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唐帝国:安东风云 第111章 对马突围
七世纪,不论东西方船只,主要动力皆依赖人力划桨,辅以风帆。
唯有李煜这个穿越者指导一群当今世界最杰出的造船技师,提前几百年造出了以风帆为主要动力的海船。
造船技术落后的新罗,在船只动力上更是如此,外形不适合海上航行的流体动力学,可用风力的船帆仅仅只有甲板上不大不小的一面,靠着船只甲板下两舷数十名桨手不停的挥动船桨前进。
从清晨开始,新罗水师中的桨手就一直不停的划,发现唐军战船后更是在军官的催促下卖力的划着船桨,这会人人更是累的气喘如牛,哪还有更多的力气来推动船桨。
受伤的新罗小将踢打下,几个桨手直接累趴在位置上一动不动。
朴正金瞧着桨手们越来越无力,与唐船的距离逐渐拉大,心中恼恨之余急忙去禀报金和问。
“将军,唐船调整方向后速度突然加快,咱们的桨手这会以经累的不行,船速变慢,是否让一部分士兵代替不行的桨手划动船桨?”
金和问紧紧盯着前方数十丈外有越来越远的唐船,面无表情的回道:“准了,立令各船抽出一部分士兵划桨,先登上唐船者官升三级,赏钱百贯。今日尽斩唐人,则回航后全军皆赏,大宴三日。”
朴正金退下后立即将金和问命令和得胜后的赏赐向各船传下去,受到激励的新罗水师兵将人人奋勇争先,将以累的无力的桨手提起来丢到一边,奋力的划动船桨。
本以唐船拉后的新罗水师战船速度突然提高,冲在最前面的战船再度将与唐船的距离拉近到三十多丈。
“娘的,这帮新罗夷还真他娘的穷追不舍,咱们船上又没有金银财宝,兵械铠甲,用的着这般拼命吗?”在船尾指挥的队正险又险的避开一支朝他脑门射来的箭骂骂咧咧道。
队正随手抓住一名蹲下护栏避箭的水手喝道:“快去问问船长,这船的速度咋还不得快一点?”
“诺。”水手战战兢兢下了船尾甲板。
此时探险队三艘船的船尾舵仓里,十几名大汉汗如雨下,手不停的摇摆着这杆船舵。
“速度再快一点,新罗人的战船快追上来了。”
“小哥,别摧了,咱们兄弟干娘们的劲都使出来了。”
“那你们再把吃奶的劲使出来,现在形势很危急。”说完传令的小哥就又急冲冲的跑上甲板去。
“听到了吗?把吃奶的劲使出来,要是被新罗夷追上了,大家就别想活了。”负责船舵的伙长对着大伙大声道,说完和手下们继续一、二、一、二喊着号子费力的摇摆船舵。
“把风帆再向东南调整一点,更好的面向西北风……”陆元庆嗓子干涩冲着忙碌的水手喊道。虽将船队的航向调向顺风的东南,船速随之加快,可之前由于新罗战船逼的太近,短时间内一时竟难以摆脱新罗战船的纠缠。
由其是行驶速度慢一些落在最后面的那艘船,速度稍有减缓就会被新罗战船追上进行跳帮接舷战。
“前方发现海岛。”船头观测手急声大喊道。
忙着指挥的陆元庆冲到船舷,抽出衣袖里的望远镜观测。
通过望远镜,陆元庆估计船队距离海岛六至七里,且这座岛轮廓非常大,呈东北西南走向,竟一时看不到它的尽头。
放下望远镜,陆元庆怒气冲冲的走到观测手面前,劈头盖脸就大骂道:“这么大座岛你瞎啦,都距离几里了才报告发现岛屿。”
“某,某刚才去帮助操帆手调整风帆了,所……”观测手心惊胆颤,结结巴巴的回道。
“哼!”念在他也是好心,陆元庆气恼的站在船头拿起望远镜继续观察前方岛屿,寻找出路。
拿着望远镜仔细查看前方的大岛,陆元庆惊喜的发出,在岛屿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豁口,宽估计有四五里,船队行驶方向恰好正对着这个豁口。
如果前方只是两座东北-西南对应的两座岛,那船队正好可以从这个豁口穿过去,摆脱新罗水师。
