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一个世界:风起云动 第332章 选择
李严叹了一口气说:“北方的旱情超乎你们的想像,一些地方的流民甚至把草根树皮都已经吃光了。
草原之上更是一片荒凉,牛羊的草料得不到补充,随时面临大面积死亡的威胁。
魏国仅存的粮食正在大量往北方和重要城池之中输送,一来防止鲜卑南下,二来避免被流民抢食。
世家大族的余粮也不多,今年粮食绝收,已经断绝了他们的希望。
那些重要的城池也不是手无寸铁的流民们可以轻易攻得下来的,对于他们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性命。
所以,流民们想要抢他们的粮食,他们必定会拼命维护,这不是护粮,这是护命。
流民们也不会往北方去,因为那里不但魏国屯有重兵,而且还可能发生战争,战争之中的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而对于干旱影响小一些的江南,虽说收成不高,但至少还有收成。
有收成就有希望,所以,粮食对于江南的世家大族来说,并没有看得那样重,不值得用性命去争抢。
魏国的第一种选择是两败俱伤的做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消彼长之间,吴国却作了那渔翁,魏国必不甘心。
所以,魏国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办法,祸水南引,用流民把吴国也搅进来,而自己屯兵护住重要的城池即可,甚至在可能的时候也跟着后面打一次秋风。”
陆逊听了李严的话,思索了一会儿说:“难道魏国就不怕我们吴国趁机北上?”
李严摇了摇头,说:“据我们所知,北方现在的旱灾对于你们吴国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如果你们北上,粮草几乎无法在当地筹得,必须要靠国内输送,对后勤的压力非常大。
魏国可以轻易地进行坚壁清野,把青壮劳力和粮食带进城池,留下那些老弱病残来拖累吴国前进的步伐。
你们的战线拉得越长,就越容易陷入缺粮的泥潭不可自拔。
虽然我主公不会允许你们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到时候局势严峻的时候,你们是守成,魏国是搏命,想法就不一样,搏命的人是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的。
因此,我来这里,就是为你们吴国解决这个即将到来的危机,避免魏吴两国陷入混乱的泥潭。”
“你们准备怎么做呢?”
“接管江陵,避免你们吴国和魏国在这个方向上的直接接触。
到时候,不管是蜂拥而至的流民还是魏国的军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我们华夏国。
流民的问题我们华夏国自有办法解决,而驱逐流民南下的魏国士卒,如果明知江陵已经是华夏国的管辖还要乱来的话,我们华夏国不介意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样一来,不管今后是什么情况,至少吴国可以置身事外,韬光养晦,保全自己的实力。”
“可江陵在我们吴国来说也是一个富庶之地,以一地之力就可以支撑起三万士卒的用度,所以,这江陵对我们吴国来说不可谓不重要。”
“你们这三万士卒屯于此地的目的,无非就是阻止魏国南下,江陵的所有产出几乎都用于这三万士卒身上,战争时期甚至还需要后方的支援才行。
所以,对于你们吴国来说,这就是一个只投入没有收成的地方,可因为魏国的原因,你们又不得不守。
如果我们华夏国不介入的话,你们的想法也是正确的。
可我们华夏国一旦介入,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吴国虽然少了一座江陵城,却多了一道强大的屏障,既不用担心魏国来自于这个方向的威胁,也不用长年累月地向这里输送物资。
吴国那些精锐的将士也可以抽调出去镇守其它地方,对于吴国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就有二,如果以后你们仍然用这样的借口来吞并我们吴国的城池,我们又该怎么办?请正方教我,我们吴国是坐以待毙还是该奋起还击?”
李严笑了笑,说:“吴国这点土地,我们华夏国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在你们眼里的所谓坚城,对我们华夏国掌握着的东西来说,还真的不是什么阻碍。
我主公如果真的要强取的话,这些城池就像一座座牢笼,举手抬足之间就可以抹去。
只是主公仁慈,见不得百姓受难,如果不是为了找个安置流民的地方,我们华夏国才不会插手这事。
我虽然现在已经另投明主,但毕竟也曾经是这吴国的子民,所以,在我的提议和担保下,华夏国准备用五万石精米作为你们放弃江陵管辖权的补偿。”
“五万石精米?”
“不错,五万石精米已经运到了江边,你们随时可以接收。
不过,我主公已经说了,由于时间紧迫,明天他就要在这江陵城里征集人手,为接收北方的流民做好准备。
如果你们不放手,他就亲自来取。
所以,留给你们的时间并不多,还请将军尽早做出决断。”
李严的话软中带硬,陆逊不断地思索着应对的办法,可每一个办法都被脑海中看到的那些电影画面所推翻。
那样的力量,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躯所能对抗的啊。
自己这镇西将军当得可真的窝囊,还镇西,这西边突然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华夏国,是凡人能镇得住的么?
这江陵不交出来的话,三万士卒绝对回不了江东,甚至还可能给那华夏国一个灭掉吴国的理由。
交出江陵,三万士卒可以安然离开,同时也卖了华夏国一个面子,那五万石精米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毕竟在陆逊看来,这五万石精米是李严给他们争取到的,算是报答曾经的知遇之恩吧。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的选择并不纠结,任何人都不会难以决断,按照华夏国的意思办,对吴国来说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