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唐:正文卷 第三十三章 朝堂(一)
“前隋之所以灭亡,除前隋帝王穷兵黩武耗尽国力之外。还有一重就是各门阀蔑视皇权,不但私刑处置自家奴仆。更是私刑专断,掌控一方权柄。有如杨玄感者,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朝立朝,陛下仁德光照日月。废除私刑,彰显国法。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门阀无不收敛行径。可就在十天前,就有人公然在长安城门外,私刑处决人犯。手段之残忍,可比商纣之炮烙。如今长安,云候之名可令小儿止啼。
臣弹劾临潼候云浩,无视国法私刑人贩。手段残忍,践踏国法皇权。请陛下将临潼候云浩发往有司衙门,按大唐律处置。上可树国法皇权之威,下可安黎民百姓之心。”令狐德操侃侃而谈,云浩在他的嘴里,立刻和鬼子划成一个等号。
“嗯,此事朕知道了。最近上的奏章很多,你们说说令狐德操所言可行否?”李渊的眼神开始审视自己的臣子们,从站在最前面的裴寂,李建成,到六部尚书一个不落。看到李神通要站出来的时候,轻轻摇了摇头。
李神通看到李渊的示意,迈出去的脚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臣附议!虽然云候处置的是刺杀他的刺客,可掌管天下人生死的只有陛下。这乃是天授皇权不可动摇,如果陛下放任云浩恶行。今后国法将会如何?又有谁会遵行国法?如此下去,国将不国我大唐基石将会松动。陛下的万世基业,也将不稳。臣请斩云浩,以正国法纲纪,树陛下皇权。”
李神通愣神的工夫,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位更加积极,直接给云浩盼了死刑。而且言之凿凿,不是拿国法纲纪说事儿,就是拿皇权说事儿。哪一样,都是李渊最为在意的事情。
云浩恶狠狠的看了段仑一眼,老子不弄死长孙孝正你能娶高密公主那个骚货?他娘的真狠啊……!上来就要干掉老子,这个仇记下了,君子报仇十天都晚。
不过云浩还没等说话,立刻又有人蹦出来。这一次不是什么大佬,不过是一些六品言官。争着抢着站出来附议,个别不要脸的还趴地上哭诉。好像云浩干掉的不是西域刺客,而是他老子。
看看长孙顺德得意的模样,瞎子都看得出来这后面他是推手。
“咳……!”唐俭轻咳了一声站出来,脚不小心踩到了趴在地上哭的死去活来言官的手上,痛哭哀嚎之声,立刻只剩下了哀嚎。
唐俭是礼部尚书,六尚书之一,绝对是重量级人物。他一出场,大殿里顿时静了下来。
“陛下!令狐德操,驸马都尉段仑,和各位言官所言都是正确的。国法不容践踏,皇权更是至高无上。所有践踏皇权国法者,都应该碎尸万段。”他这么一说,太极宫里面立刻像是钻进了几万只苍蝇,“嗡”“嗡”声不绝于耳。刚刚在宫门前,他对云浩可不是这么说的。两面三刀,绝不足矣形容这位尚书大人。许多人,立刻将唐俭列作绝不结交的名单中,而且还是高居榜首。
“安静!安静!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裴寂黑着脸吼了一嗓子,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陛下!不过臣要问一句,云候有践踏国法皇权么?”唐俭这么一说,“嗡”“嗡”声再度高了起来。
太极宫里面的都是官场老油条,深知官场玄机。可这一次,你唐俭也太玄了点儿吧。难道说你把长安城外,观刑的几万群众定性为集体妄想型精神病?
“肃静!肃静!”裴寂不得不再次弹压会场纪律。
“唐大人,云浩于城门外非刑处置人犯。长安百姓围观者不下十万人,当日的惨状长安震惊。至今,仍有小儿夜间惊悸。唐大人,你想要为云候解脱。那你得先堵住这十余万人之口!”令狐德操立刻站了出来,前隋的时候他就是言官。弹劾骂人那是本职专业,见到唐俭要说情立刻撸胳膊上场。
他娘的,你搅黄了家里和胡商的生意,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将云浩干掉才能解心头之恨。
“令狐大人,您是令官自然熟悉律法。可唐某有一事不明,还请令狐大人指教。”唐俭也不辩解,一脸恭敬的要向令狐德操请教。
“但说无妨!”令狐德操一脸的骄傲,能让六部尚书之一当堂请教,说出去也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我大唐律法可是保护我唐人的律法?”
“那是自然,大唐律发自然是保护我唐人的。难道尚书大人,连这一点都不清楚?”
“可云候杀的并不是唐人,那刺客是西域羌人。令狐大人,如何因此质疑云候践踏大唐律法皇权呢?”
“额……!这个……!”令狐德操没想到,唐俭居然抓住这个把柄立刻语塞。
“陛下,那刺客不会言我华夏之语。其首级上看,也绝对不是我华夏苗裔。况且跟随他的那些同伙,也都是随一支西域胡商队伍来的长安。这些,刑部都有人证物证。令狐大人和驸马都尉维护皇权是好的,可那刺客的确不是我唐人。云候处死他,似乎与我大唐律法与皇权无碍。”
唐俭的话一时之间,让所有言官都闭了嘴。他们弹劾云浩,最重要的借口是维护国法纲纪和皇权的尊严。现在唐俭的话,让他们的借口立刻变得不存在。
“还有,西域宵小之辈居然敢行刺我大唐国侯。臣倒是觉得,陛下应该遣一能员干吏,去问问羌王是否要谋反。如果真是那样,我大唐天兵将会踏平西域诛除不臣。”唐俭的话让大殿里静的没了声音。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正在长孙顺德三尸暴跳,眼看着干掉云浩的大好机会要溜走的时候。王珪站出来说道!
王珪是太子的人,他一出来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太子的意思。
长孙顺德嘴角再度浮现出微笑,太子殿下出手,倒是要看你云浩怎么逃得过这一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