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第一卷 披荆斩棘 第八十九章 落子无悔(四)
这已经不是苏克萨哈的一人之见,而是众将的共识。
既然如此,借着胡有升对城内清军重新调整布防,让那些城守部队换下各镇的同时,来援的清军也在抓紧一切时间进行休整。八旗军来援,苏克萨哈和胡有升他们即便是用屁股去想也能意识到陈凯迟早会得到消息的,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赶在陈凯从英德县回返之前,率先将赣州的战局抵定下来。
城外的炮声依旧,明军始终是凭借着红夷炮的射程优势对城墙进行轰击。城墙上早已不再只是斑驳的痕迹了,那一条条的裂痕随着每一次炮弹的命中都会漏出或多或少的细碎颗粒来。这样的过程,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结束,在崩塌和陷落中宣告终结……
抓紧了一切的时间进行休整,苏克萨哈很快就制定了相关的作战计划。当下实在没有可以肆意挥霍的时间,甚至就连缓图的计划也只能弃之如敝履。两天后,褪去了舟车劳顿,也实在不敢确保城墙还能不能继续撑下去了,苏克萨哈便汇聚了众将,定于转天一早出兵,直接设法与明军决战。
入夜之后,城外的世界重新归于寂静,明军照例是收兵回营,等到转天的天明之后继续到城外列阵、炮击,如此往复,似乎是全然在等待着城墙垮塌的那一瞬间。在此之前,却并不打算多做些什么。
明军的战略趋向于保守,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到了第二天一早,天光放亮,明军照例调集部队,推动火炮前往赣州府城城南,一如是日日上值,连休沐都不打算有的。只不过,到了这一遭,前出的探马却很快就将突然出现的变化反馈了回来,使得明军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
以着镇为单位,明军从赣州府城东南数里的连营中倾巢而出。大军在出了连营里许的所在列阵,北上集团的数镇兵马由柯宸枢统领控扼大军左翼,而大军的右翼则由西进集团的黄山统帅数镇兵马。
俗话说,人一上万无边无沿。此间明军两部饶是留有了大量的预备队仍旧是让人一眼看不到边际,甚至呈现在苏克萨哈的耳畔的斥候所见,更是明军的阵线几乎是将章水和贡水将赣州府城承载其中的这片水瓶似的地区的口子都给加上了一个塞子,唯有联接处尚有一处缝隙,就像是在瓶塞上钻了一个小孔似的。
明军的这些举动,无不看在了苏克萨哈的眼中。对此,他亦是松了口气,依旧按照制定好的部署将各镇一如明军那般在城东南排列开来,倒是一如既往的留下了些较为精锐的部队作为预备队,将其牢牢的捏在手上。
双方在此间拉开了阵势,阵前的轻骑狗斗、振奋己方士气同时打击对手的喝骂,这些一样不少。接下来,明清两军一如既往的不断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伴随着不断的靠近,炮弹、箭矢、铅弹,肆意的向着对方的战线挥洒开来,以不断的对愈加靠近的敌人造成杀伤。待到二三十步的距离,双方就好像是约定好了似的,由前排的锐士将标枪、飞刀、飞斧之类的近距离投掷兵器一股脑的扔向对方,随后便碰撞在了一起。
同属于一个冷热兵器交替、共存的年代,明清两军的战法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用后世人的话说,努尔哈赤当年是给明廷的辽帅李成梁做干儿子的,手艺都是跟着干爹学来的,凭着野蛮人部落初起时的血勇、八旗的组织力、对于汉地财货的饥渴、以及明廷自身的腐朽才缔造了当下以十数万人的小族征服上亿人口的中国的神话。
这期间,清军的战略战术在发展中出现了变化,更多的还是表现在火器方面。而明军这边,他们这一遭对战的郑氏集团的新战法实行数载,但是在接战之前的打法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与对面的敌人就像是彼此照着镜子似的。
碰撞的血花不出所料的绽放开来,锐士的拼死搏杀,转瞬间重新归于战阵之中,三人一组的藤牌手们配合默契,很快就压制了清军的攻势,一如前些时日在英德县城城北的那般。
