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流光岁月: 第两百零一章:出行
光学实验室手头的项目并不少,典型有刘三石主持的光学级聚碳酸酯材料开发工作,刘教授手头的类萤石硅酸盐玻璃材料也是重头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光学实验室更像是在专门做光学材料。 X
唯一还让汪正国能记起的非光学材料研发项目,那得是去年汪正国答应文总师开发的气泡式战斗机座舱,但就是这项目,它也仅仅只是处于立项状态,也只有等刘三石的光学级pc材料开发出来之后,后续才能展开更详细的研发工作。
好在这次正好也带来一个项目,作为光学鼠标项目配套技术,整个核心部分除开cmos传感器、数据处理、图形对比芯片以外,最后一个关键部分自然就涉及到光学。
cmos传感器只是对外界的环境光源进行采集,但如何收集、过滤光线,甚至是产生光线的问题,这都要交给光学实验来操作。
首先这光源肯定不能少,光学鼠标通过底部的led灯射向工作台,照射出工作台表面所产生阴影,然后再通过平面折射,最终透过另外一块透镜反馈到cmos传感器上。
以上就属于光学部分,这需要面临如何确定led灯的光源强度、入射角度等问题,光线被折射,最终照到鼠标内部的cmos传感器,这中间需要一系列透镜来实现。
光学鼠标要涉及到光学的各个方面,led光源可以看做是一个小型的闪光灯,透镜则是相机镜头,可以很形象的说,整套光学鼠标开发出来,它就是台微型数码相机,要实现鼠标功能,这也只是对相机所得图像进行分析而以。
只要能够把光学鼠标开发完成,将各种部件顺利集成起来,共和国首款工业化生产的数码相机就可以横空出世。
在此技术的基础上,甚至不需要做太多优化,稍微提高些成像素质,单独拿出来就可以做为高速工业照相机使用,这将是各种工业测试设备必不可少的东西,风洞、武器测试中心等等,这些绝对都是重点设备。
如果不介意成像素质一般,并且可以忍受黑白照片,稍微改一改还能进军潜力巨大的电脑、手机摄像头市场,就连医疗内窥设备也都能用得上。
当然,等到手机、电脑摄像头市场成熟,那时候的cmos传感器应该也早就完成技术升级工作,大抵是不会再用黑白像素。
只需要简单说明情况,实验室这边不出所料,当然也对汪正国提出的计划很感兴趣,能参与一款颠覆传统的数码影像设备研发,做科研的还真没几个能够说不。
......
这次从光学实验室得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消息,回到蜀航光学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赶紧打听清楚。
“听说美国人之前来找过公司这边,是打算合作我们的军用护目镜?”
“美国人?是有这么一回事,按照介绍,他们是专门为美**方生产各种护目产品,听说英国装备了军用护目镜,多方打听之后就找到我们这里,但对方给的合作条件不太合适,我直接给拒绝了。”
作为蜀航光学的总经理,丁一博现在的工作状态很不错,虽然离开了工作半辈子的123厂,但也只有他真正走出来之后才发现外面还有更好、更多的世界,至少现在可以不用受各种婆婆、爷爷的制约。
兰道夫公司的条件如何,这个汪正国不清楚,也不好立刻否认,只能先了解:“条件很苛刻?说来听听,我倒要看美国人到底是打了什么鬼主意。”
美国现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老大,冷战两极争锋当中,八十年代也正处于优势状态,大国心态早就形成,同一家来自共和国的公司合作,也不免会居高临下。
想起之前的事,丁一博内心平稳地叙述着来龙去脉:“这什么兰道夫公司是打算直接一次性花钱购买我们的技术授权,知道多少钱没?就五十万美元而已,这点钱简直是打发叫花子。我当然没能同意,随便接触之后,就让对方走人。”
八十年代的五十万美元说实话也不算少,而且军用护目镜的技术含量也不见得有多高,美国工业基础很扎实,对照着相同设计,说不定最终的产品还要更好一些。
按照这情况说来,五十万虽然有点少,但也可以谈,正常情况下还没必要直接赶人。
想来这真正出问题的地方,还是美国人忽略了蜀航光学军用护目镜的品牌效应,这毕竟也是获得了德国红点大奖的工业产品,那影响力绝对是杠杠的。
“我大致明白了,看来美国人的面子还是很能绷的住,那就让这兰道夫继续绷着好了,我们选合作者又不是非它不可。”
此时的兰道夫公司拿到美国空军的护目产品供应订单,作为刚出道就红透半边天的当红小生,人家确实有理由自傲,但与此同时,美国的同行却并没有放弃军用市场。
脑中略微思索一番:“兰道夫公司现在风头正盛,就算同我们合作军用护目镜,那也只是锦上添花,无非就是继续扩大其在美**方的市场份额,所以他们给的条件很苛刻。那好嘛,我们这就和它的对手去谈谈,博士伦、ao光学都要试一试。”
ao光学向来是立足民用市场,一般很少拿到军用订单,所以这次不报太大希望。
博士伦公司不一样,这是最早开发出军用偏光太阳镜的公司,在军用市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七十年代末期被兰道夫把市场抢走,恐怕现在正准备想方设法找回场子。
相对而言,这时候蜀航光学找上去合作,那就是雪中送炭,将军用护目镜这东西递过去之后,绝对可以让博士伦重新找回年轻时的自信,再次做回真男人。
“找美国的其它光学公司合作?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过我这边暂时没法抽身开来,这样吧,反正珍英也休假有半个月时间,可以让他回来上班,本来这种对外大客户洽谈都是她在负责,对路。”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让屠珍英去美国谈这次项目,对于年轻人都算是不错的历练,未来才能跟上汪正国迈向国际的脚步。
“有道理,我这次跟她一起去,正好美国那边还确实有些事要做,就一起处理了,免得过段时间又往太平洋对岸跑。”
这年头,真要做微电子行业,如果不到美国去“朝圣”一波,显然也不能算是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管出于哪方面原因,美国之行确实迫在眉睫。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