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新生:开局 第九十五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最后一天,第一更)
从那天之后,姜景轩发现自己虽然看的书一点都没有记住。但是姜景轩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都有显著的增长。而且他现在想事情,总是能很快就能抓住要点。
当然也是有一点缺陷的,因为姜景轩事实上也是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以上仅仅代表姜景轩潜力与天赋的提升。所以姜景轩现在仅仅是变了聪明一点而已。
不过姜景轩从那次出来之后,似乎一天不读书就有点心痒难耐的感觉。
……
流言总是要蓄势的,不然你直接就说某某是坏蛋,但是大家平时看着他就知道他不是个坏人,你这流言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而且孤零零的流言也不好弄得满城风雨。
所以世家们从准备到发动,到巅峰,几乎花了半年之久。
世家先是用了一个月时间,散布了对姜景轩的怀疑。然后在等一个月的时间发酵。再然后突然一个人自称是当代墨家子弟,拥有墨家族谱,说墨家与齐国关系匪浅。然后又是一群墨家学者声称,姜景轩的思想很多都是他们墨家的。
然后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总之在大约四月份的时候这一切差不多爆发出来了。这个洛阳城里风言风语,都在谈论这个姜轼到底是什么学术流派。至于为什么不是直接肯定姜景轩就是墨家子,还不是那些世家子有点大意了。看姜景轩一直没有出招,还以为姜景轩害怕了。不过可惜,姜景轩直接放了一波烟雾弹。
简而言之就是你不是说我是墨家子吗?我找其他人说我是工家,农家,医家,小说家等诸子百家的人好不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事情,一点也不奇怪。反而给了那些闲汉,茶余饭后谈论的资本,不是吗?反正前边的故事都是扯淡,闲汉们扯着扯着,自然会感觉越扯越淡。那么还不如再给他们加一点猛料了。
所以民间的事情,姜景轩一点也不用担心。不过,姜景轩似乎忽略,或根本顾及不到一个方面。
这个世界上除了百姓,还有那些清流,还有那些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的“清流”。而姜景轩现在混的,是上层建筑。
那些太学生可不管那么多,我就认为你姜景轩不是我儒家子弟那又如何?我就认为你姜景轩是大逆不道的墨家子又如何?利益,政治,没有对错,我讨厌你,那你不是也得是我希望的那种人。反正嘴巴在他们那里,天下人听的是他们的话。
而且那些清流里边还有一群德高望重的大佬。就是那种虽然干事不行,但是名声很响的人。他们说一句话,这个士林对姜景轩的映像嘛。可以想象。
除此之外,大佬们还有一些小官。也许这些小官不是大佬们支使的,仅仅是想在大佬那里混个脸熟,所以在朝堂上,姜景轩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就比如在一次汉帝特许姜景轩参与的朝会上,一个小官就学习明代,来了一个风闻奏事。
那人这样说道:“最近坊间多有传言,这个姜轼是墨家子弟。而我朝自武皇帝时起,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姜轼小儿,不得不防。即便姜轼现今没有隐患,也要小心晁错故事!圣上三思……”当初晁错这个法家子弟包装成儒家子,最后进入大汉权力中心,突破儒家的包围网。
当然这里给汉帝的意思是小心这个姜轼搞出七国之乱。
而汉帝自然面无表情,这群孙子。他宠幸一个太监,权力都还没打算给了。这群龟孙就给他求爷爷告奶奶让他疏远自己的亲信。现在他看好一个年轻人。这群龟孙又跳出来说一帮浑话。
反正汉帝现在感觉这群混蛋说这样的话,很正常。汉帝就奇了怪了,为什么当年武帝宠幸卫青,霍去病似乎没人说什么。而他用个姜轼和何进他们就搞那么多破事。
姜景轩最近刷逼乎,发现论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文章,姜景轩记住的不多,不过姜景轩感觉一条就够用了。你既然不是想说服他们的,那么直接开骂就可以了。
所以姜景轩就是直接出列道:“微臣有话要说。”汉帝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姜景轩直接先把破绽点了出来,“这位老先生,你说我姜轼会是那晁错,那谁是那七国呢?”
这个时候那人被噎住了,他可没有准备那么多。
不过姜景轩也没有准备给他思考的时间:“轼好学,已知那时故事。这吴楚七国,尾大不掉,狼子野心,纵然没有晁错,他们依旧要反!如果他们不反,那武帝哪里敢北伐匈奴!甚至再悲观一点,那现在大汉是不是就灭亡了!
而你,宁愿大汉灭亡,那也要保护吴楚七国!你,是和居心!难道今日的士大夫,学习几百年,几千年的家国天下,就真的,把家放在前边了吗?宁愿眼前的锱铢,宁愿放弃国家的大义吗?”姜景轩说到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
姜景轩这话有详细的钱逻辑吗?没有。有绝对的前后因果吗?似乎也没有。但是骂仗,不管那么多。
除此之外,还有对付敌人非常有效的方法——扣帽子。
“当年尾大不掉的是吴楚七国,今日尾大不掉的是谁呢?那么你们说这个事情,是想造反吗?”本来姜景轩想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可是姜景轩想起自己的《桃花源记》对大汉多加赞扬,所以他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姜景轩就干脆就这么说。
而那个臣子,不管姜景轩说的有没有道理,总之听到姜景轩说的话,是在说他想谋反,那么他也顾不得生气刚刚的话语,连忙跪下来对皇帝表示他没有这个意思。
至于姜景轩在朝堂上这么吼有没有问题?要知道,有传言某个儒生有一次因为不满意周亚夫,直接在朝堂上把他打跑。
那么姜景轩在朝堂上吼两句算得了什么呢?
汉朝的大臣的彪悍,似乎是常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