列阵而战的厮杀正式上演,南赣的清军却并不及经标那般俱是甘陕那边儿身经百战的老卒,一旦被明军实现了压制,再想要缓过劲儿来却是千难万难的了。苏克萨哈眺望着远处的对攻形势似乎已经落入了明军的掌控,早前东南明军有使用新战法的传闻隐隐约约的开始在脑海中重新。
由于八旗军对于绿营的小视,尤其是对于那些南方绿营的鄙夷,这使得大多的八旗军军官并没有太过在意此处。更别说这几年东南明军的快速膨胀更多的还是隐藏于陈凯的光辉之下,就更使得旁人对于明军凭借调整战法而实现的战斗力增长存在着无法客观理解的状态。
然而,如此刻看来,却是明军近年来的辉煌并非是全然得益于陈凯的阴谋诡计,明军自身战斗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此时此刻,苏克萨哈暗骂胡有升费尽心思搜集来的情报却恰恰漏掉了这最重要的一点,却已然把两年来郑氏集团的各镇与南赣绿营之间的对抗更多还是城池的攻防战,而非是像现在这样的堂堂正正的野战的事情给抛在了脑后。
恼怒是不可避免的,原本的,苏克萨哈是计划以绿营兵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随后投入他带来的八旗军以及那些较为精锐的绿营,从而实现战局的突破。这是清军素来惯用的伎俩,反正汉人怎么死他们都不会心疼,可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得苏克萨哈便不得不做出那些必要的调整。
战斗的最前沿,明军的藤牌手三人一组,有攻有守,配合甚是默契。当面清军挥刀进攻则对手立刻转为防御,同时由同一组的其他的明军展开反攻;若是清军防御,则明军从多角度群起而攻之,更可谓是防不胜防。
如此一来,双方的交换比上从接战之初就让明军始终保持着大为有利的态势,往往清军被当前的明军砍死砍伤数人,明军那边也未必会出现一个影响到持续战斗的伤亡。但是,这样的伤亡一旦出现,同一组的另外两个明军也往往很快就会出现伤亡。因为,阵,破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双方加一起约莫三四万人同时在战场上厮杀,每一个刹那都会有人受伤,甚至是死亡。
这已经是此间最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内容了,看得多了,就会越加的麻木。苏克萨哈征战多年,战场厮杀的场面在他的印象中比他的父母妻儿都要熟悉良多。此时此刻,他冷眼看着清军的伤亡在不断的叠加,眉头锁得越来越紧,但却依旧迟迟不肯松口把预备队调上去。因为他很清楚,当下还不是时候,可他根本不知道他能不能等到那个合适的时候。
“把长枪手派上去,重新压住阵脚!”
双方的战损比差距过大,明军在最前沿已经掌控了主动权。苏克萨哈见此也只得将阵中的长枪手调上去,凭借着长兵及远的优势来减缓明军的攻势,给予已经呈现了一边倒态势的前沿以喘息的空间。
及时的调整,使得清军总算是缓了口气儿来,苏克萨哈传令众将,将后续的部队换上去,重新调整战阵的部署。很快的,再度与明军实现交锋,那些新上来的清军显然比早前的那批更加保守,极力的避免错误的产生,同时也开始有意识的与周遭的清军进行必要的配合。
这样一来,对攻的形势出现了变化,战场上呈现了明军进攻、清军防御反击的状态。不过即便是这般,也仅仅是减缓了清军的伤亡,并不能将整个战况逆转过来。
鏖战还在继续,苏克萨哈依旧注视着战况的发展。清军的保守使得他们的损伤有所降低,而渐渐的对面的明军也开始换下那些显露出了疲态的明军,同时换上更多的生力军来继续为清军放血。
任何军队对于伤亡都是有着一个容忍程度的,无非是多寡而已。对于他麾下的八旗军,苏克萨哈从来都是信心十足的,但是对于这些绿营兵他却始终存在着担忧,就像是一个炸弹似的,他明明知道已经被点燃了,可是引信到底有多长他却只能凭着多年来的经验进行估算。
时间还在不断的推移着,双方不断的换上更多的生力军来确保战线的稳固,但是伤亡却依旧在不断的产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苏克萨哈时刻关注着战况,周遭的清军将校也无不是认定了他依旧在为战斗的不利态势而担忧。殊不知,从一开始他的目光便没有离开明军左右两翼的那个连接部,那个细小的空隙于他而言是唯一可以让他麾下的那些两白旗的八旗军奔流而出的所在!
