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N道贩子康采恩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 第739章 你好,泾原路—26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739章你好,泾原路—26与此同时,另外一封书信也踏上了前往汴京的路上,只是,它不会出现在皇帝的案头之上,而是会出现在宰相章得象的家中。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历史上发生了某些事情的,在这场定川砦战役结束之后,王沿受到了朝廷的严厉惩处,比起韩琦当年战败之后的遭遇要严重的多,更为有趣的是。朝廷为了稳住泾原路的局势,竟然让范仲淹和韩琦担任这里的经略招讨安抚使和副使。

    这毫无疑问是在用一个错误去弥补另外一个错误,但中间或许还能够拿的出手,但韩琦确实不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边路统帅,他打仗的能力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

    要不然西夏方面的张元吴昊也不会留下那句经典的诗句:“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而今康采恩就准备在朝廷当中策划阻止这件事情,至少泾原路的军政大权,要短时间的掌握在他的手中。

    所以才有了这封他写给章得象的信。

    而章得象当然清楚,康采恩,这是还想在金原路有所动作,所以才不希望其他人去横加阻挠,因此他要自己把持住这一路的军政大权,然而他也不想想大宋王朝素来讲究上下相制,就算是皇帝老子,也做不得快意事,他区区一个地方官员,又怎么能够把车内外,将自己演变成一个土皇帝。

    更何况,他之所以和康采恩达成一种类似结盟的关系,是因为家乡福建路,今后将可能长期处于康采恩的影响之下,为了乡梓们的利益考量,所以才和康采恩有机的结合起来。但如果康采恩长期滞留在金园路,而不前往福建路,那么他父老乡亲的利益又该如何保证,这种合作关系当然也不可能持续下去,所以章得象下意识的只想反对的。

    可是,范仲淹是个胆大包天的文人,他可以绕开中央朝廷,直接与西夏的李元昊商谈和战士一样,这样疯狂的举动,毫无疑问要承担私通外敌的罪名和指责。但这个家伙名气太盛,以至于朝廷都无法以此来治他的罪,那个韩琦更是人脉广泛,即便在前线吃了败仗,也不曾受到什么严厉的贬斥,这样的两个人物如果凭借军功做大,将来对于政事堂的诸位,显然也是会构成威胁的。

    虽然章得象和他们并不是一个年龄段的,就算是凭借资历,也可以在将来稳稳的压制他们。但章得象也不想看到面前的同僚之中,出现那么一两个在边境征战当中屡有功勋的人物。这在政治上的加成可实在是太明显了。本来就是宰相一箩筐的唐宋政体,其实没有把宰相的次序分的太过重要。因此话语权才是最为重要的。而有了政治加分项话语权,毫无疑问就显得重了一些。

    换而言之,在未来完全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几个区区的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就能稳稳的压制他们,这些老牌的正宰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章得象必须让范仲淹和韩琦少在边境事务当中得些政治加分,如果非得有什么风俗要这样的话,那最好也加到自己盟友的身上。

    而他的盟友当然是康采恩了,既然这个家伙在边境上另有准备,那么当然要支持他,这样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也不见得是有坏处的。

    做下这个决定之后的第2天,皇帝就突然召集他们,商量泾原路以后的部署与安排。

    有些人便立刻提议,让范仲淹和韩琦这两个表现非常出色的文成兼任金园路的统帅,以便泾原路能慢慢的从战败的阴影当中恢复正常,然后再谋发展。

    这个时候章得象便立刻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陛下此番大战,我军虽然看似战败,但有一人的表现依然出类拔萃,虽然他手下只有5000将士,但却和景泰一起堵住了一支偷袭的西夏奇兵,又和狄青一起挽救了渭州城。”

    已经详细看过战报的皇帝,当然知道章得象说的是康采恩。

    他对康采恩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的,只是有些失望的是,原本的10万大军此时只剩下了5000人,要不然的话这场胜利应该会来的更加辉煌,不过听说那10万大军现在都在海外征战,说不定将来就可以为大宋王朝带来更多的海外利益。

    依据他老子康定国的理论,一个国家要想在军事上有所表现,首先要提高的就是综合国力,而海外利益对于提高综合国力来说已经展现出了相当富有潜力的能耐,如果这个过程继续持续下去的话,将来吞掉气象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西夏是容易吞下去的,但前提条件是北边的契丹国要袖手旁观才行,然而事实上,契丹断然不可能采取这种态度,因此要吞掉西夏国,必须趁着契丹发生内乱,或者拥有足够吞并契丹的能力之后才能够进行。

    所以皇帝赵祯想的是尽快让这个家伙到福建路去上任,因为那里靠近海洋,也是他自己选定的海外制置司的驻地。

    然而皇帝听得清楚,章得象却好像有他的不同见解。

    “卿家的意思,难道是说让康采恩接受泾原路?”

    “官家真是圣明!”

    “万万不可呀!”一旁的夏竦跳出来说道,“那只不过是个12岁的孩子,怎么能够担当一路之重任呢?而且他的官职资序都不够啊。”

    章得象正要反驳,却听一旁的杜衍冷哼一声说道:“有些人的官职资序倒是够,可是他在陕西前线做了什么呢?什么都没做!”

    这话说的夏竦一阵脸红,当年他曾经掌管着陕西四路的军事,但却毫无功绩。杜衍的这番话,显然是在骂他。

    不过皇帝很快就轻咳两声,平息了愈演愈烈的争论,然后才说道:“康卿家可是志在海外的,你们这样安排,恐怕他不会答应吧。”

    “官家这话。恐怕是说反了。”章得象接口道。

    “此言何意?”

    “所谓的志在海外,不过是为了帮助大众富强,最终解决西北二虏以及其它边患而已。所以问题的核心还在这边境战场之上。如果康采恩贸然离开,而李元昊又再次兴兵南下,那么泾原路这个首当其冲的地方,就有可能再一次出现惨重的失败,因此,必须让康采恩留下镇守一段时间才行。而他本人也肯定是会愿意的。一个时刻要把前梁调到前线上去的大宋,恐怕也是无心参加海外贸易的,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想就明白的简单道理,因此稳住西夏局势,对他的海外布局来说是有利的,对他的长远志向更是会起到直接作用的。”

    “原来如此,寡人明白了!传旨,供备库使、泾原路都监康采恩,换国子监博士,权发遣泾原路经略招讨安抚使。遇事可临机专断,便宜行事!”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