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二卷 千山寻玉 第九十四节 梅花篆字(修)
第二天。
秦淮起得较早,晨练了一段时间,尔后,在后苑的洗砚池边,石桌上安安静静的练习书法。
原建造者倒是有点意思,池边栽了两株自然伸展的梅,梅花点点。傲然独立。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想必是想要目睹一下此种画面。
秦淮不会写诗,只会临帖习字,不过倒是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小玩意儿。
——梅花篆字。
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础上,利用光学、距离、方位、色彩、水墨等笔法,将花镶嵌字中,将篆字与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
达到‘远看为花,近看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独特艺术效果。
而考古人员早在商朝时的古陶器上便发现,上面刻有梅花象形文字。
到了汉代,梅花篆字已然成了收藏佳品。
它的发展历经了商、汉、唐、宋、元、明、清七朝的风雨沉浮,这颗璀璨的民间艺术魂宝,却渐渐不为人知了,能写出梅花篆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秦淮了解过一一点点梅花篆字,倒是可以自娱自乐一番,抱着这个念头,秦淮随即进屋找来颜料笔墨,准备释放一下乐趣。
调朱砂,磨清墨,换宣纸。
宣纸有不同类别,每一种类别,都有不同用处。
我们常说生宣熟宣,其实生宣就是普通生产的宣纸,没有经过任何特殊处理处理,其渗化、吸水,润墨性很强。所以一般用于泼墨、写意画。
而熟宣是在生宣表面轻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称“矾宣”。熟宣一般用于工笔画。
再有便是笺纸。
笺纸是用生宣按照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光、泥金、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宣纸。用宣纸加工笺纸后,往往冠以种种雅称,主要用于书信礼笺。
秦淮换上的宣纸便是熟宣,因为涉及到梅花篆字,同时要工笔梅花,故而用熟宣。
随手拿一块玉料当做镇纸,秦淮将一张薄薄的雅白宣纸铺开。
手悬于石案上方。
一般初习者,手肘都会放在桌面,以寻找一个支撑点,因为初学者,手不能稳定控制力道,所以只能假借外物,手肘有支撑,不至于写出歪歪扭扭的横竖撇捺。
不过手肘放在桌上,有一个致命弊端,那就是格局太小。
古人称写字为挥毫,重点落在一个挥字。
所谓挥洒自如,古代书法大家,写到山穷水尽,云生复起时,往往手臂张开似猿,如开三石弓。
在古人眼里,悬笔是基本操作。
古人习字,往往要在手臂上挂鸡蛋,挂砖石。
这都是基本功,不然无法力透纸背。
秦淮的基本功还算扎实,手臂稳稳当当,颇有气魄。
当然秦淮手中的笔,也不是书法用笔,而是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秦淮偏爱紫圭。
落笔。
先白描圈出轮廓,遇树枝则皴擦,花蕊则用点蕊,各类技艺轮番登场。
少顷,几朵梅花绽放,鲜红灿然,簇于一枝,在纸面晕开。
秦淮换一只笔,勾勒出几条稚拙的线,宛如原始人拿石头在洞穴中刻画的一般。
并不圆润,显得多了古意。
秦淮的书法,虽未必成大家,但还是有一些格局的。
不知不觉间,在笔锋的倾侧下,篆字与梅花镶嵌在了一起,两者浑然天成,远看像篆字飞舞,近看似梅花盛开,如此一来,篆字更为生涩,在梅花的印衬下,更添几分蒙胧神秘感。
专注的玩了一段时间,秦淮将一副作品写了出来。
后方落款的话,因为秦淮没有印章,便摁五个指纹,作梅花状。
“有点意思。”
秦淮自娱自乐的欣赏了一下。
将梅花篆字放到一旁,再换上另一张雅白生宣。
中锋直下,文字浮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秦淮挥洒自如,默写了一篇《病梅馆记》。
……
“早安,练字呀,教教我呗。”
商雅洗漱完毕,面带慵懒的神色,好奇的站在一旁,昨天晚上她睡觉没有关门,秦淮竟然都没有偷偷溜进来,简直了。
这样的男朋友撩不动。
真的绝望。
商雅捡起脚边鲜红一片的梅花篆字作品。
“这是字?还是画?似画非画……”
“那是梅花篆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哦,我一时想起,就试了试。”
商雅捧在手里,细细观看。
“看不懂唉,有什么深意,科普一下。”
“这是一首诗。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秦淮一边解释,一边换上另一张宣纸。
先用正楷把诗录下,然后用篆字写一遍,通过对比,跟商雅讲述篆字是如何融入梅花中的。
说得商雅一脸茫然。
这种画面,是何等的注孤生,商雅只能无可奈何的笑笑,没有因为听不懂,就选择撒娇打断,而是认真倾听,最后出神的望着秦淮。
等秦淮说罢,她才用心卷起宣纸。
“这个我收好了哈,贴在我房间里,留着当传家宝。”
秦淮忍俊不禁,笑着摇头。
“那个呢,也给我收着!”
商雅指着石桌上的‘病梅馆记’正楷作品。上面的字迹眉清目秀,工工整整,极有美感。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哦,我知道,前不久才看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商雅细细念着,尔后恍然,她记得这篇文章。大概是讲因书生文人的奇怪嗜好,导致卖梅花的商贩纷纷把梅的枝条折断,让它长成病态。
龚自珍将梅花比作当时的文人,说他们都被摧残了,希望统治者能够改革,解放个性。
“对的,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刚好写于鸦片战争前一年。突然想起,就随手录了下来。”
秦淮练字结束,便放下笔,静静的望着前方池边的寒梅,此刻后院一片明亮,寒梅倒印在水中,水中寒梅与现实的梅花被水揉在了一起,竟然有种‘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潭中两三尾小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错觉。
美不胜收。
秦淮心里一片宁静。
习字养性,赏梅宁神,治玉修身,这样的生活,真是世事安稳,岁月静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