战斗已经持续了良久了,久到了苏克萨哈已经不太好估算到底持续了多长的时间了。此时此刻,清军的疲态越来越沉重,那根引线距离钻进炸弹的体内想来也已经不远了。而明军那边,激烈的厮杀也同样使得战兵们的体力产生了巨大的消耗,这即便是不断的换上生力军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让贼寇见识见识咱们满洲八旗的厉害!”
这样的地形,双方如此巨大的交战规模,这使得骑兵严重缺乏用武之地。然而,苏克萨哈很清楚,满洲八旗所谓的骑射无双更多的还是一种夸张,他们最擅长的战法还是下马列阵步战,在击溃敌军后上马追击,以实现更好的交换比。而这,更是他从当年初入八旗到现在最为熟稔的战法。
不能在等下去了,只是一声令下,大队的八旗军跳下战马,涌入到了战阵之中。那一抹色的白色在灰蓝色的浊流中是何等的明显,当这些满洲八旗参入战斗,那些始终被明军压制得几无喘息之隙的绿营兵们士气陡然为之一振。
清军士气大振,原本的保守姿态也瞬间就变得激进了起来。在明军的配合之下,清军依旧在交换比上吃亏良多,可是此间认定了是胜利在望,士气的提升使得他们对于这些伤亡的忍耐程度得到了加成。
战斗更加激烈,那一跟如恐龙骨刺般凸起的八旗军直接从战阵的中央杀出,直扑明军左右两翼的结合部。
那里,是由左翼的后劲镇和右翼的援剿左镇负责的。八旗军突如其来,两镇连忙延伸彼此之间的阵型,奈何八旗军的攻势颇为迅猛,那些战技高超、身经百战的八旗军在阵后养精蓄锐多时,此间一旦爆发,便是如下山猛虎一般势不可挡。
两镇的联手已经算得上很是及时了,可却依旧被八旗军将战线打得凹陷了进去。这些身经百战的八旗军在战斗技巧和经验上胜过绿营良多,更何况他们是见惯了胜利的,对于战而胜之的信心可谓是充盈于内心,根本不觉得他们有可能会败给汉人。
八旗以牛录为单位,平日为民聚居,战时为军协同作战,默契上远比绿营兵要强上太多。战斗持续良久,军官们在后面也大多是看明白了,重新安排了部署,这些旦进入战场,凭借着默契的配合、更加精湛的武艺以及丰富的作战经验,很快的就遏制住了明军的猛烈攻势,甚至转而对明军产生了压制效果。
此间,这些满洲八旗猛攻结合部,摆明了是要设法实现中央突破的。反倒是明军那边,左右两翼似乎都没有将预备队调上去的打算。是尚在沟通,还是互为掣肘,这一点苏克萨哈是全然不知的。不过,伴随着在八旗军的猛烈攻势下凹陷越来越大,胜券在握的笑容渐渐的爬上了他的嘴角。
直到,片刻之后,中央突破的格局渐渐形成,在明军结合部的阵后,一根高大的旗帜,比之各镇的总兵旗,乃至是左右两翼的主帅,那两个提督的大旗还要高上些许的旗帜拔地而起,上面的小字从远处去看去不甚清晰,但是中间那个大大的陈字却是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