“元庆兄,前方有大岛为何不令船队调头?”胡安君气冲冲的跑来船头质问。因陆元庆以经四五十岁的年纪,乐浪探险队组建后二人共事,相处融洽,胡安君以兄尊称陆元庆。哪怕现在生气,也没改对年长的陆元庆敬意。
放下望远镜,陆元庆苦笑着摇摇头道:“观测手发现岛屿禀报时以经太晚了,离岛屿仅隔六七里,观之不小,又是东北-西南走向横在我方船队前方。新罗水师上百艘战船,近的离我们仅几十丈的距离,呈包围之势从后方铺面而来。此时诺调整航向,就会被后方的新罗水师从三面给围上来,到时咱们就插翅难飞了。”
“难不成你的意思是咱们弃船登岛?”胡安君极力压制胸中的怒气,面色不善的质问道。
“诺登岛,咱们不照样逃不出去吗?”陆远庆脸色轻松的笑道:“不过某发现在岛屿的中间有一个数里宽的豁口,这可能是一座南北对应的两座岛,中间是一条海峡。眼下刮西北风,海峡正对西北方向,里面的风力会更大。咱们船只通过海峡时速度会更快,而新罗战快数量太多,到海峡口处,大部分战船会被堵住一时进不了海峡。咱们就可以借此甩掉新罗水师。”
瞧陆元庆胸有成竹的样子,胡安君信了八成,急忙掏出自己的望远镜瞧前方的岛屿。一番细看,果如陆元庆所说。急吼吼道:“那还等什么,快令各船加速直线航向前方的峡口。”
探险队船员们经过一番不懈努力,加上西北风风力突然加大使航速再提升一大截,与新罗水师战船之间的距离拉开到两百丈之远。成功驶入前方岛屿中间数里宽的豁口。
看着唐船越来越快,越来越远,进入豁口。几千新罗水师将士们锤着不争气的战船止不住的吼叫,颇有一番灰心丧气。
“哈哈哈,唐人真是自寻死路。”金和问大笑道。
“将军此言谓何?”不明所以的朴正金等部将疑惑的看着统帅金和问。
金和问得意的笑道:“前方是对马岛,唐人直接航向岛屿中间的豁口,那豁口前方却是一条不通海的死路,这不是送给咱们瓮中捉鳖吗?”
“哈哈哈……”知晓唐人驶入死胡同一般的岛屿中间的海湾,新罗水师将士们纷纷大笑道。追了大半天,竟将唐人撵入死地,此战以毫无悬念。
金和问信心十足的宣布道:“传令全军将士,到达前方海湾入口处,上岸筑营升火做饭,待将士们酒足饭饱后再去生擒活捉唐人。”
探险队驶入的正是对马岛浅茅湾,位于对马中间位置偏南。
探险队有惊无险的驶入海湾行进数里,新罗水师却没有再跟上来,令探险队全员们大松了口气,仔细瞧着这座他们从没来过的岛屿峡湾。
正值冬季,峡湾两岸银装素裹,毫无人烟,空旷无声有如死地一般。
沿着峡湾向东行驶,一座南北向的山岭将峡湾一分为二为两个航道,船员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驶向哪个航道。
“元庆兄,是走南还是走北?”寒风呼啸,胡安君裹着厚厚的披风寻问着身旁愁眉不展的陆元庆。
“南北两道,并不清楚哪条道能通岛屿另一边的大海,如若选错,咱们可就要被新罗人瓮中捉鳖了。”
“万一两条道都不通海呢?”当即有一名船员嘀咕道,其他人纷纷责怪的看向他,这名船员心知说错了话,赶紧闭上嘴低下了头。
看了一眼那名说出了大家心中担忧的船员,陆元庆咬牙道:“走南边。”
船队随即向南道行驶,穿过仅有几十丈宽的南道入口,进入另一个面积不小的峡湾,两岸都是深入峡湾破碎的半岛,从中分割出一个个小海湾。
穿队在峡湾中七走八拐,刚拐一个湾,前方又出现两条更为狭窄的航道,令陆元庆眉头皱的更深。
在峡湾中走了这么远,都还没到出口,航道还越来越窄,颇有快到尽头的感觉。
船队中谣言四起,恐慌的情绪在逐步蔓延,船员们都在谈论陆元庆将他们带入死路,新罗人一旦围上来他们插翅难飞。
不得以,陆元庆下令放下一艘小船,亲自带五名随从乘船朝着两条航道中最为狭窄仅有十几丈宽的航道驶去。
