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三卷 东南风云 第六卷 第二十八章 建宁制药
建宁府以北,武夷山脉,江西通往福建的官道上,一个长长的车队正蜿蜒前行。
这个车队大约有五十余辆各类马车,还有百余骑手在旁护卫。
马车中有二十余辆是带蓬的,两边的窗帘时不时会被掀起,露出一两个小脑袋,好奇的看着四周;另外三十余辆则是马拉平板车,上面东西很杂乱,有书箱,有衣柜,甚至还有桌椅板凳等家具,一看这队伍就知道,是哪个大户人家在搬家。
张差打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时不时手搭凉棚眺望前方,不知过了多久,前面山岭上终于出现一个关口,他立刻兴奋的打马回头,来到第一辆马车的车窗旁,朗声道:“老先生,谷口关就要到了,前面就是建宁府了。”
窗帘应声而开,须发皆白的李建方露出头来,看着前面的关口欣慰的道:“终于到了,这些天真把我这把老骨头都快颠散架了。过了谷口关还有多远啊?”
张差安慰道:“老先生,过了谷口关就只有一百多里了,最多三天就能赶到,您要觉着坐马车不舒服,我们到了建宁右卫可以转乘快船,一百里个把时辰就到了。”
李建方惊奇道:“啊,这么快,前面就是建宁右卫吗?”
张差摇头道:“不是,建宁右卫还在前面五十多里呢,我们今天下午才能赶到建宁右卫。”
李建方看了看后面的车队,又考虑了一下,随即问道:“建宁右卫有多少船,能把人和东西全捎上吗?”
张差闻言,同样回头看了一下,随即便在心里估算起来,李家的人其实不多,男女老少加上家丁、侍女总共也才一百来人,大概三辆车轮舸就能装下,问题,建宁右卫平时就两艘车轮舸在那值守啊。
他尴尬的道:“人可能得分两趟,东西的话,估计还是只能走陆路。”
李建方闻言,不由遗憾道:“这样啊,要是没这么多船就算了。”
张差见他满脸失望的样子,连忙向后面一招手,朗声道:“老六。”
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应声打马上前拱手道:“差哥,有何吩咐?”
张差急令道:“你速速快马加鞭赶到建宁右卫,跟大少说一下,李老先生旅途劳累,想坐船赶往建宁府城,看大少能想办法调十来艘车轮舸过来不。”
那老六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策马狂奔,直往建宁右卫奔去。
李建方一看打马狂奔而去的老六,有点不好意思的道:“诶,不用这么麻烦啊,这一路都辛苦你们了,还让你们这么麻烦,多不好的。”
张差摇头道:“这有什么,我们操练的时候一连在山里跑半个月都试过,骑马就算骑一个月对我们来说都不算什么,再说了,总督大人可有交待,让我一定要照顾好你们,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还说什么照顾呢。”
李建方连连感谢了一阵,又和张差闲聊了几句这才放下窗帘,歇息去了。
这时候,谷口关也差不多到了。
这谷口关并不是什么大的关口,也就前后两堵不到一里宽的城墙,夹着中间不到两里的一个山腰,感觉就像在骆驼的两个驼峰之间装了个箱子一样。
原本这谷口关已经上百年没人驻守了,但农民军南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张斌为了保险起见,年前就让张冠从建宁右卫调了一千屯卫驻扎在此,而且还给两边的城墙上各吊装了十门千斤佛郎机,虽说农民军十有八九打不到这里,预防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此时,轮值的千户早已知道张差护送蕲州李氏一族过来了,他也是大金所屯卫出身,自然跟张差他们熟的不行了,大老远他就打马迎上来,大笑道:“小牛犊子,你终于回来了,这一趟怕是去了有个把月了吧。”
这外号取的,还好不是狗什么的,大金所的小伙伴里叫什么狗蛋、狗剩、狗尾巴,甚至是狗腿子的都有,小牛犊子算是比较文雅的外号了。
张差暗自庆幸了一番,随即笑道:“王叔,你这记性越来越差了,我出去还不到二十天呢,哪有一个月啊。”
那王叔直接凑上来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笑骂道:“就你小子嘴贫,我记性怎么了,这不是怕你们在外面出事吗,不识好人心,要不在关口里歇一歇啊?”
