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史上第二个穿越者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史上第二个穿越者:虫声新透绿窗纱 第七十一章 省试

    绍圣二年春,杨辉在杭州转运司的解送下,与应试士子一起,自钱塘出发,到东京汴梁城参加省试。由于省试通常在春季举行,是以又称春试或者春闱,与秋闱相对应。

    主持这一次省试的,乃是户部尚书、翰林学士蔡京。

    蔡京是什么人,杨辉并不陌生,他的书法在这个时候,是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书法齐名的,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以杨辉对他的了解,更多的还是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形象,现在也还不是太师,就连户部尚书也不过是代理的,看来其要真正的掌权,应该还在后面。

    远远看去,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更看不出所谓的老奸巨猾和凶狠狡诈。杨辉来的目的,主要是参加省试,对于蔡京如何,暂时并不关心,考中之后,以后若是打交道的话,再说吧。

    省试比州试要重要得多,题目也会更难,并且在考试之间的礼节也更加的繁琐。

    在礼部贡院的台阶前方,已经设置好了香案,作为这次皇帝亲自指定的知贡举,蔡京看了看下方密密麻麻站立的应试学子。

    “圣上差老夫做这次的知贡举,老夫责无旁贷。诸位也都是我大宋的人才,经过了州试一关。如今这省试,大家还需更加尽力。朝廷开科取士,为的就是选取有用之才。老夫在此预祝诸位能金榜题名,待得日后同朝为官,天子下臣,卫我大宋之基,替百姓谋福。“

    一番话,说得下方众人心潮澎湃,齐齐称是。

    说完之后,朝着所有学子拜了一拜,众人回拜,礼节上就算是完成了,接下来,也就是正式的省试。

    在范仲淹改革科举考试以前,省试的场数一般并不确定,有时候要考三十场,有时候则考十五场,还有考七场的。到得后来,王安石以为‘今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做诗赋,及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至不如古。’于是又推行新法,罢明经及诸科,进士罢诗赋,代之以五经试士,并为三场或者四场。

    这次的省试,是要考四场,考试与州试上又有了一些变化。之前说的是不考诗赋,可是这次省试,又加入了进去。

    具体来说,第一场依然是试本经义两道,从《论语》、《孟子》中出题;第二场的兼经改为了赋和律诗各一首;第三场试论,第四场为试子史时务策。

    沈括跟杨辉曾说过,进士分了两种,若是只考经义则为经义进士,若加入诗赋,则为诗赋进士。这两种进士的差别也就在于第二场的考试之上。通过这一小小的细节,实际上也隐隐能够看出朝堂中的一些事情。一直就听说朝中党争比较严重,看来已经渗透到了这科考题目之上。

    省试连着考三天,在贡院之中,每一个考棚都设置好了编号,以便考生寻找入座。

    帘幕之上,第一题的题目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省试的题目很明显比州试要难一些,不过第一道,也都是考本经。

    在杨辉看来,这道题出得中规中矩,取自《论语·泰伯》中孔子称赞尧的名段,大意就是说尧这个人太伟大,百姓已经找不出词来形容对他的赞美,其功绩卓越,堪比太阳之光。

    杨辉想了想,大致猜测出出题人的目的,想来就是为了颂扬古圣先贤的化育之功,指出尧在位之时做哪些有利于百姓之类的事情。

    其实,这并不算真正的目的,其隐藏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要夸赞当今皇帝的英明神武,顺便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

    这一道题,回答起来并不难。但是若要答得好,还是有些讲究的。

    夸夸其谈或是一味的赞扬保不准又被所谓的正义儒家子弟视为逢迎上意,溜须拍马。若是一味贬低,又不符合出题人的意思,毕竟到时候审阅考卷并不是一个考官。如此一来,可就需要答题人去费力权衡了。

    或许在权谋之上,杨辉不见得能够赢过这些古人,但是在见识上,那是远远的超出了。

    所以这一道题,他在做完了基本的回答之后,又加入了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他的见识,主要就是展望一下未来,在皇帝的英明领导之下,以后的一个大致情况,什么歌舞升平、威震宇内,万国来朝之类。

    当然,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说,起不了什么效果,考官哪里知道以后的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啊?所以,他将现代的一些景象很是具体的写了进去,稍加润色修改,大体就勾画出了一个结合了宋朝目前实际情况,但是又有些朝前的一个理想社会。

    看了看,感觉比所谓的尧舜时期更加诱人,更加令人神往。

    要说杨辉在这个时代最擅长的是什么?不是科考,也不是格物,而是吹牛。吹牛谁吹得过他,在这个时代,谁见过那些现代的东西,或是美轮美奂,又或是千奇百怪。乃至于对社会的进程了解,对各个国家的一些大致情况,真要有人听他吹,估计能吹得天花乱坠不可。

    当然,在彼时的人们眼里看来是吹牛,在杨辉眼里,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这试本经一共是两道题,第一道题杨辉自觉回答得还不错,但是看到第二题的时候,不由得有些蒙圈了。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这一句出自《孟子·尽心下》,说的是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字面上的意思杨辉很明白,但是怎么作答,他感觉有些头疼。不得不说,这省试却是还是有些难的。

    杨辉想了半天,一直没有什么头绪,主要还是不知道从何开始,说到战争,当然有很多可以写的,比如兵法上的交战之时该怎么样怎么样,或是练兵,或是种种计谋。但这是省试,是考文官的,用武将的思维来回答肯定是不行的。

    不由得抬头看看了看四周,想要寻找一下灵感,无奈相邻之间,也不过是考棚而已,里面的考生都看不见,唯有几个监考官在场中来来回回的巡视着,以防有人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