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大乱世召唤:崛起之路,声名鹊起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箭之威,飞刀的克星
雁门军隼骑重骑兵中,一员身披白袍盔甲,手持一杆‘方天画戟’,冲入阵中,威风赫赫。
一杆方天戟或劈或刺、或斩或砍,冲入阵中几乎横冲直撞,无人可敌。
将一切拦路的高句丽士卒进皆碾为齑粉。
而此时,这白袍小兵装束般的眼光完全聚集在高句丽主将身上。
不由大喝一声,手挺画戟迎难而上,一路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无往而不利!
径直朝着那高句丽主将杀去,眼看无人可敌,那高句丽主将哪还敢继续多待?
早就被吓破了胆,仓促拨马转身逃离。
只说这白袍士卒一杆画戟拍飞几名高句丽士卒后,眼瞧自己的猎物竟拨马逃跑。
那还能让到手的功劳飞走?
紧接着,那白袍士卒作了一个惊人举动,插入手中方天画戟,取出身后背着的一把弓箭。
手搭弓箭,不过瞬息间功夫,便见一把弓箭正对那正在拍马逃离的高句丽主将。
一时间,高句丽与雁门军两军上下进皆一片哗然。
要说,此时的那高句丽主将几乎已经狂奔战马,距离相隔差不多数百米的距离。
而这个距离,就算是军中的一般大力士,或是箭法出众的将军都不一定能准确射中。
因为射箭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射中之外,还有箭矢在飞行过程中所受到的风行阻力。
一旦箭矢在飞行过程中受风力的影响,而偏移方向,那基本上就是前功尽弃。
故此,瞧见这白袍小兵装束居然在数百米的距离外便弯弓搭箭。
此时无论是雁门军还是高句丽军,都暗自讥讽。
只是,那白袍小兵好似并未什么都没听见一般,暗自计算一下距离,随即一声大喝:“中!”
突然,便只见一支离弦之箭以迅雷之势朝着高句丽主将身后奔去。
那速度快如疾风,好似无可阻挡一般!
嘀,检测到薛仁贵‘天箭’技能触发,此技能是结合历史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所融合得出的技能。
此技能发动后效果一:在薛仁贵亲自射出的箭矢时,那箭矢会变为天箭,天箭所提升的速度将上升,威力大增,穿透性大大增强。
效果二:薛仁贵可以连续射出数只箭矢,而且每一箭都将是天箭效果。
效果三:在薛仁贵的箭矢在与其他飞行武器相碰撞时,将会无条件降低其他飞行武器的穿透力和攻击力。
一时间,正在小山包上观战的高麒,脑海里顿时便是提示音响起。
得到召唤石的提示,高麒才发现正在阵中奋勇冲杀,锐不可当的薛仁贵。
…………
只说,原本两军士卒进皆不看好薛仁贵这一小卒可以射数百米的距离。
但一瞬间的功夫,全场瞬间震惊。
只见,那支箭矢飞快的速度超乎想象!
不过转瞬即逝,箭矢便飞至高句丽主将身后。
不做多想,下一秒呈现的便是一箭穿胸。
高句丽主将无力地从马上倒下,随之毙命!
这一销魂的一箭,瞬间惊艳全场。
一时间,无论是雁门军还是高句丽军都震惊于此。
隼骑主将张士贵都被这深深的一箭彻底震撼。
暗想道:“原来我麾下还有如此之勇猛的将士,我却没发现,真是失职啊!”
而一旁的黄忠眼瞧这一箭之威,内心也是暗叹自愧不如啊!
虽然黄忠也是用箭高手,但明显薛仁贵这一箭更胜一筹。
一箭惊众军!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雁门军进皆狂喜,战斗力大增。
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刀剑砍杀着高句丽军士卒。
此消彼长之下,高句丽军由于被薛仁贵这一箭震慑,再加上主将的阵亡,缺少有效的指挥。
故此,高句丽军竟被雁门军杀得连连后退,尸横遍野!
不过片刻间,便见大道后方突然火光冲天燃起。
这不用说,也就是陈到率领飞鹰轻骑突袭了高句丽军的辎重,将高句丽军的辎重全部付之一炬。
这一情况的转变,更是让杂乱无章的高句丽军士卒更是慌不折猝,四处奔逃起来,毫无士气可言。
这可就便宜了雁门军,只见这些雁门血战精锐之师,此时眼神中冒出丝丝金光。
一把又一把的屠刀面临着高句丽军士卒的脖颈划过。
雁门军便犹如黑暗中的死神一般,肆意收割着一个又一个的人头。
雁门军能有如此超强的战斗力,经历百余场战争是其一,而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因为高麒所颁布的制度。
高麒规定,只要是军中士卒,无论将校,在战场上缴获的财务除了三分之一上交以外,其余的便全部算成自己的战利品。
此举,战利品私有化的确是鼓舞了军心,提升了士气,大大增强了雁门军对于战争的渴望。
因为,只有在战争中,他们才能缴获更多的财务,而且这些财务除了少部分要上交外,其余的都是自己的战利品。
故而,雁门军对于战争的渴望,对于杀敌,丝毫不比其他军队弱。
而只说,如今的雁门军更是乱成一团,几乎就是送上的功劳,雁门军又岂有放过之理?
一时间,数万雁门军杀得高句丽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战场一片狼藉!
而紧随着并州狼骑张辽所部以及尉迟恭部的合围而来。
这场战斗也即将进入了尾声!
因为高句丽军将再无翻盘的余地。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乱作一团、四散而逃的雁门军皆在雁门军的重重包围下,几乎伤亡殆尽!
而且由于此战是由王玄策全权指挥的,故此,高句丽几乎被屠杀殆尽,不留活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王玄策很好的把高麒这句话给运用到了极致。
因为自古以来,都有杀俘不详之说。
所以,王玄策直接拒绝收俘虏,而是直接命令全军杀进高句丽士卒。
…………
这一战,雁门军能大获全胜,最大的功臣莫过于便是刘伯温。
因为,刘伯温针对总总局势的变化,随机而变,制定出这么一套引出‘高句丽军,从而灭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