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明: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懵懂小儿郎
“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竟敢怂恿潞王私自出宫!”
湖心亭内,万历面色阴沉地看着趴在地上的徐文璧与申用嘉,二人此时早已吓得全身发软,哆哆嗦嗦地根本答不上话来。
没出事时满脑子的朋友义气,这会儿事发,才意识到其中的厉害,往严重里说,真可算是上不封顶了。
潞王朱翊镠也吓得不轻,暗道自己真是背时,好不容易才鼓动得二人答应帮自己偷跑出宫去瞧一瞧民间的热闹,谁知一下竟被皇兄撞个正着。
但此时他也想得明白,今日如果不把这事儿揽到自己头上,徐文璧与申用嘉二人只怕会要大祸临头,赶紧顿首对万历道:“皇兄明鉴,此事全是臣弟一时糊涂,才要他二人作陪,只想去宫门口瞧瞧。”
“哼,去宫门口瞧瞧,也需更衣?这身衣服哪来的?”
“这~”朱翊镠一阵语塞,暗道大事不妙。
“你二人赶紧从实交待。”万历冷冷地对徐文璧、申用嘉道。
“皇~皇上,是~小臣带进宫的。”沉寂了好一阵,申用嘉才终于语带哭腔地说了出来。嘴巴一打开,架不住皇上的连连逼问,二人很快就将实情都吐了出来。
原来三人年纪相仿,在一起没几天就成了死党。徐、申二人往日都是人人追捧的顶尖贵少,如今在朱翊镠面前却一下矮了一截,两人都想着如何才能反超一头,于是就总在朱翊镠面前吹嘘在外面吃喝嫖赌好不逍遥快活,却把个朱翊镠给勾得垂涎三尺,心痒难耐,一再央求二人带自己也溜出去见识见识。
徐文璧与申用嘉起先还不肯答应,被朱翊镠磨蹭了数日,便也犹豫着应承下来。三人商议了好几天,才定下这一番计划,没曾想出师不利,被皇上给当场逮住了。
“他奶奶的,老子被关了这么久,都还不敢溜出去瞧瞧,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倒是胆大。”万历听完,心中也是艳羡不已,但他却很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这种事儿哪里能藏得住,只会给外面那帮子大臣最好的口实,自己安安心心带弟子的计划肯定要大受影响。
此时天色渐晚,万历不想再耽搁下去,便冷冷道:“今日这事朕暂且不发落下去。”
三人一听大喜,顿时磕头如捣蒜,七嘴八舌地谢主隆恩,一股子机灵劲儿又都上了身。
“哼。”万历又是一声冷哼,道:“就先罚你三人每日围着这太液池的中南二海跑两圈,风雨无阻,跑满百日再说。”
“啊!”三人一听都是大惊失色,中南海一圈就是十来里路,两圈跑下来那还不跑断腿去?
“皇兄,换个法子好不?要不,罚臣弟三人每日抄书可好?”朱翊镠又思量着要讨价还价了。
“好啊,就如你所愿,跑完接着抄书,每日两千字。”万历淡淡道。
“啊!”
叫那两小子立马滚蛋,此时天色已晚,万历一边等着弟弟换回亲王的袍服,一边要冯明先去传话,待会兄弟两就在慈宁宫陪母后用膳。
兄弟两先去过慈庆宫,才来到慈宁宫,等到的时候,晚膳已然备好。见两个儿子同来陪自己吃饭,李太后很是高兴,席间母子三人有说有笑,一点也瞧不出之前各自都遇到了烦心事儿。
万历见弟弟不时拿眼睛偷瞄侍立在李太后身后的赵玥儿,心中暗笑,这小子刚才还只想着溜出去见识外面的风花雪月,这会儿又变身纯情少男,到底是少年人的心性,多少有些不靠谱。
“皇帝,今日你外公又来为娘这里了。”李太后很随意地告诉万历。
“哦,不知武清伯跟母后又说起甚事。”听母亲提起这事情,万历心中有点紧张,不晓得武清伯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虽然李太后这一关总是要过的,但毕竟越晚越好,等事情都有了一定的起色之后,才更好以事实说话,获得她的认同。
李太后看了看左右,见小儿子还没吃完,便示意万历跟自己去里屋说话。两人刚起身进屋,朱翊镠一见时机难得,赶紧探手入怀一阵掏摸,取出一件物事。
招手叫赵玥儿过来,朱翊镠清了清嗓子,摆出副很随意的神情淡淡道:“孤王见你平日服侍母后甚是勤勉,赏你件东西。”
赵玥儿虽然常见到这位小王爷,也只觉得小王爷总喜欢偷瞧自己,这会儿忽然要赏赐自己东西,饶是她性子活泼开朗,也很有些不明所以。红着脸飞快地探手接过东西,飞快地屈膝道个万福,又飞快地几步返回原位。
捏在手心的似乎是一根银簪,分量倒是不轻。赵玥儿偷瞄了一眼,只见这簪子打得歪歪扭扭,粗细不匀,估计并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却还是习惯性地朝朱翊镠抿嘴笑了笑。朱翊镠见心愿达成,心怀也是大畅,端起碗来大口扒饭,一不留神差点没噎着。
赵玥儿在李太后身边的时日不长,他这阵子为了课业的事情被母后一再数落,在母亲跟前一直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随便耍小性子。而这赵玥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确实不一般,若是寻常宫女,只怕他早就开口向母后讨要了。
没多久,李太后与万历母子又笑吟吟地回到正殿,似乎刚才聊得很是融洽。李太后笑着对朱翊镠道:“你皇兄说你这阵子功课甚是勤勉,还能替他管着那群新晋的舍人。嗯,总算是晓事了不少。”
“呃~皇兄谬赞了,这些都是臣弟该做的。”朱翊镠很是心虚,赶紧起身逊谢,李太后见了心中更是满意。
在她看来,这兄弟两能有这样一番情谊,比什么都重要。如今又都能这么明白事理,举止得宜,不枉她这么些年的辛苦,她也总算是能对得起先帝,对得起历代祖宗了。
见李太后心情不错,兄弟二人又陪着母亲畅谈了良久,才各自回宫歇息。
万历回到肃雝殿,仍在思考刚才母亲告诉自己的情况,根本没心思再去叫后妃过来陪伴。
看来张四维对张居正举荐的人选不甚满意,这跟原本历史上的情况非常契合。张四维主政后,换掉了大批张居正的旧班底,小皇帝的个人意愿可能是主因,但张四维必然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一个师公一道符,张四维有自己的执政思路,想起用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这倒是无可厚非。但这个时代的政治家可不是靠竞选上台的,其执政理念根本就不明确,正常的人事变更往往沦为简单低级的利益争夺,这就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毫无助益了。
明末的党争就起于万历朝,张居正派系的群起群灭,就已经是党争的肇始。中国古代只存在各式各样的朋党,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这种朋党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很难表现出足够积极意义。
以万历浅薄的政治眼光也能看出,民主那一套根本不是大明社会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可以玩得转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自己都要牢牢地掌控住大明的政局,哪怕有争权夺利,也必须按照自己编写的剧本上演。
而眼下,自己还该再添把柴,让这些野心膨胀的家伙们斗得更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