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秦风飞扬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秦风飞扬:正文卷 第六十六章:唯才是举

    七月底,第一个捷报传来,何化龙领三万士卒攻下离石,蒙恬即命他为离石郡守。

    不到一周,肤施、阴馆两座城相继被佘华与樊绝打下。

    至此,并州只剩西北方的临戎和东南方的晋阳还属于大秦。

    晋阳靠南,还能与关陇连成一片,遥呼相应,临戎已经完全孤立,成为一座四面无援的孤城。

    不过临戎尚有四万军队,又是处在与匈奴西域三角位置,长年战争,战力自然不低。

    原本六月蒙恬就打算派步红尘前去,一举夺取临戎,结果周术反对。

    他告诉蒙恬,只要离石、阴馆、肤施打下来,他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临戎。

    现在,障碍已经扫除,蒙恬将周术唤来,询问如何才能兵不血刃得临戎郡的办法。

    “主公可知临戎郡守何人?”

    周术还是一副欠扁的模样,手摇羽扇卖关子。

    蒙恬答曰:“知道,关鸿。”

    “主公可曾了解关鸿,又可知关鸿最敬重之人是谁?”

    “这未曾听闻。”

    周术呵呵一笑,坐在蒙恬对面,缓缓道来。

    关鸿父亲乃是秦国一名小卒,因战功彪炳,很快受到白起赏识,收为亲卫,跟随白将军十余年。

    自长平之战后,白起自知命不久矣,又不知会不会被灭族,兵法断了传承,便将藏匿的兵书一分为四,传给四个心腹,而关鸿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关鸿父亲用兵书所学,建功立业,但将军难免阵上亡,在对燕之战死于沙场,兵法自然留给儿子关鸿。

    关鸿自幼便听父亲讲白起如何英雄了得,当然崇拜,更得知自己家中兵法乃白起所授,由崇拜变成了尊敬,他父亲留言,若见白家之后,誓死追随。

    蒙恬听到这明白了周术的意思。

    只要白恒前去,关鸿必会开城受降,可问题真的可以吗?

    “主公尽管放心,关鸿一直在观望,等的就是主公把各城拿下,临戎变成孤城,他再投降,才不会授人以柄,不然以临戎的兵力,那怕打不过九原,也会拖住韩丹,不会让他轻易发兵云中。”

    “军师如何得知此事?”蒙恬似乎有些不放心,连白恒都不知道的内幕,周术从哪里打听出来的?

    周术并不解释,高深莫测道:“若主公不放心,尽管让白将军修书一份,道明身份,关鸿自会来降。”

    能不兴兵便可得一郡,蒙恬当然愿意,立即命人将这事告知白恒,让他修书送往临戎。

    八月初,已经有不少人陆陆续续赶到九原。

    有长袍纶巾三五成群,高谈阔论的书生。有手持刀剑,只身孤影的武者侠客,也有莫名而来,赶马拉车的商旅。

    九原突地增加大量外来人口,王离与唐秉工作量大增,不得不小心提防。

    文人墨客还好,最怕武者闹事,侠以武犯禁,一向是统治者最难处理之事。

    习武之人血气方刚,又自持武艺高强,往往不会把律法条文放在眼中,全凭喜好行事,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王离派出大量士卒,在城中巡防,自己夜不卸甲,以防万一。

    张宁刚成立的雾中楼,全部人员进入九原,混入陌生人群中。

    一是收集每个人的情报,将可用人才特别备注,二是防止有奸细入城。

    九原气氛严谨,却挡不住书生学子,文人墨客的诗意。

    离大比还有一段时间,乡村小道,城市酒楼不时出现三三两两吟诗论道的各家学子。

    “老师,这几日在九原郡所见所闻,莫不是称赞河套军,几乎家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都洋溢幸福,这不就是孔圣祖所言的太平盛世吗?”

    儒门一位老者带着几个弟子在谈论几日九原所见。

    老者一听,却是不喜,道:“正统还在咸阳,汝此话不得乱言,秦重法家,只是一时被李斯所蒙蔽,儒家才是匡扶之道,秦皇迟早会看重儒家,反是蒙恬,其心可诛。”

    学子被一顿呵斥,不敢再言,他不明白老师的意思,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何儒门对秦还不死心。

    其实研究儒学就不难发现,儒门不管谁夺天下,它都只认正统,哪怕是蒙古人,他们也会死皮赖脸亲过去。

    只要秦国还没倒,他们就不会认别的势力,除非那股势力取代了秦。

    秦始皇对儒门打压,这些老儒生并不死心,将希望放在二世皇帝胡亥身上,不过李斯乃法学代表,又怎么让别的学派轻易插入朝堂。

    所以他们不恨秦皇,恨的是李斯。

    九原城里外,众学派也在议论蒙恬统治下的盛世,有人看好,有人犹豫,有人观望。

    但都认可一个共同点,百姓安居乐业,士卒军纪严明。

    大街上不时有巡防军从百姓中穿插而过,外来之人纷纷闪避,而本地百姓却不会避让,返把卖的瓜果递给士卒,不过全都被士卒谢绝了。

    如此和谐一幕,在别的地方别说见,听都未曾听过。

    不少远来的商人暗下决心,回去后便要把家族迁来九原,在这里做买卖,不但税金低,也令人放心。

    几人在茶楼闲聊。

    “唉,可惜只有武文两道比试,若有机关比试,谁能与吾等墨家弟子相论。”

    此人说话声音不大,却一字不落入了旁桌耳中,那人匆匆起身结账,出了店门。

    不多会,领二人前来,朝刚才言自己是墨家弟子之人望去。

    “打扰诸位,不知在下能否与诸公同坐一桌。”

    被领来之人朝桌上几人拱手,脸上露出善意微笑。

    几个喝茶谈论的人望了望四周,茶楼并没有坐满,此人为何要与自己同桌?

    他们本想拒绝,但此人身上似乎带有一种威严,他所说的话就是军令,让人不容抗拒。

    “若阁下不嫌弃,请入席。”

    一人强打欢颜,迎此人入席,而他身后两人从旁边选了一桌,自行坐下。

    “听闻公所言,这次缺少机关比试,令诸位扫了兴?”

    此人正是蒙恬,他已悄悄入了九原,早些时候就交代雾中楼一个任务,一旦发现有墨家、兵家之人立即向他汇报。

    所以刚才雾中楼的密探听到那人自称墨家学子,匆匆出门就是回去禀报。

    “既然有文武二道,为何不能加入机关一道。”

    还未互报名字,他们就已经直入正题了,蒙恬一喜,看来这群人定是墨家无疑。

    “阁下名讳如何称呼?可否是墨家弟子?”

    “在下郝刚,乃墨家七代传人,这些都是吾的师弟。”

    进入九原时,城门大榜告示就有蒙恬亲自提笔所书:无学派之别,无地域之分,无文武之论,唯才是举!

    所以在这里,任何门派都不必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