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归来:正文卷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东乡平八郎的后人
“这里是军事禁区,立刻离开这里。”只听一个自卫队士兵冷喝道。
“聒噪。”薛凌云冷哼了一声。
他对日国人没有好感,对于日国军人自然更加没有好感。
当下他的手朝着下方一抓,将两颗石子抓在了手里,朝着那两个日国士兵弹去。这两个日国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倒在了血泊之中。
“远处似乎有一个军营。”薛凌云打量着远处,皱眉道。
他正要带着福田佳子、赵诗诗继续往前,突然前方又是一片亮光,他看到不远处有十几个日国自卫队士兵骑着雪地摩托朝着这里而来。
“你们竟然打伤了自卫队军人,举起手来,立刻举起手来。”这十几人已经看到了血泊之中的两人,当下有人大喊道。
“薛先生,现在怎么办?”福田佳子急忙问道。
“怎么办?当然是打倒他们了。”薛凌云淡淡道。
当下薛凌云往前走去,他每一步都有上百米的距离,对面十几个日国军人看着薛凌云,如同看着怪物一般。
“通知连部,有强敌入侵,有强敌入侵,立刻增员!”一个日国军人对着通讯器,大喊道。
“开枪,开枪!”又有日国军人道。
十几个日国军人举起了手中的冲锋步枪,纷纷开枪,山谷之中传来了“砰砰砰”的声音。
不过,这些子弹来到薛凌云身边之后,立刻被先天真气挡住,再也无法往前。
对面十几个日国军人通过灯光看到子弹杯挡住,当下一个个脸色大变。
“通报连部,敌人只有一人,竟然不畏枪支!你没有听错,敌人竟然不畏枪支!”一个日国军人对着通讯器大喊道。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这日国军人突然感觉脖子一痛,再也说不上话来了。
原来薛凌云已经将子弹反弹而出,朝着那十几个日国军人而去,现在十几个日国军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十几个日国军人死去没有几分钟,远处竟然又有上百名日国士兵朝着这里而来。
这些日国士兵手里拿着各种武器,冒着大雪往前行进,薛凌云也迎着这些日国士兵而去。
******
日国首相官邸,虽然已经到了深夜,但是这里仍旧灯火通明。
这里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忙碌不堪,他们仍旧在处理“天照死亡”的事情。
从下午到现在,整个日国都不太安定。虽然内阁已经下令屏蔽了网络相关信息,也不准电视台报道相关事件,但是日国国内仍旧有不少人在暗中议论这件事情。
当然,日国也只是天色变红半个小时,之后再也没有其他的异状发生,因此虽然人心惶惶,但是还不至于出现大的动乱。
此刻小泉五郎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焦头烂额的接着从各大家族、企业打来的电话,安抚这些家族、企业。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日国自卫队军服的六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
这男子头发已经花白了,额头上也有了皱纹,不过他的身上却充斥着军人气质,给人一种阳刚、强硬的感觉。
“首相大人。”等到进入小泉五郎的办公室之后,这中年人立刻行了一个军礼。
“东乡左门卫大人,不必多礼了,快快坐下。”小泉五郎放下电话,站起身来,笑道。
当下那男子坐了下来,道:“首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天照大神真的死了吗?”
“这个……我也不清楚,或许有吧。”小泉五郎犹豫了一下,道。
小泉五郎本来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存在,不过今天下午见到了天色变红,后来各地又传来消息,各地的天照神像都纷纷粉碎,这由不得他不信。而且,他去了皇宫之后,发现天皇、三大家族似乎也有一些秘密存在,似乎和天照大神之死有关……可惜,天皇、三大家族也不会将这些消息告诉他。
“首相大人,您给我下发命令,让自卫队二十万士兵做好战争准备,可是敌人有可能是一个或者几个强大之人,这怎么可能?”男子又道。
这男子正是日国内阁防卫省大臣东乡左门卫。
他还有一个身份,乃是日国传奇将领东乡平八郎的孙子。东乡平八郎乃是日国的“军神”,曾经担任日国海军元帅,率领日国海军,在对马海峡的海战之中彻底击败了俄国海军,因此广为人知。后来日国侵华,其中的军部将领大部分都是东乡平八郎的弟子。
东乡左门卫作为东乡平八郎的孙子,十八岁的时候就进入日国自卫队,一直到现在成为防卫省大臣,可以说是继承了东乡平八郎的遗志。
“这是天皇陛下的命令,天皇陛下对于鬼神的了解比我们要多得多。或许他认为是一个或者几个强者杀死了天照大神,陛下想要为天照大神报仇雪恨。”小泉五郎苦笑道。
“这……”东乡左门卫愣在了那里,他摇了摇头,道:“既然是天皇陛下的命令,我们军队自然应该遵从。二战之前,我们的军队还叫做‘皇军’,这才是军队真正的名字。可惜,二战战败,我们不得不改名叫做自卫队,想想都让人憋屈啊。”
东乡左门卫脸上带着愤慨之色,他无比盼望日国自卫队可以重新改名叫做“皇军”,可惜这只能是一个愿望,不符合全球政治大局。日国的主子美利坚也不会让他们这么做。
两人正在说这话,突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小泉五郎皱了皱眉,道:“请进。”
只见一个穿着自卫队军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这是防卫省的官员,这官员弯腰行礼,接着道:“首相大人,东乡大人,出大事了。”
“出大事?出什么大事了?”小泉五郎急忙问道。
今日日国的天空变得一片血红,这已经让日国一片混乱了,现在这些混乱还没有彻底消失,小泉五郎绝不愿意日国在这个时候再出现其他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