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做皇帝:正文卷 第601章 各抒己见
一声怒骂后,公子昂面孔表情异常凝重。
紧攥着拳头砸在案台,语气严肃的向帐内诸国将领道:“各位将军,目前南疆的形势,大家已经清楚吧。秦军在南疆连续大捷,穆家军挡不住他们的锋芒。
照眼下的情况发展,半月内,林间律等人,必将领军全歼穆家军,夺取容州,川州。
那时,秦国疆域大幅向南延伸,超过赵康帝国鼎盛时代。
秦国精锐向西直逼南方诸国。
向西对大乾构成危害。
向北可能讨伐齐楚燕韩赵魏。
秦国越强大,秦王的野心越膨胀,秦国战将东征西讨的步伐绝不停止。
我等东方诸国,必然处在危机中。
生死存亡时,某建议,齐楚燕韩赵魏摒弃前嫌,精诚团结,一起对抗秦国。
不然,秦军铁骑逐个攻陷诸国。
若某猜测的没错,魏国,楚国已经处在风口浪尖。
秦军凯旋时,便是魏楚两国蒙难日。”
公子昂的话,不可谓不重。
他毫不客气的点明诸国的处境,更指出秦国崛起带来的危害。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诸国,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列国诸将不敢抱有侥幸心理,同样忌惮秦国的兵锋。
这时候,向来与公子昂不和,正与齐军作战的楚将挺身而出,眼眸扫过帐内诸将,高声说:“公子昂所言句句在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秦军南征凯旋将率军攻打东方六国,但为防患于未然,我等需尽快把前线的消息传回国内。
我等作为人臣,人微言轻,很难扭转格局。
某建议,最好向自君王上书,提议在适当的时候会盟,越早组建联军,越早对抗秦军,毕竟留给我等的时间不多了。”
秦楚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合作也有对抗。
两国力量旗鼓相当时,时常选择和平相处。
不管任何一方衰落,国力消弱时,另一方常常落井下石。
当前,秦楚两国合作,对赵康旧地各路诸侯作战,韩道畅率军获得不少好处。
面对东方霸主齐国,两国选择联合抗齐。
今秦国突然强大起来,仿佛庞然大物雄踞在西陲,兵锋能够威胁楚国。
一旦边境发生摩擦,季玄陵有了出兵的借口,仗着军队彪悍,多半东征楚国,报复楚国往日的所作所为。
“季玄陵野心勃勃,欲壑难平,他日彻底取代赵康,必然不收敛野心,楚魏与秦国相邻,保不齐首先遭遇秦军打击。”魏国将领苦涩的说。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啊!
魏国不曾与赵康接壤,从前赵康强盛时,凭借强横的虎贲军,强盛的国力,能压制秦国的狼子野心,历代秦国君王扩张,多被赵康出兵遏制,秦国计划落空,不敢轻举妄动。
今赵康帝国降秦,大乾距离秦国相隔千山万水,齐楚燕韩赵魏国力远逊秦国,早已没有力量压制。
秦国这头猛虎已经出笼,魏国,楚国,东方其他诸侯国,皆受到秦国的涂炭。
早些年秦军东征,抢占魏国的河西,河东,国界逼进魏国王都。
近年来,在新兴霸主齐国打压下,魏国经济,军事每况愈下,再也经受不起秦军铁骑的打击了。
合作。
必须合作。
也许能绝地逢生。
“秦乃虎狼之国,好战,善战,秦国崛起超出我等预料,若不团结,无疑是在寻死。”赵国将领言简意赅。
秦赵没有接壤,然而矛盾不小。
秦国独大,对他国总归是威胁,魏国灭,赵国恐难独善其身。
联合抗秦,伐秦,消弱秦国,赵国很愿意痛打落水狗。
帐内诸将基本建议联合,齐心协力抵抗秦国。
不过,诸国内存在秦国的盟友。
燕国。
与秦国来往甚密。
听闻诸将各抒己见,燕将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不同的建议。
“列为将军,你们在乎秦国独大,秦王欲壑难平。然而,秦王继承王位来,除魏国不识好歹,招惹秦国遭遇重创外,其他诸侯国何曾受到秦军侵犯?
纵然与楚国有小摩擦,但两国合作的更多。
反观齐国,至今仍在齐燕边境陈兵,剑指燕国。在越国旧地与楚国打的难解难分,消弱楚国的决心不言而喻。更针对魏国,在经济上消弱魏国。
秦齐两国所作所为,大家一目了然,目前而言,秦齐两国,谁对诸国威胁更大,想必各位将军心知肚明。
此刻,公子昂建议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针对秦国。
倘若。
倘若秦军战败,诸国被消弱,谁来证齐国不趁机西征,借着强势兵锋灭掉各诸侯国呢?”
秦军南征,大军内不少燕军随行。
秦国助燕国训练的精锐,已经在齐燕边境与齐国对峙。
相较远在西陲的秦国,相邻的齐国才是燕国的心头大患,对燕国构成直接的威胁。
此言出,诸将不约而同望向公孙昂。
一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公子昂所言有道理,燕将所言也有道理。
秦国独大,如鲠在喉。
齐国称霸,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防秦。
也要警惕齐国。
军帐中央,公子昂目睹诸将表现,突然面如酱色,不禁暗暗攥紧拳头。
燕将分明在故意拆他的台,还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这么做,不光给他难堪,还挑拨诸侯国将领,简直该死。
公子昂眼眸怒视燕将,厉声喝道:“为对抗秦国,齐国自然收缩兵力,孰轻孰重,难道齐国君臣分不清楚吗?”
“哼,若人人能分清楚利弊,何须常说利欲熏心呢!”燕将反驳,不客气的回答。
眼见两人剑拔弩张,气氛异常紧张。
这时候,赵国将领快步走出来,挺身站在两人中央,喝道:“大家不能再吵了,必须把消息传回国,不然未等大家商量出结果,秦军早杀过来了。”
闻声,公子昂没有多言。
燕将歪头,默不出声。
赵国将领见状,朝着其他将领挥手高声说:“散了吧,大家散了吧,时不我待,赶紧各自回营,把消息送往国内。”
诸将闻声,不再争吵不休,纷纷结伴而行,快速离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