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时归:正文卷 第七十二章 出兵?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颍上练兵,还在继续。
作为一个后来人,夏桓对于合理竞争这句话,最是了解不过了。
两千多名长秀军,如今被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这么做,除了将每个人的有点放大之外,也可以形成有力的竞争。
当然,这竞争的对象,也还是那么的老套,就是肉。
可以说,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是校场之上最为热闹的时候。
吃肉喝汤的,咽口水的,咒骂的,总之,可以说得上是声声入耳了。
除此之外,虞猛和王言两人,也没用多长时间,便顶着“伤势”回到了长秀军中。
虞猛和王言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陈昭明的压力。
训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长秀军之中的人,大多没有什么基础,就更难驾驭。
等到虞猛王言回来之后,陈昭明之间将最头疼的戈手训练,交给了虞猛负责。
而王言则是被安排去负责掷矛手和弓手的训练。
陈昭明是专业的,不论是盾手还是陷阵士,出来是一个体力活儿之外,更是一个技术活儿。
陈昭明在神武军之中的所学,刚好可以用到。
如何着力,如何应对敌人,处处都是学问。
比起陈昭明的科学合理教学,虞猛则是要简单粗暴多了。
戈手的基本操作很简单,无非就是刺,收回,再刺罢了。真正难的,除了协调性之外,更需要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
而虞猛除了监督所有人的动作和协调之外,更是直接命人,将长戈,贴在了自己的脑门前。
锋利的长戈,即便不是在冬天,也依旧能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戈手们一动不动地将额头贴在长戈的刺尖之上,只要稍稍抬抬眼,就能看得见冒着寒光的刃口。
若是一个不小心,动了动,甚至都有可能划出血来。
不过,这种丧心病狂的训练方式,效果还是可以的。几天下来之后,戈手们,面对冰冷的长戈,也没有那么紧张了,即便是长戈刺来,也不会条件反射一般地后退了。
至于王言,可以说是三人之中最为轻松的了。
不论是弓手还是掷矛手,都不需要那种百步穿杨的准确度,需要的只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拉弓射箭,投掷出更多的长矛。
因此,弓手和掷矛手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臂力。
长秀军在如火如荼地训练着,夏桓都看在了眼里。
在这严密的训练,以及巨大的肉食诱惑之下,长秀军的素质,显然是有了极大的提高。
可以说,但就个个士兵而言,即便是投入到番军之中,熟悉之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番军士卒。
现在,长秀军所差的,或许仅仅只是整体之上的配合了。
这些都有陈昭明在其中做着具体的安排,夏桓也只是提提意见而已。
当然,长秀军在训练,夏桓自己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当!当!当!”
县衙的院落内,夏桓手持一柄未开刃的铁剑,和一名宫卫进行着对峙。
虽然夏桓自小便有陈安指导,但是,过了十五岁之后,楚皇对他的武功要求,显然是下降了不少。
不得不说,人还是一个偏向安逸的动物。
夏桓之前,本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既然楚皇对他不再那么严格,他自己也很少主动锻炼了。
尤其是在两年前,陈昭明入了神武军之后,锻炼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这十几天来,夏桓除了每天固定的一个多时辰处理颍上的政务之外,剩下的时间里,有大半都用在了训练之上。
马术,剑术,体能,一个都不能落下。
宫卫毕竟是宫卫,实力也是千挑万选的。而且,每天都有固定的训练。这点,即便是他们到了夏桓身边,也未曾改变。
起初的几天,夏桓与他们之间切磋,碍于夏桓的身份,宫卫们还让着夏桓。
不过,夏桓毕竟有陈安这个老师。在剑术的技巧之上,不是批量制造出来的宫卫可以比拟的。
开始之所以会被宫卫压制,也不过是宫卫在力量,以及反映之上,要更为优秀。
随着越来越长时间的战斗,令夏桓的肌肉,逐渐又回想起了曾经的感觉。
一个个精巧的剑击技巧,被夏桓用了出来。若非夏桓的力量还有所缺陷,恐怕这个时候的宫卫,已经不是夏桓的对手了。
“殿下,有消息了。”
就在夏桓与那名宫卫战斗得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又是一名宫卫走上前来。
“说。”夏桓放下铁剑,一边擦汗,一边说道。
“根据从商旅那里打探来的消息,茶不过半个多月前,淮南王的私军,已经开始向着彭城靠近,泗水郡的八支番军,也已经全部开始向北一动,甚至,就连南阳王,都已经开始向着颍川靠近。不过,寿都之中,神武军还没有任何动作。”
夏桓听闻,微微皱了皱眉头。
商旅们的消息,总是最为灵通的。既然夏桓能得知这些信息,想必,用不了多久,汉国和齐国同样能够得知这个消息。
若是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调动,还不足以令两国估计的话,那么,这次楚皇一下子调动了楚国近乎一半的力量,可说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陈郡的番军呢?”
季术所掌握的番军,基本都集中在泗水郡,汲取魏国营养的同时,也能监视魏国。
而三皇子夏栩和太子夏楦支持之下的番军,却是大多集中在陈郡。
夏桓知道,以楚皇夏泽之前透露给他的信息来看,三皇子和太子支持的番军,估计在这场战争之中是凶多吉少的。
但,夏泽绝不会不会白白送掉这几万人的性命。因此,这几万人的动向,才是整场战争的关键。
“暂时还没有任何消息。”那么宫卫很是肯定地说道。
陈郡与颍上之间,也就隔了一条颍水,消息自然是最为灵通的。而几万人,想要带着军马粮草,悄然奔赴前线,是不可能的。
夏桓点了点头,但是,心中却是越来越疑惑。
夏泽的目的,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如此大面积调动兵力,不是给对手警惕吗?
之前,夏桓一直以为,要想将太子和三皇子培养出来的番军葬送掉,最好的方式,就是攻城拔寨的时候,打头阵。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却不是那么回事。
除此之外,最令夏桓赶到好奇的就是,粮草的问题。
之前便已经说过了,二十多万人的粮草,人吃马嚼的,每天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一旦开战,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不再前线备下一个月以上的粮草,根本无法应对危机。
然而,这么大的粮草,想要运送到前线,比起人来说,更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
既然粮草没有就位,那么提前动兵,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