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第四卷 八方风雨会中州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审配断案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然后司马懿推开屋门走了进来。
“师兄在看什么?”见诸葛亮趴在窗口眺望,司马懿不由得开口问道。
“你也看看。”诸葛亮笑了笑,侧身让出窗口。
于是,师兄弟二人看着远处热闹非凡的码头,有说有笑地谈论起来,过了一阵,索性又换上新鞋袜,前去那边凑热闹了。
司马懿此前一直生活在内地,如今来到章武,见识到了迥异于以往的沿海生活,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天南海北的商贩令他目不暇接,原计划五天的行程,硬生生被他拖延到了半个月的时间。
然而,就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收拾好行囊,告别庄园主管和早已把县府搬到了港口的章武县令,联系好了客船,又一桩震惊冀州的消息传来,令他们瞠目结舌。
渤海审家的几名子弟为了威吓竞争对手,指使自家商船在河道中横冲直撞,最终酿出事故,将两条装满蜀锦的船只撞沉在漳水之中,船上十几人为了挽救货物,全部溺水身亡。
事情传出,顿时激起轩然大波,渤海太守审配当机立断,一方面派了信使向邺城送去加急公文,另一方面则是调集郡兵,包围并查抄了犯事那一支审家子弟的所有店铺和住处,将几名头面人物与参与此案的雇工全部抓获。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审太守在演戏,最终拿几个外人开刀,再赔钱了事的时候,审配又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
他在南皮城外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审,除了受害人家属和审家人之外,还有好几千名看热闹不嫌事大,就想看看审太守如何处理此事的民众。
当着数千人的面,审配连审带断,当庭判处几名审家子弟死刑,其余从犯根据罪行轻重,被发配到不同的地方去服苦役。
然后,审配不顾诸多亲人、甚至是自己兄弟辈的罪犯家属跪地求饶,在一片哭号声、怒骂声和求饶声中当场行刑。
血淋淋的人头和数额巨大的赔偿金略略安抚了受害者家属的悲痛,双倍于沉船和货物价值的赔偿也弥补了货主的损失,数十家一夜之间被查封,而后再也没有开业的店铺,更是向所有人显示了审配毫不姑息纵容自家人的决心。
按照常理,自己家族的子弟仗着自己的权势弄出了这种事情,审配应该像之前的很多高官那样引咎请辞,然后乖乖去邺城受审,而他却没有这样做,审理完案件之后就继续忙着动员民众,准备迎接很快就要到来的秋收了,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面对很多人的质疑,审配也毫不在意,只是写了一份告示,让下属贴在南皮和渤海诸县的县城之中。
公文的具体内容是怎样,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不得而知,但从几名看过告示的读书人口中,他们还是得知了大概的意思:
“罪犯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苦主也得到了满意的赔偿,这个案子就已经结束了,我审配行得正坐得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未做过半点对不起大汉天下的事,也不会为了几个不肖子弟的恶行而离开岗位,放弃自己的职责。”
“如果我以往做了什么不称职的事情,请诸位提出来,或者去邺城告状,如果今后还有审家人仗势欺人,也请诸位不要害怕,大胆地说出来,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我审配一概不会手软!”
就这样,在审配的铁腕之下,一场原本会拖得旷日持久,或是无疾而终,或是越闹越大的案件,就这样迅速而又令人印象深刻地结束了,渤海全郡迅速恢复了平静,所有人也不再纠结,回到了自己原有的生活轨道。
唯一不满的,就是一部分审家族人了。
他们抛弃在魏郡的产业,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渤海,借助着新兴的漳水航运重新发家,头顶又有审配这个太守当大伞,可谓是顺风顺水。
在之前几年,审配在家族内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即便是长辈见了他也要以平等的态度说话,但是随着钱财越积累越多,势力越来越大,很多审家人就觉得有些不爽了,感觉审配当着个太守,也从没想着提携家族子弟,有些薄情寡义。
所有人都知道,钱财不过是权势的敲门砖,有钱未必能换来权,但是有权在手,只要想要钱,那可是轻轻松松。
审家当了百十年的豪强,再也不甘心当一头任人宰割的肥猪,这才全力捧审配上位,进入冀州政坛,虽说审配后来依靠改换门庭才获得重用,但在很多审家人心中,这还得算是他们的功劳。
我们把你捧上去可不光是为了钱,而是要从豪强蜕变成代代都能出高官的世家,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在这种思想下,以审配的兄长,也就是审荣他老爹为首的一部分审家人开始绕过审配,想方设法地结交官员,聚集了一批同样失去土地和隐匿人口的转型世家,希望在政坛上搞出点动静,捧出几个新的代言人出来,让审配不能一手遮天,以为家族离了他不行。
就连远在军中的审荣,在攻灭袁绍的战事之中,都被自家老子派了两个兄弟来吹风,希望他借机拉一些同盟出来,结果被审荣给赶回了家中,又由审配亲自给兄长写了一封信才压住。
可是,依靠强硬手腕压制住的野心终究还会反弹,审家人憋了一肚子的火,在憋了几年之后,终于在这有一次案件审理过后爆发了,好些旁支索性分家出去,不再跟着主家干了,就连审家现任家主,审配的亲兄长都公开斥责他。
审配就是不搭理。
“这个审正南审太守,真不愧是先生认定的精明强干,把渤海交给他,又任由他以审家为主,大力发展航运业,却从来没起过疑心的能人。”听了这桩案子,诸葛亮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听说过的一些关于审配的传闻,轻声叹息起来。
“那先生会怎么做,还会让审太守留任吗?”司马懿有些担忧地问道:“依我看来,还是让他换个地方吧,毕竟人言可畏。”
“错了,有错才需要调任,如今审太守什么错都没有,为什么要动他?”诸葛亮笑道:“如果真的把审太守调离渤海,那才是让他有口难言呢。”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