张差憨笑道:“开个玩笑嘛,知道王叔你担心我们呢,我们就不歇了,早上才起来赶了一个多时辰,今天还要赶到建宁右卫呢,这一歇,恐怕就要晚上才能到了。”
那王叔闻言,也不强求,只是调转马头,跟着张差一路并行,一路谈笑,直到过了关口十余里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这时候,张冠已经收到消息,并亲自坐船赶往建宁城,想看看建宁城外的码头上有没有车轮舸停泊,如果有的话,凭他的面子,不管是谁,估计也得借给他使一下午。
没想到,来到建宁城码头一看,这里竟然整整停了十多艘车轮舸,搞半天,是张斌听说蕲州李氏一族快要到了,特意准备了几船礼物,来恭贺乔迁之喜呢。
张斌的船他可不敢强行“借”走,无奈之下,他只得下船登岸去找张斌说项了。
这会儿张斌正陪着李建木和李树初父子在李家新宅里转悠呢,明后天他们一家老少就要帮过来了,可不敢还留下什么尾巴没搞好。
一群人仔细检查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整个府邸业已修建完毕,完全可以入住了,他们正要去找个酒楼庆贺一下呢,张冠正好迎面从外边走进来。
张斌不由好奇的道:“大哥,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
张冠一看他后面这些人,连忙拱手道:“知府大人、李老先生、舅舅、小六叔,你们都在啊。”
众人见状连忙拱手还礼,他这才对张斌道:“是啊,张差派人传来消息,李老先生旅途劳顿,想要坐船直接从建宁右卫赶过来,我那就两艘临时应急的船,根本就转不下那么多人,也装不下那么多东西,所以,我就过来看看,看有没有快船正好停在建宁城。”
李树初闻言,不由激动道:“我三叔他们就要过来了吗?”
他明明是李家老四李建木的儿子,为什么管李家老三叫三叔呢?
这里面还有个说道,因为李家老大李建中是没有子嗣的,而李树初这又是中进士,又是取都梁郡王的女儿为妻,身份地位摆在那里,所以,李建中便做主将他过继了过去,这意思,等李家第二代都归天以后他就是李家的一家之主了。
当然,这些都是闲话,无需赘叙。
话说,这听闻李氏一族就快到了,不但李树初激动异常,李建木也相当的期盼,他们都眼巴巴的看着张冠,就等他回话了。
张冠尴尬的道:“知府大人,这会儿李老先生一行才刚到谷口关,估计要申时左右才能到建宁右卫。”
原来是这样,张斌一看时间还早,便拍着张冠的肩膀道:“大哥,走,先去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接李老先生一家。”
张冠自然没有意见,一行人找了个酒楼匆匆吃了一顿,便坐着车轮舸出发了。
这会儿张斌带来的礼物都卸下船了,他又将亲卫大部分都留在了建宁,就带了一组十二个亲卫,所以,十多艘车轮舸基本上都是空的,要装下李氏一族所有人和他们带来的东西倒是足够了。
船队逆流而上,行驶不到两个时辰便赶到了建宁右卫驻地,这时候,李建方一行还没到,李建木和李树初却是按捺不住想上去迎一迎,张斌正好也想一尽地主之仪,于是乎,他又从建宁右卫调了二十余匹战马带着一行人直奔谷口关而去。
结果,打马奔行了不到一刻钟,前面便出现一个长长的车队,正是张差护送着李氏一族过来了。
李建木和李树初见状,立马越众而出,上前呼喊道:“三哥。”,“三叔。”。
李建方闻言,立马掀开窗帘探出头来,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背井离乡,迁徙千里,真的不容易,他一路上都心慌意乱,这会儿见到亲人,他这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一家人见面自然有一翻亲热,尤其是李树初,在京任职十余年,鲜有回乡,这会儿更是激动的一辆辆马车的探望过去,见了谁都亲热的不行了。
张斌见他们激动的样子,不由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蕲州李氏一族,终于来了,大明医药产业从此就要开始了!
