位置不是特别的好。然后孙儿在路过兖州的时候,因为用到了白云宫的玉玑子,所以顺便让他去祖陵看了地势。”
“玉玑子道长后来在河難开封与我相见,诉说祖陵的地势不是很好,若要大明江山永固,最好还是另行选址为好。”
老朱说道:“他真的这样说的?”这祖陵地势好不好也就只有老朱家的自家人能说了。
允熥肯定的说道:“确实如此。”
老朱说道:“因为此地却是当年我祖父和曾祖故去之地,所以未敢移位。当年也有人说当地的地势不算是风水宝地,但是……,想必是当年的那些人不敢说实话。”
允熥说道:“虽然地宫已经修完,但是修建祖陵的时候并未动祖先的陵墓,只不过是埋进了衣冠,并且整个陵墓并未完工,所以还可另行选址建造祖陵。”
老朱虽然到了晚年不愿意大动干戈,但是事涉祖陵不敢不重视。闻言说道:“爷爷马上派钦天监的所有人,还有京城道观的得道真人去当地查看地势,如果真的不好,再让他们另行选址建造祖陵。”
允熥虽然并不信什么鬼神之说,也不相信改了祖陵地址就能让大明江山永固,但是他不希望在多少年以后祖陵面临被淹的危险,所以支持老朱的举动。
老朱也是说干就干,马上让人把钦天监的人都叫过来了,然后当面分配任务,让他们明日一早就出。
老朱又心神不宁地拉着允熥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然后直到困了才让允熥回去。
===========================================================
北平城,燕王右卫兵丁的住坊的一个院子的一间屋子里,右卫的百户孙绍抱着自己的孙子一直不撒手。他的妻子刘氏说道:“瞧你,得了个孙子就高兴成这样,天天抱着不撒手。我看要是儿媳妇这次生了双胞胎,你连吃饭都吃不了了。”
孙绍不理他接着逗孙子。逗了一会儿可能是累了,问道:“儿媳妇现在怎么样了?”
刘氏说道:“缓过来了,能自己吃饭了。”
孙绍说道:“那好。”说着放下孙子,对刘氏说道:“你随我进去,我有话要问她。”
刘氏问道:“什么话?”不过边问着边掀帘子进去了。
儿子孙睿在燕王右卫为兵,家里就这么几口人。谭纬儿正在床上休息,见到公爹婆婆走了进来,直起身子问道:“公爹婆婆有什么事儿?”
孙绍等坐好了问道:“纬儿,我就这么叫你了。前几个月,当今皇太孙殿下和宁王殿下、谷王殿下来北平的时候,那几天我记得你一反常态,连屋子都不出,并且那几天诊脉也没有什么事儿。而其他的时候都没有这样事情。”
“我一开始并未将你那几天不正常和几位殿下的到来想到一块儿,但是之后我反复琢磨觉得那几天只有这几位殿下到来与平日不同。”
“你又是京城人,并且知书达理一定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人。然后我这几个月一直旁敲侧击的打听关于这几位殿下的事情,然后打听到皇太孙殿下有没事儿出门在民间转悠的习惯。”
“把这些事情都连起来之后,我想也不必我说什么了吧。之前你在怀着孩子,我怕惊扰了你;现在你已经生完了孩子,我敢来问你了。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刘氏在一旁听着丈夫的话都吓住了,嘴张的大大的合不起来。谭纬儿却笑了出来。
然后她说道:“公爹真是聪明,只当一个百户可惜了,其实公爹可以给殿下当侍卫统领的。”
“既然公爹已经问道这儿了,我只能说了。我是先懿文太子的次妃吕妃的手下宫中女官,吕妃娘娘犯了事以后陛下要将我等全部赐死,我当时正在宫外,侥幸逃过一劫,然后随着他人来了北平。”
“再然后就是我跟着来的那家人给我找夫家,把我嫁到了咱们家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