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奇葩: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五章 匹夫不可夺志
说到《老人与海》,后世的学生们肯定是不陌生的,因为这本书的节选在中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出现过。(几年级记不得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而这本书给庄言印象最深的其实就只有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这句话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主旨所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古巴老渔夫,在第八十五天的时候,终于有一条超过一千五百磅的大鱼上钩。
经历三天三夜的搏斗,老人也终于降服了这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鱼。但是大海的考验并没有结束,大鱼的血腥味吸引了周边的鲨鱼,老人又不得不跟这些被吸引过来的大鱼再做搏斗。
故事的最后,老人失败了,他失去了经过几天几夜捕捉到的大鱼,只得到一副空骨架。
以前,庄言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为老人最终的失败惋惜过,他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给老人安排这么一场失败,把他之前所描绘的那样完美的,动人心弦的个人英雄主义一举击碎。
“人定胜天”一下子就变成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渔夫在大海中的辛苦搏斗全都付之东流,这本书似乎也因为这个结局变成了英雄迟暮的一曲悲歌。
不过等到庄言再长大一些之后,他又有了一些其他不同的看法。
老渔夫真的是失败了么?他没有,他失去了幸幸苦苦捕捉到的大鱼,他就是失败的了么?
不是,肯定不是,这些身体上的失败,反而是映衬出老渔夫在精神上的胜利。正如他自己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在大海中,他孤舟只影,凭着智慧和勇气,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中勇敢地做斗争,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丢掉了大鱼,却保住了灵魂的尊严,向人展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到底可以到什么程度。
回想着这本书的内容,庄言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回头看向坐在小船上正向远处眺望的老人,老人的眼中看不出来他此刻的想法。按照故事的开展,这个时间点应该是他经历过八十多天空手而归的日子了。
他恐怕很失望吧,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担心,毕竟这么长时间的颗粒无收,他的生活已经成了问题,再往后他就要考虑下一顿能吃些什么东西了。
不过老人此时的眼神虽然谈不上坚毅,但是却没有一丝哪怕失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他的失望早就被透支完结,他也已经对于这种生活现状表示麻木了?
小船在大海中没有航行太长时间,老人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平时停船的港口。
港口停了很多的船,有像老人这样非常小的船,也有其它的有他这个船好多倍大的大船。
岸上站着一个男孩子,他一脸期盼地看着老人的船向岸边驶来,等到船走近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老人像之前的八十三天一样,一条鱼也没有捉到,男孩忍不住地有些失望,但是随即他就将这个表情给掩盖下去,不想让老人看到。
庄言看着这个男孩,知道他应该就是跟老人一起的男孩,算是他的徒弟,是老人教给了他捕鱼的技能。至于男孩叫什么名字,庄言实在是已经忘记了。
等到老人的船靠岸,男孩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锁、鱼钩、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
帆上用面粉袋碎片打了一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他们两个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了岸,孩子对老人说,“圣地亚哥,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挣到了一点儿钱。”
庄言知道后情,老人拒绝了男孩,老人说,“不,你遇到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
故事继续发展着,一直到老人第八十五次起航之后,刚刚察觉到有大鱼上钩的时候,故事才戛然而止,而庄言也从床上醒了过来。
这本书不长,估计再有一天,最多两天也就完了,昨晚梦里面的内容只不过是故事的铺垫而已,后面他跟大鱼还有鲨鱼搏斗才真正到了故事情节展开的时候。
庄言半坐在穿上,揉了柔眼睛,说实话,他对昨晚的梦有些失望。倒不是说他对《老人与海》有什么意见,只不过这次跟上次《麦田守望者》的参与方式不同,自己又再次变成了一道虚影,也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旁观者。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庄言还是愿意选择上次《麦田守望者》里面的方式。不过这本书并不是什么第一视角,要用那种方式的话似乎有些不合适。
不过即便如此,庄言也更愿意像《活着》那样附身到书里面的角色身上,即便不是主角也可以。就算是让他附身在一条鱼,或者一只海鸥,让他能用身体感受到书里面的世界,跟那个世界里面的人和物有一些联系和互动,他也觉得比现在这样要好一些。
这本书是庄言所有的梦中,在上一世名气最大,流传度最广的一本书。而且这本书还获得过普利策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就是这本书让海明威直接走上了神坛。
在中国,因为它被编入教科书,所以导致上一世八零九零后的人们基本上都知道这本书。就算是不知道这本书的,也多多少少都能听过《老人与海》的大名。
如果庄言没有记错的话,在上一世还有一个歌手海明威唱过一首歌,也叫做《老人与海》,有一段时间还挺火爆的,不过这首歌庄言已经记不得旋律是什么样的了。
而说到海明威,庄言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余华,不得不说,这两个作者的写作风格确实非常相像,就连余华自己都调侃过说:有人说我跟海明威的写作风格非常像,都十分简练,我想可能是因为海明威跟我一样,认识的单词不是很多。
这纯粹是玩笑话了,余华虽然没有接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但是人家弃医从文,还进过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而且还两度进入鲁迅文学院深造过。
而海明威虽然拒绝入读大学,但是人家十八岁就成为了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的记者。
要说这两个人文学功底不够,那绝对是个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