另一条宽的航道目光所极处有一道拐湾,令陆元庆并不确定能否入海,便觉定先行探查这条窄的航道。
船队上的船员们焦急的等待陆元庆返回,胡安君如热锅上的蚂蚁在甲板上走来走去。若此地是一条没出海口的死路,那船队必为新罗人生擒,殿下安排的任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悲愤中的胡安君胸中颇有一股辜负了殿下信任的哀伤,若事不可为,他胡安君就在此与新罗人死战到底,以血洗自己无能之耻。
探险队船员们望眼欲穿,期待中的副总管陆元庆乘着小船安然从前方那条狭窄的航道驶出。
陆元庆脸上挂着愉悦的笑容,登上船被急切的船员们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寻问情况。
“大家放心,这条航道只需行三四里就可入海。”
得知此路可行,逃出生天的船员们拍手称庆。
在陆元庆的指挥下,个个欣喜若狂,劲头十足的操作着手头的工作使船安然的驶入航道。行驶三里多,船员们再次看见一望无际的大海。
整支船队充满了逃出生天的喜悦之色,激动的船员甚至唱起了家乡的乡歌。
“这座岛应该就是地图上标的对马岛。”胡安君展开地图,图中朝鲜海峡中仅标出一块模糊写着对马国所在的岛屿。
“这座岛上还有一国啊,某怎么从没听说过?”陆元庆盯着地图好奇的问道。
胡安君哂笑道:“对马岛早在晋朝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魏书中有记载。”
“魏书卷三十说:“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馀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始度一海,千馀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所居绝岛,方可四百馀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馀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籴。””
“卑、卑狗?大官叫卑狗,这、这也太……”陆元庆张着嘴一脸惊骇之色,都不知道对该国大官称呼如何评价。最后只得得出:“果如蛮夷之国!”
出于担心新罗水师沿着他们出海的航道追上来,胡安君与陆元庆决定先不探查对马岛,直接向东航往倭国。
此时倭国与大唐交好,到不必担心倭国对他们不利。
对马岛峡湾中的新罗水师在入口处好好的睡了一晚安稳觉,第二日金和问留下三十艘战船封锁峡湾出海口以防唐船乘机突围,才慢吞吞的率领余下战船进海湾围捕唐船。
原胸有成竹的新罗水师在峡湾中搜索了一天,连唐船一块木板都没看到,惊奇唐船飞上了天不成。
面对部下们质问的目光,金在问脸上挂不住,信誓旦旦的说着唐船一定是躲到峡湾某个地方了,对马岛的峡湾面积不小,还蜿蜒曲折,极易躲藏。严令全军明日兵分数路,分开搜索。
第二日新罗水师在峡湾中同样没有发现唐船的踪迹。
暗道失策的金在问不信邪,扬言唐人定是沉船逃上岸了,第三日除一部分水师继续在峡湾中寻找外,另派一部水师官兵上岸搜查。
搜索数日毫无唐船踪迹,直到一艘战船无意中驶入探险队出海的那条航道,新罗水师将士才晃然大悟。
先前对将士们信誓旦旦的说对马岛峡湾是条死胡同的金在问羞愧的几欲发狂,含恨中下令全军撤回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