一行人一路寒暄,一路向前,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来到建宁右卫,十余艘车轮舸早就在码头等候,只等李家人登上船,便开足马力,直奔建宁城,至于后面的行李家什自有人给他们装上船送过去。
此时,建宁城李府,一个面容华贵却又衣着朴素的中年妇人正指挥着总督大人为府中招来的家丁丫鬟准备晚宴,她正是都梁王之后,朱翊镞之女,朱宜人。
这宜人并非其名,而是五品诰命夫人之封号,所谓出嫁随夫,古代女子一般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出嫁后便冠以夫家之姓称之,这朱宜人虽是皇室贵胄,却毫无王公贵族奢靡之风,自从嫁与李树初之后,尽心孝敬,勤劳朴素,与贫寒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像她这样的贤妻良媳,在王公贵族后代中,可谓凤毛麟角。
因此,蕲州名士卢綋在为其撰写墓志铭时,不断称赞朱宜人“颖慧”“纯孝”“柔顺”“勤朴”,通篇皆为溢美之词,此种墓志铭在历史上也颇为罕见。
朱宜人这边才将晚宴准备妥当,张斌与李建木、李树初一行已经将蕲州李氏一家人接到府中,张斌见朱宜人对李氏族人恭顺异常,还以为她只是李树初的普通妻室,却不曾想,这位正是成祖朱棣之后,天启与崇祯正正的堂姑母。
他只能感叹,若皇室一族都如朱宜人这般勤劳朴素,又怎会惹得天怒人怨,不可收拾呢!
李府举办隆重的晚宴,庆贺乔迁之喜,福广总督亲自主持,建宁府甚至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但凡知道消息的官员纷纷到贺,至此,蕲州李氏,药圣李时珍后人正式移居建宁府。
第二天一早,张斌便召集李氏一族掌舵之人,李建方、李建木、李树初、李树本共同议事,此时,建方、建木已老、李树初又是朝廷官员,唯独李树本正值壮年,又长的一表人才,正是出头露面最合适的人选,张斌和他们一合计,便正式任命李树本为东盛堂建宁制药的大掌柜,代表李氏一族,掌握东盛堂百分之一的股份。
紧接着便是商议研制药丸、药散事宜,李氏家传之腰疼丸、补肾丸、十全大补丸自不必说,就连延年益寿和助兴的药散也被分别定名为益寿丸、龙虎丹,以蜂蜜黏合为药丸,准备批量生产。
当然,这些都是富贵之药,专门给有钱人家用的,平民之药也不可少,众人一合计,也定下了不少,比如专治风寒感冒的风寒散,专门驱热散毒的解毒丸,专治各种炎症的消炎散等等。
各种药丸药散定下来,接着就是原料采购了,第一批做多少这是个问题,如果放开了做,各种药丸药散最少要做上万份,因为东盛堂分号遍及大明两京十三省,还有东瀛、朝鲜、南洋、琉球等都是不小的市场。
不说别的,光说大明两京十三省,州府足有上百,县城足有上千,就算做上万份,分下来,一个县城连十份都不到,这个数量并不多,但是,一计算成本,那真是吓死个人,初步定下来的十余中药丸和药散,如果全部做一万份,一千万两都打不住!
当然,这其中主要是富贵之药成本高昂,平民用药全部做一万份也不到一百万两。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后世有很多营销范例,张斌直接选取了两种,一种是创品牌,一种是饥饿营销。
平民用药,可劲生产,反正成本不高,薄利多销,专门用来创品牌。
富贵之药则限量生产,各种药丸和药散每年就做一千份,饥饿营销,不断推高价格,获取更多的利润,待市场需求旺盛再逐步扩大产量。
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张斌也定下规矩,先在建宁府试点,推广各种药材的种植,由李家专门派人培养药农,种植各种珍贵药材,待建宁府种植技术成熟,再逐渐向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以及广东北部各州府推广。
这样一来,不但能形成固定的产业链,还能增加福广两省平民的收入,东盛堂建宁制药厂一旦发展起来,福广百姓必将受益匪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