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他改变了大明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他改变了大明:东江开镇 51.光复辽阳

    被明军骑兵席卷的溃兵,直接就冲乱在不远处整队的本队,两侧两千多建奴骑兵,在明军的追击下,根本就没来得及组织起什么抵抗。

    短短5分钟多一点的时间,就有一百多人被追击而至的明军杀死。

    也是黄台吉等人发现情况不对,第一时间将呆在不远处的本阵骑兵派了过去,大有不顾8斤炮实心炮弹的威胁,从侧面冲击明军骑兵的架势,才让熊廷弼和沈有容鸣金收兵,停下了追击。

    大部分明军家丁都十分会判断形势,不少人在熊廷弼的命令下达前,就停下了追击。

    不过也有些杀得兴起,追击得太远的,黑云鹤手下就有十几骑冲得太远,被建奴一个反冲击,付出了五人的性命后,方才狼狈逃回。

    本方骑兵返回,建奴狼狈撤走之后,所有明军都明白了,这一战,他们再次打赢了。

    这一次,可是结阵而战,不是死守营寨,这样的胜利,让随军的各镇家丁,此时也彻底放下心来,开始憧憬着这一次可以捞到的巨大战功。各镇武将和家丁们都很清楚,东江虽强,但骑兵太少,若是东江步卒击溃东虏,歼灭敌军的任务就会落到他们头上,得到追杀溃兵的任务,他们就可以捞到一份超出想象的巨大战功。

    “大明万胜!”

    “我大明威武!”

    待残兵退回之后,建奴中军,望着远处欢呼的音浪一浪高过一浪的明军大阵,此时都是一片安静。

    两翼加起来,上千骑兵冲过去,败得叫一个干脆,都没杀死几个明军,七百多就没了。所有的鞑子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仗还怎么打?

    “退兵吧。”

    黄台吉此时已经没有力气去肉疼损失了,真正面对比他想像中杀伤力还更大的野战火炮,他已经失去了继续顽抗的信心。

    随着一声锣响,海螺号吹起,建奴的骑兵如潮水一般退去。

    看着建奴汗旗远去,沈有容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他原本还做过八旗骑兵全军都攻过来,一战尽灭鞑子骑兵主力的美梦,现在看来,鞑子还是选择了继续挣扎。

    鞑子撤兵后,明军大阵中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所有士兵都不再怀疑,他们可以彻底击败建奴,一战收复辽东。

    撤退途中,不断回头看着远处的明军大阵,黄台吉等人,就算早有准备,此刻的心情也都是无以复加地沮丧。

    而远离了明军大阵之后,八旗中下层则大多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大金国的未来,他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这一次自己不用去送死了。

    建奴骑兵头也不回地弃了鞍山堡,在半路汇合了鞍山的守堡部队之后,就直接朝着辽阳而去,完全没有守鞍山这座重要据点的想法。

    在辽阳,商讨战还是撤退的大事之前,黄台吉很快就和代善、阿敏等人密会了一番。

    在会上,黄台吉首先就说道:“我上位以来,连战连败,当不了这大汗。这汗王之位,还是大贝勒来做妥当。”

    这不光是连败后必须要做的姿态,他也是实在没办法解救危局。

    代善闻言后,却是直摇头。

    “老八,这大汗,你做不来,我同样也做不来。”

    眼下这大汗之位,根本就是个烫手山芋,大金国都不知道有没有明天,代善根本没有破局的办法,再说了,大金国体制也不是明国那样,如今这个连战连败的局面下,大汗也根本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坐那位置也是无趣,此刻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对那位置的兴趣。

    黄台吉要让位,都没考虑过阿敏,这让阿敏有点不爽,不过他此时也不好说什么,代善和其他贝勒台吉们明显也不可能支持他,他只能沉默着,生着闷气,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

    两人推托了半天之后,黄台吉还是放弃了让位的想法。代善不坐大位,也只有他一人可以坐。

    “如今,我大金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辽阳要不要守。”

    黄台吉的话,让在场的八旗大佬们,心中都是苦涩无比,这才两年多,这辽阳就要守不住了么?

    短暂的失落过后,他们还是得收拾好心情,去面对再不愿意面对,也必须要马上解决的大问题。

    代善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尼堪火器甚是厉害,我军不能抵挡,此时还是撤军为上。”

    “撤到沈阳,拉长尼堪的补给线,总有机会截断尼堪的粮道。”

    阿敏也没有什么犹豫,他也对守住辽阳没有任何信心。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从他们那毫无悬念的冲阵失败后,就已经是不需要讨论的了。

    打不过,怎么可能还不跑。

    放弃土地他们也不是第一次了,建奴贵族们不少都在海州有大片的土地,守不住还不是都直接放弃。

    几位大佬都赞同撤退,接下来的正式议政会议,也就没有什么悬念。

    黄台吉返回辽阳之后,建奴上下都在往沈阳转移财产和包衣了,这一次也不过是需要把剩下的粮食都打包而已。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当时为了尽快搞定殡葬事宜,黄台吉把老奴早已经发臭的尸体埋在了辽阳附近。

    这一次迁葬的时候,黄台吉和一众兄弟都是在老奴陵前哭了好一阵,请罪了半天,才把老奴和阿巴亥的尸体挖了出来,匆匆带走。

    建奴的大队骑兵依旧阴魂不散地跟在后面,即便派出的哨骑侦查知晓鞑子已经放弃鞍山,明军依旧没法走得有多快。

    进入夏季后,辽东也不时就会下雨,大军走到半途,一场中雨又突然袭来,泥泞的道路让大军行军的速度再次减缓。

    等到熊廷弼和沈有容赶到辽阳的时候,这里的两座城池,辽东都司的治所辽阳变成了空城,建奴在辽阳城对岸新修的伪都,被大火烧掉了一半。

    看到辽阳城墙的时候,熊廷弼不无感慨地说道:“大明王师终于回来了。”

    再次回到辽阳,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若是当年,肯多向皇帝解释,辞呈交得不那么干脆,或者说,没看走眼,推荐的不是袁应泰那种蠢货。辽沈都不会失陷,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军民百姓死于鞑子之手。

    短暂的悔意一闪而过,熊廷弼扬鞭策马前行。过去的都过去了,如今只有灭掉东虏,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才是正理。

    建奴走得太急,放火都做得不够利索,更没来得及搞一场大屠杀,抛弃了大批的包衣和辽民。

    好吧,面对这么大一堆没有粮食的百姓,熊廷弼和沈有容也是十分无奈,这下大军是不可能再往前走了,除非他们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的百姓饿死。

    这些人,都生活在建奴治下已久,熊廷弼也很快下令,要求他们互相揭发检举,将汉奸挑出来。

    这一回,由于粮食不足,熊经略也不会讲什么法律,查实了后,就会直接砍头。

    对这些百姓,他的计划也是直接送去后方,这些人终归是不稳定分子,不能放在前线。

    对于不能继续北上,熊廷弼和沈有容也不觉得失望,原定的计划,大军光复辽阳之后,也不会继续北上。

    马上就是辽东伏雨和海上风暴多发季节,海陆两条路线,运送补给都会变得困难,只有把陆上的粮道彻底稳固,大军才没有后顾之忧。现在辽阳在手,大军就可以从侧面威胁建奴进入辽河套的后路,阻止他们窥视辽西到辽阳这一段的陆上粮道。

    7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