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齐国太子:正文卷 第二十二章:太子六率二
黄浊的灯光照耀在暗黑色的茅草屋中,夹杂着浑浊气息的空气在火焰的炽热灼烧中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不过这微妙的声音并没有吵醒熟睡的士子们。
驿丞浑厚的声音在茅草屋中回荡,睡浅的士子推了推睡熟的士子们。
“什么事啊!”一名士子揉了揉疲惫的双眼,他在美梦中正坐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驿丞在叫我们,卫庆。”那名推醒卫庆的人喊道。
“有什么事吗?蔡泽。”卫庆不经意道。
“听驿丞说是太子殿下要封我们官职。”蔡泽答道。
卫庆立马就被惊醒了过来,脑袋一阵眩晕,他料想不到自己有这么一天,成为人上人的机会,他紧紧拉着蔡泽的衣领,急迫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太子真的要封我们官职。”
蔡泽有些温怒,用手将卫庆挤过去,正色道:“驿丞说的应当不是假事。”
“天可怜见,我卫庆有了这么一天。”卫庆眼角含泪,无比激动。
蔡泽见到卫庆如此这般,心中的怒意也慢慢消散了,轻声道:“快整理整理一下东西,不要让驿丞久等。”
卫庆点点头,站起来将自己的衣饰整理整齐,袍服弄的平整些,就大踏步的向门外走去。
“你不拿自己的东西了。”蔡泽惊奇道。
卫庆撇了一眼角落里破破烂烂的包袱,自信道:“从今日起,我卫庆就要受到太子殿下重视,怎会留恋那些破烂物事。”说完,大笑出门。
蔡泽闻言苦笑的摇摇头,将自己的包袱背上,也和卫庆一般出了大门。
另一处茅草屋中,蒙敖和自己几个的齐国同乡正在商谈太子是否招纳他们。
突然,忽闻驿丞响朗的声音,蒙敖放下手里新打的山货,笑着对同乡道:“敖先行一步了。”
不多时,十几名士子皆穿戴整齐站立在驿丞的面前。
“诸位士子,当可随吾去面见太子殿下,这是太子殿下的贴身侍女小艾,诸位要好生对待,别恶了太子殿下。”驿丞喊道。
小艾在旁边感激的看了一眼驿丞,像她这种女婢,是任打任杀的,今日能够认识太子殿下招收的士子,最起码诸位士子飞黄腾达之后,也会念着一份她的好。
……………
转眼来看田建,田建将手里的十几分任职文书皆填写完毕,在正殿里坐等着士子们的到来。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驿丞对田建一拜道。
“老驿丞不必多礼,现在未到天明就急忙的招集各位,各位心中可有不满,若有不满,本太子满饮此爵,就当是为各位赔罪了。”田建道。
他用左手拿起酒樽,右袖掩面,头向后一仰,喉咙微动。
只听砰的一声,酒樽敦在案几上,里面已经变空。
诸位士子连忙喊道:“太子殿下客气了,能被殿下看待,是我等荣幸之极。”
“诸位士子不知道啊!看到你们,我田建心里也是着实高兴啊!看到你们,我田建好想看到了大齐的未来,日出东方,唯我大齐不败!”田建喊道。
诸位士子闻言心里有些微动,尤其像是齐国本地的士子更是心中激荡,齐国有如此招贤纳士的君王,齐国,焉能不强!
“列位士子,我大齐欲要组建新军,而它的名字就叫做东宫六率,一支由本宫率领的军队。”田建道。
诸位士子皆互相看看对方,他们心中从来也没有听过什么东宫六率,这个时候,秦国锐士,魏国武卒,韩国劲士,齐国竞技之士,赵国的骑兵都是天下的精锐兵种,只不过除了秦国的铁鹰锐士和魏武卒可算的上是职业兵,其他兵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农业。而东宫六率出现是在北周之时,距现在有一千多年呢!
“东宫六率分为左右卫率、左右骑率、左右武卫率。其中左右卫率由本宫亲自带领,左右骑率和左右武卫率由你们带领,每一率有各有一千五百人,本宫率领的左右卫率总共只有一千人,每一率五百人,太子六率总共统兵七千人马,每一率有指挥使一名,副指挥使一名,指挥使下面有百户五名,百户下面又有旗主十名。”田建耐心说道。(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只不过为了读者方便,特意更改了一番,官职也参考了一下锦衣卫的官职,一句话,好记。)
诸位士子相互点了点头,虽然田建说的东宫六率他们从未听说过,但是作为当今列国最优秀的士子之一,他们对这些还是能够理解的。
“现今指挥使一职只有十名,诸位士子却有十三名,剩下的三名,本宫依照他们所写的治国方略各有安排,其中,蔡泽可做太子詹事,掌管东宫和六率的财务,孔振可做太子宾客,规范礼仪制度,李信可做太子秘书,协同本宫办事。三人爵同下大夫。另卫庆,蒙敖等人为指挥使各率七百五十人众,待一月后,诸率卫比试,胜者可为正指挥使。正指挥使爵同中大夫,副指挥使爵同下大夫,由东宫派遣钱粮。”田建再道。
诸位士子一拜道:“诺。”
田建心里暗自高兴,其中列位士子名气最大的当属蔡泽,在秦昭王时受到范雎推荐做了秦国丞相,他的才能是不用怀疑的,而蒙敖更厉害了,不仅自己兵法厉害,而且自己的孙子蒙恬更牛,却匈奴三百余里啊!至于卫庆,虽然在列国史上盆花一现,但是人家至少官至魏国大将军。孔振的话,虽然默默无名,但是田建看他的治国方略,满脑子的复礼,儒家思想,又姓孔,谁知道是不是孔老夫子的几代孙。
战国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太多太多,没有受到重用的人才也太多太多,而东宫六率这个大的洗礼场,肯定会将他们最耀眼的一面展现出来。
接下来田建一个人一个人的发送委任书,诸位士子接过来无不是感激涕零,毕竟能得到任用的机会太少太少,战国时期虽然诸子百家大放光芒,但是列国的朝堂都是由贵族把持的,名气大的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列国中得到官职,没有名气的士子,谁理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