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奇葩:正文卷 第四十五章 异世界史诗
一觉醒来,庄严从床上坐起,他的心情有些沉重,因为《变形记》实在是太压抑了,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要说《变形记》就不得不先说说它的作者——卡夫卡。
卡夫卡是捷克人,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和恐惧感。
但是卡夫卡的作品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就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这本《变形记》可以说他的短篇作品中最能体现他风格的一部作品,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身为旅行推销员的格力高某天早上醒来变成了甲虫。
发生了这种事情,主角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帮助,反而一开始就被他愤怒的父亲赶回自己的卧室。
身为甲虫的他,依旧还关心着家里面的事情,想着怎么帮父亲还债,怎么帮妹妹上音乐学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家人越来越厌恶他,最终主角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死掉了。
余华的《活着》虽然也很压抑,但人们也只会对福贵的悲剧惋惜,为那一条一条生命惋惜。福贵一家,就算是在苦难中,还是会相互取暖,能让人见识到人间温情。
但是《变形记》却不同,从头到尾都是主角一个人的苦难,但是令人痛苦的不是主角变成了甲虫,失去人的模样,而是在他变成了甲虫之后,他的家人冷漠得令人发指。
他们厌恶他,嫌弃他,真正地把他当作一个甲虫,恨不得他立马就去死。
来自你爱的人的伤害,永远都比陌生人的伤害要深。
……
庄言叹了一口气,亲眼看到这么一出悲惨的、荒诞的故事,此时他心中五味杂陈。
揉了揉眼睛,庄严打开门准备到书房去把昨晚做的梦记录下来,不过刚拉开门就看到门上贴了一张便利贴。
上面写着:早饭已经做好,如果凉了自己热一热。
庄言微微一笑,有早饭,这也算跟陈佳清她们合租的一个附加好处。他将便利贴从门上撕下来,走到厨房。
陈佳清做了点稀饭,在电饭锅里保温,倒是不会凉,不过她还做了一点鸡蛋饼放在餐桌上,现在已经凉了。
不过庄言也没有那么讲究,盛了一碗稀饭拿了张饼就走到了书房。
还别说,饼虽然凉了,但是味道还真不错,鸡蛋饼摊得很薄,吃起来也不油腻,而且饼里面似乎放了一些黄瓜,所以饼入口有点清新爽口。
囫囵地吃过早饭,庄言就把键盘一拖,开始码起字来。
这次码字庄言选择的还是简单模式,他本来也想过以自己的视角把《变形记》的故事写出来,因为他考虑到原著的文字有些晦涩,别说是语言不怎么习惯的中国人,就连母语是德语的人估计读起来都有困难。
但是细想之后,庄言还是选择了把梦里面听到的旁白,也就是原著的内容写下来。
说来也奇怪,虽然只听过一遍,但是梦里面的旁白,庄言现在却一个字都没有忘掉,清清楚楚地印在脑海之中,当然了,他记得的也是自动翻译之后的版本。
所以,说庄言是在写书并不正确,他正在做的其实就是个录入员的工作,只不过他录入的东西是他自己脑海中的东西。
《变形记》总共三万字出头,勉强算是一篇中篇小说,庄言的码字速度非常快,而且经过前一本书的锻炼之后,速度还有提升,三万字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搞定了。
后面又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大概查了一下错别字,就把文档保存了下来,随后伸了一下懒腰,起身跑到厨房刷碗去了。
这篇《变形记》他暂时不准备发出去,《活着》才刚刚发售,这么快就发第二篇小说,并不是个明智之选。至少也要等到《活着》的热度起来了,这样也能给新小说多带来一些人气。
说起来,这两天忙着搬家的事情,《活着》的事情他也没有太关注过。
想到这里,他掏出手机,躺在沙发上,点开了手机上“面对面”的app。
刚点开,庄言就看到消息中心里面有着一排999+的字样,评论、私信、点赞都是999+。
而现在他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万,抵得上一个十八线小明显的粉丝数了。
庄言吓了一跳,这才两天没登,就变成这样了?
他随手点开评论,从上往下查了十几条,发现好几条都提到了中华社。
【庄大666666,《活着》竟然上了中华社。】
【从中华社新闻知道《活着》的,一看之下还真没让我失望。】
【牛逼,中华社新闻报一波神助攻啊。】
【蔡校长对后辈不吝提携啊,直接送上了中华社。】
……
蔡校长,庄言一时没想起来是谁,至于中华社新闻报,他却知道,这是中国当今最权威的综合性通讯组织。
中华社,全称中华通讯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
但是它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庄言带着疑惑编辑了一条fof:大家都在说中华社,到底中华社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这条fof一发,他的粉丝就炸开了锅,纷纷表示被他打败了。
【庄大,你是原始人么,这已经是昨天早上的消息了,你现在才反应过来?】
【我猜庄大家没通电,现在肯定是坐车到镇里的小网吧看面对面的。】
【不要矫情啦,难道还要我们再夸你一遍么?】
不过也真的有人老老实实地回答庄言的问题。
【你的《活着》被蔡元培老师推荐,他还在新华社上写了一篇推荐文章,占了昨天新华社网文化版面的一半。】
亏了这个回答,庄言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也终于知道他们口中的蔡校长原来是蔡元培。至于他说的,蔡元培在新华社网刊登了推荐《活着》的短文,又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退出“面对面”,庄言又激动地登上了新华社官网点开了文化板块。
果然,整个文化板块上有一个大大的图片新闻,正是《活着》的封面。
图片没有占到一半这么夸张,而且还是跟其他两个图片轮转的,不过也是十分显目了。
只见图片的下角写着——
蔡元培:一部不失朴素的异世界史诗,斗争和生存之故事,使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