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传奇时代: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登场
原本的轨迹里,德隆系危机四月爆发,五月粮开始介入,试图接手屯河股份,不过被直接拒绝了,因为已经找到了合作方,不过粮并未此收手。
由于德隆在危机关头,套取了屯河公司的账面资金,而银行又拒绝放贷,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屯河是一家市企业,证监会有明规定,所有交易必须公告,而且公告前都要经过证监会的认可,正是基于此,美国那家竞争对手败退,粮最终胜出。
最关键的一点,粮入主屯河的交易被刻意隐瞒了很长时间。
事后给出的解释是为了股市的稳定,保护小股民的权益,对于屯河股份而言,成功重组意味着重大利好,这个借口显得尤为可笑。
陈乔山清楚里面的曲折,却无法跟贾一楠明说,不过做记者的,也不是好糊弄的。
“德隆系老三股有三家企业,你为什么单单盯了屯河股份?”贾一楠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陈乔山丝毫不觉得意外,她如果连这点都看不透,估计媒体这行当还真混不下去。
当然,陈乔山自然不缺合理的解释。
“合金控股和湘火炬都是搞工业生产的,虽然屯河以前是一家水泥企业,不过德隆入主以后,已经成功转型,成了一家农产深加工企业。”
贾一楠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追问道:“这能说明什么?”
“德隆垮了,这三家企业要是闹出乱子,第一个肯定是屯河。”
“为什么?”贾一楠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陈乔山笑道:“贾姐,你老家不是农村的吧?”
贾一楠有点疑惑,问道:“这跟屯河有关系吗?”
陈乔山耐心地解释道:“屯河主营番茄酱和蔬果深加工,原料供应都是跟当地的农场和农户签订供销协议,湘火炬和合金股份可以停产,屯河却不行,农民一季没有收成,这日子很难过下去。”
停顿了片刻,他又接着说道:“那边是亚洲第一的番茄种植基地,又地处北疆,屯河一旦不能履约,这热闹大了。”
贾一楠精神一震,急切地问道:“你是说屯河会闹出乱子?”
“闹不起来。”陈乔山直接回了一句。
贾一楠这回没再追问,她也不傻,很快回过味儿,屯河的产是不愁销路的,话又说回来,即使情况到了最坏的境地,北疆那地方,政府也不会坐视。
……
3月2号,搜狐财经刊登了一则新闻:《屯河的百万亩红海》,作者署名贾一楠。
新闻配图一片大红色,这是去年夏天屯河所属的番茄晒场的景象,切开的西红柿露天晾晒,漫无边际,极具视觉冲击力。
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指出,由于德隆用大额存单套走了屯河的流动资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再加银行抽贷,屯河危机重重,能否履约收购,关系到万千农户的切身利益。
报道一经推出,迅速成了社会热点。
番茄是夏秋收获,如今正是播种的时节,在这个关键节点,新闻很快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不仅仅是政府,还有意向收购企业。
没用多久,众多媒体大量转载了贾一楠的章,德隆系再次成了新闻的心。
唐万新被抓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德隆系的覆灭已经注定,所有人都知道,老三股要么退市,要么被托管,不过谁都没想到,三家企业,屯河股份的危机会最先爆发,而且还这么严重。
因为这篇章,贾一楠火了,连央视都开始关注屯河的问题,作为国内最大的番茄酱出口商,屯河能否按期收购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随着关注度的提高,屯河股份的问题彻底被曝光,德隆系不仅抽走了流动资金,还以市公司的名义进行违规担保贷款,套取了大量的资金。
最为关键的是,专业评估机构给出的分析报告显示,屯河股份如果再不获得资金补充,经营会陷入停顿,别说是履约了,估计破产都有可能。
消息一经披露,市场迅速做出了反应。
仅仅三个交易日,屯河股份暴跌17%,股价已经跌到一块七毛一。
3号夜间,市场传出屯河股份可能破产的传言。
4号,屯河股份开盘一字跌停。
一般而言,跌停的股票散户根本卖不出去,不过蹊跷的是,为了割肉离场而挂出去的卖单基本都顺利成交,截止午收市,屯河的股价竟然小幅回调。
如此一来,很多人都怀疑,破产的传闻很可能是放出的烟雾弹。
投机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股市里。
下午一开盘,屯河股份止跌回涨,很多散户又重新杀了回来。
截止到收盘,陈乔山准备的二百万全部投进了股市,成本价在一块八左右,前后一共买入一万一千手,加原来的,几个账户累积持有一万六千手,账面浮亏三十多万。
陈乔山压根没想着去摊低成本,他知道,机会稍纵即逝,德隆的历史已经改变,如今是在赌,赌屯河的红色产业吸引力足够强大。
屯河的危机被引爆,股价暴跌,破产传闻隐现,唱衰声一片,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
最发愁的是债权人,而屯河最大的债主是众多商业银行,在众说纷纭之际,情况骤变。
3月5号,摩根大通在国内的子公司发布了一则声明。
内容有两点,一是准备筹建投摩根。
第二个消息尤其引人关注,声明写道,受客户委托,公司从二级市场持续买入屯河股份,截止到4号,累积持股达到499%。
消息刚一放出,第一时间引爆了市场。
摩根大通,也是国人口的小摩,影响力自然毋容置疑,是首批获准进入国内市场的qfii金融机构之一。
在去年,德隆系救市的时候,摩根大通的国子公司曾参与,从二级市场买入合金控股的股份,导致老三股股价暴涨。
相于去年,如今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去年只是小规模入市,如今却是大手笔买入,离举牌线一线之隔,所有人都很清楚,收购的意图已经显露无遗。
本来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