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他改变了大明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他改变了大明:厉兵秣马 28.查封东林书院

    李三才的家财导致他贪赃枉法这个事石锤之后,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就首先弹劾了东林书院,这位兵科给事中说:“如今辽沈失陷,人心浮动。聚众讲学,难免招朋引类,大开门户之渐,将来势必难以控制。官绅出资这类讲学的书院,更是容易形成朋党,谋取私利。此时应该查封东林书院,告诉天下的读书人都应该安心本分,以李三才和东林为戒。”

    对这个事的处理意见,内阁方面自然是惩办朱童蒙。

    朱皇帝可是看东林书院不爽很久了,哪里会同意内阁的意见,这个折子被朱皇帝留中了一阵子后,批示意见改成了朕知道了,在处置了弹劾邹元标的那些人之后,丢出来登上了邸报。

    皇帝不让他们一口气把东林邪党打倒,齐楚浙三党这些“正人君子”们就能停下与东林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步伐么?当然不可能,一天不争权夺利,他们就浑身难受,怎么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从案子上找不到突破口,他们暂时消停了一阵,就惊喜地发现,捕风捉影搞扩大化不行,但是盯着这个东林书院攀咬是可以的嘛,毕竟李三才资助的金银就是东林书院的原罪。于是,他们再次派出三两只小角色,拿着东林党给李三才充当保护伞的事说事开始攀咬,把上一次李三才因贪污遭遇弹劾时的办案人员也揪了出来弹劾。

    看着试图弹劾东林书院,把事情扩大化的折子。首辅刘一燝心思却是没有放在党争上,沉思了一会后对韩爌说道:“皇上终归是对我等,有些猜忌啊。”

    韩爌神色苦闷地点了点头,“那此事,元辅以为当如何处置。”

    “在此事上不可退让。不然掀起大案,朝堂上就再无宁日了。”

    “就怕那皇上那边。”

    “次辅不必担忧。皇上不会开这个口子的。”

    至于东林党,他们还能怎么办,这个时候根本就是退无可退的,只能上疏自辩并弹劾朱童蒙等人。

    齐楚浙三党准备要翻旧案,这个事朱皇帝觉得很不好,他很清楚在不能一棍子把一派彻底打死的情况下,一旦开始翻案起来就会反复拉锯没完没了。稍微思索了一番,朱皇帝很快就作出了决定,各打了五十大板,把齐楚浙三党派出来的小卒子下旨申斥了一番并贬官,对攻击朱童蒙的东林党也是直接申斥贬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皇帝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朗了,就是皇帝不想搞扩大化,但是也很不满意东林众人包庇李三才,想要东林众付出一点代价。

    又一次聚集在一起的东林众人,这一次他们的神色都很复杂。

    “此番可谓是凶险无比,好在皇上尚未被奸邪彻底蒙蔽。”杨链的语气听着轻松,但是眉眼间的忧虑神色却是怎么也无法掩盖。

    左光斗长叹了口气后,恨恨地说道:“不将这些奸邪小人清除出朝堂,我辈正人将终无宁日。满腔的抱负,也是难以施展啊!”

    他这一席话,让东林众人不由再次回想起这一番争斗的凶险,都开始咒骂了齐楚浙三党的奸邪小人。

    在大伙们骂得差不多之后,黄尊素很快站出来提醒道:“此事尚未了结,我辈还不能大意。”

    杨链接口道:“真长说得有理,我辈还得打起精神来应付那些奸邪。只可惜,这一回五百多载的东林书院的清誉,算是全毁在李三才这人手上了。”

    黄尊素沉吟了一会后,面露不忍地说道:“怕毁的不止清誉啊,当今对张江陵可是推崇得很啊。”

    此话一出,东林众人脸色就变得更不好看了,特别是在书院讲学时间最长的邹元标。

    “怎么能?怎么能!?”说着,这一位却是有些颓然地坐下。他知道黄尊素说得是一点都没错,这位少年天子对张居正的推崇,那是在即位之后迫不及待地要平反张居正就表现得很清楚了的。张居正干过的事,这一位未必干不出来,朱童蒙的折子被发到邸报上,这件事足以说明皇帝的态度了。

    众人计较了一番之后,虽说没吵起来,最终却还是不欢而散。杨链和黄尊素等理智派要放弃东林书院,而邹元标等人对书院的感情极深,说什么也不同意。

    此后,邹元标去见了内阁两位大学士,出来之后,整个人却是都苍老了几分。

    很显然,两位阁老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刘一燝和韩爌只是东林的盟友,他们作为内阁大学士仕途一直都还算顺风顺水,又没参与讲学活动,对东林书院谈不上有什么感情,自然是不愿意与皇帝对着干的。

    随着皇帝的态度明确,不止反东林的大肆集火东林书院,甚至一些原本中立的也开始弹劾东林书院。

    这事皇帝的态度摆出来了,结局也基本上注定。

    至于东林党,他们中的理智派很清楚,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态度不好,不向皇帝服软,无疑会让皇帝进一步猜忌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番就彻底投降了,反正皇帝也没有下手对东林赶尽杀绝,没有借这个案子搞扩大化。

    而邹元标等人却是死挺着不愿意放弃,邹元标本人甚至不惜以辞职为由逼宫。

    邹元标也不是全存了逼宫的心思,他很清楚,大概是由于张居正的缘故,他并不受皇帝待见,皇帝第一次召见他时,少年天子那双眼睛里赤裸裸的厌恶他还是能发现的。这一次也是心灰意冷,想要彻底不干了。

    对这个人去职,朱皇帝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一个没做过多少实事的官而已,按惯例下旨挽留几次就打算把他打发走。

    局势明朗之后,所有在京师的官僚们都清楚了,这是一场皇帝对东林的战争,结果自然毫无悬念的是皇帝大获全胜。

    这场由举荐李三才入阁开始的大戏,最终演变成了李三才身死破家,东林书院被皇帝下旨查封收场。

    彻底平息党争,朱皇帝自认自己暂时是没有那个实力的,查封东林书院,就是单纯地看那群渣渣在那里妄议朝政很不爽,仅此而已。至于后果,朱皇帝也考虑不了太远,他很清楚和这帮成天内斗的儒生玩权谋他多半是赢不了的,也不觉得封了个书院就能对朝政有多大影响。

    李家的财物全都没了,和李家走得最近的全都倒了大霉,李家剩下的家人有人命案子的直接判了斩监候,其余的没犯事的下场不是充军就是进了教坊司。

    由厂卫出手,李家的财物该发卖的发卖,充公的充公,在其中动手脚的很快被沈荫抓进了诏狱,之后那些人就再没出现在世上过,案子了结之后,计算现银加上发卖的财物,朱皇帝估计自己一共差不多可以搞到三百七十多万两银子。

    在朱皇帝宣布把钱全放进太仓,第一笔近两百万两银子入库之后,文官们也闭嘴了,皇帝都把钱充公了,他们还能再说什么。

    这必钱也都没补上前阵子的支出,外星大佬最先给的那一千多万两银子,在两周之后就被文官们花掉了四百多万两,花在辽东的不算,其中就有三百五十万两都是补上九边各处历年欠饷,真个是花钱如流水,还起码得被文官武将们漂没一半。

    这件事让朱皇帝觉得愤恨不已,早点练出强军来搞大清洗的想法也更加坚定。这几年且让他们快活几年,等到以后平辽精兵入京之后,朱皇帝就会让他们回想起先辈们曾经受到重八哥支配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