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舅子:正文卷 第0449节 柳木的意外之喜
李世民的问题柳木在迟疑了很久之后才点了点头:“是!”
彭海听的一头雾水,他不明白。
李世民解释道:“,给父皇展示大唐的盛世初现。本王以为这盛世初现并不是长安城这几个坊的变化,而是百姓的富足在增加,户部的大库变的丰厚。”
“二哥,明天是锦绸、衣料大比。那么三年后,十大名纸,十大名笔。大唐地广物博,文化各有不同。可比的还有各地的诗词、曲艺。再下来,各地文化不同,风俗不同,饮食也不同,将来或有十大名菜……”
李世民开怀大笑:“说的好,为我大唐盛世,今日以茶代酒。”
柳木还有一句没说,此时说了李世民也未必能够理解,那就是拉动消费,才能让盛世真正来临。
眼下大唐的普通百姓所消费的仅仅就是维持生存的。
衣、食、住、行。
柳木相信仅这四样,十年之后能翻一百倍。
彭海只是喝了两杯茶就告退,他很明白自己的身份能在这里喝两杯茶就已经是极大的荣幸,秦王殿下是注定成为大唐新皇的人,彭海谨守着自己的分寸。
彭海走后,李世民示意随从们守在外围。
“小木,房公还有一个份文书,写的很长,总结下来就一句话。青州开始有田地荒芜了。”
李世民只说了一句,柳木就明白当中发生了什么。
“二哥,是有许多人愿去工坊作工,因为挣的比种田更多。所以除了维持口粮与交田税的这部分,有些田农户们不愿意去管,只任由于生长,打多少粮食算多少。而军屯田却不同,他们是用心在种。”
李世民点点头,柳木直击真相。
“二哥,让农户们把田集中起来,比如几百顷、几千顷为一个集体。大农场作业,然后负责农场的人只要与工坊作工差不多,相信有人愿意在田间作活。”
李世民知道柳木没讲完,示意柳木继续。
柳木闻了一下茶香,缓缓说道:“二哥,眼下我们需要奴隶。”
李世民笑了,他要听的就是句话。
而后李世民问道:“那里有奴隶?”
“半岛差不多有一百四十万户,他们巴掌大一点地方。然后倭岛我估算,可能比半岛还多。东突厥人口不少,再说辽东那些部落,他们全是小部落。”
“继续。”
“为什么辽东都是小部落,因为草场就那么大。若是东突厥全部的草原都成为大唐的,那么草场够大,一个小部落人口少,也可以有羊百万。”
“突厥,要灭。”李世民只说了这么简单一句。
柳木又压低声音:“二哥,你知道天竺吗?”
“当然,佛法出自天竺。从大唐到天竺有数万里之远。”李世民理解的地图是,一路往西,过了西突厥再往西,然后往南就是天竺。在李世民心中,天竺的距离和罗马一样远。
柳木笑了:“天竺就是蜀地西南不很远,他们的人口比我大唐还多。”
柳木这绝对不是胡说,根据后世的统计,从公元四百年开始一直到公元一千年,天竺的人口都是世界第一多。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笑着在柳木肩膀上拍了几下,却是就天竺这个问题一个字也说。
柳木却是知道,李世民动心了。
相比起倭岛那银子,天竺的大几千万人口才是李世民更喜欢的。
李世民没提天竺,换了话题:“长安北边四县,人口出生率、孩童平安率。皆为整个大唐之首,回头你给二哥一份详细的文书。二哥参详一二。”
“恩。我让四位县令每人写一份,我再总结一下。”
“很好。”
李世民正准备再给柳木说一说关于粟末靺鞨的事情之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在高喊,而且喊的人越来越多,一浪高过一浪。
李世民向守在门口的人轻轻的挥了挥手。
很快,负责打探的人回来汇报:“殿下,外面的人在高喊两万贯。打听了,是拍卖场将瓷魁与茶魁合在一起拍卖,拍下这宝物的是清河崔氏。”
这随从汇报之时有人在门旁等着,在得到李世民允许之后入内。
“殿下,驸马。就在刚刚,清河崔氏那瓷魁与茶魁开始封装,并且宣布这是清河崔氏送给任城王妃的礼物,即日起程运往云州。”
李世民听完笑着摆摆手,示意报告的人可以退下。
柳木也是笑了。“看来,没办法拒绝了。”
“是,你我各修书一封,让清河崔氏一起带上,这事就算订下了。”李世民也在劝着柳木。
清河崔氏作的已经相当的明显,送茶与茶具,就代表着清河崔氏那位待嫁之女行奉茶之礼,承认自己在任城王府的身份低于柳如雨。
柳木没办法再拒绝,立即写了手书。
这件事情再拒绝就等于翻脸。
清河那位待嫁的女儿眼下因为之前李道宗闹婚的事情,真正的豪族谁敢娶。但要让家里的女儿,那怕只是支房的女儿成为老姑娘,这事太丢脸。
清河崔氏丢不起这脸。
柳木与李世民写信的时候,长安城比过节还热闹,虽然与普通百姓无关,可百姓们却是欢快无比。
不断的有人进来给李世民和柳木汇报,隆庆坊的最新情况。
李世民与柳木把信写手,柳木吩咐人收拾笔墨,李世民却说道:“再写一道手令,或是明天长安报上公布,或是现在命人传到各坊。拿出一部分奢侈品税用于求助长安老弱,要知道这个税种是归你管的。”
“好。”柳木大笔一挥,百分之十的奢侈品税用于资助医疗,百分之十用于在长安开设学校。“给送到图书馆去,他们会按照计划印出来。明天长安报见报,今天想公开也可以,只说细节明见天报。”
“得令!”虽然是李世民的随从,却依然恭敬的接过了柳木的手书。
李世民问道:“是什么样的学校。”
“夜校,让长安的百姓可以学到一个技术的。各工坊的坊主会从中挑选工匠回去作工,不过多少也在捐一些钱给夜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