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秦风飞扬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秦风飞扬:正文卷 第九十一章:交谈

    蒙恬从桌上拿起那卷《满江红》,叹息对子婴道。

    “吾与公子戍边十载,为的是大秦边疆稳固,不受外族人祸,但天不从人愿,如今匈奴败亡,扶苏却不能见。”

    说完又凝视颇像扶苏的子婴道:“公子聪慧,或许他早已知道那份是矫诏,但还喝下毒酒,就是不愿看到大秦日后祸起萧墙,兄弟间为那把帝椅手足相残,才甘愿喝下毒酒,随陛下而去。”

    赐死诏书上的内容,连蒙恬这个外臣都有所怀疑,扶苏乃是秦始皇最疼爱的儿子,交付厚望之人,怎会对父皇要鸠杀自己一点怀疑都没产生?

    扶苏聪明好学,生性善良,不喜斗争,也许他早就猜想到了,但为了大秦稳固,甘愿让位胡亥,不然怎会临死前要求蒙恬随他一起赴死,怕的就是蒙恬兴兵对胡亥逼宫。

    “啊——”

    子婴没想到蒙恬会说出这一番话,满脑子都是父亲甘愿喝下毒酒的场景。

    扶苏当时是怀怎样的心情,恐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明知是假诏,空握手中三十万军力,还情愿赴死。

    所以蒙恬认为,若扶苏登位,会是一个爱民的仁慈之君,却不会是开疆扩土,雄霸天下的有为帝王,他没有帝君那种铁石心肠,没有虎窥天下的野心。

    反而子婴,有心思,有谋略,有手段,更像当年的秦始皇。

    不过这种人,是最不容被他人控制,蒙恬打算亲自教导子婴,他可不想子婴成了第二个秦始皇,而自己却变成吕不韦,不得善终。

    见子婴失魂,呆坐席上,想不明扶苏赴死的意义,蒙恬轻咳几声,将他从游离中唤醒。

    “叔父,胡亥毒杀吾之父亲,汝之兄弟,现咸阳眼看危在旦夕,叔父意欲何为?”

    子婴回神,先不问自身,反是立即问蒙恬进一步行动。

    无可厚非,子婴恨胡亥、赵高、李斯三人恨到骨子里去,若非三人狼狈为奸,毒杀扶苏,他就可以安安稳稳在咸阳做皇太子,不用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公子觉得该如何做?”

    蒙恬并不接话,他想先看看子婴的意思,会不会被仇恨冲昏头脑。

    面对蒙恬反问,子婴努力将心情平复,他明白这是叔父对自己的考核,也是第一堂课。

    “叔父,子婴不知,请叔父教导。”

    半响,心情复杂的子婴才从嘴里吐出几字,目光不敢看视蒙恬,垂首低头望向桌面。

    “公子,你非不知,只是不愿面对。”蒙恬之话让子婴愕然,不觉中抬起头。

    “其实汝心中知道,若咸阳被破,秦国便亡了大半,但胡亥等与你仇深似海,汝又希望看到他们被贼人所杀,所以你的心乱了。”

    “将来你是要续秦国大统之人,遇事首先要做到心静,然后再分析利弊,于国有利,就算自身带有委屈,也要隐忍,你父亲为何情愿死,也不愿兄弟相残,因为他明白,他与胡亥若打起来,大秦就会分崩离析,六国就会趁势而起,今天大秦局面,其实就是我与李斯相斗的结果。”

    “或许扶苏兄在天会怪蒙恬,但吾不得不这般做,因为就算我不起兵,六国一样会复起,但愿扶苏兄可体谅吾之苦心。”

    这句话蒙恬说得万分真切,毫无做作。

    按历史轨迹,就算他真的死去,大秦还是难逃农民起义,然后被项羽覆灭的命运,现在反而为大秦博得一线生机。

    “叔父千万莫自责,若父亲得知胡亥无道,定不会轻生,而是会与叔父一样选择。”

    不管扶苏是否真的明白那份是假诏,也不管是否真如蒙恬的猜想,明知是胡亥毒杀,也不愿手足相残选择死亡。但胡亥后来将兄弟姐妹,赢氏血脉斩杀干净,这已经绝不是扶苏能容忍的底线。

    所以若扶苏死后得知胡亥作为,定会后悔当初选择。

    “公子次来九原,以后便是吾等之主,对今后有何打算?”

    蒙恬不想在扶苏问题继续说下去,对与错,若干年后自有后人评说。

    “一切听从叔父安排,侄儿不敢有异。”

    子婴收敛了刚才的锋芒,一番话中,他已知蒙恬还是忠于大秦,忠于扶苏这就够了,若他想以身份去压制蒙恬,反会适得其反。

    先不说他有没能力领导河套及并州文武官员,第一年龄上,才十七八岁,就会让人不够成熟的感觉,其二,他初来乍到,对并州也是听闻在蒙恬治理中如何繁盛,对政事一窍不通。

    “好,公子有此心,那蒙恬就替公子决定了,明天汝就到郡府牙令处报道,屈唐秉之下,做一个记事官。”

    呃——

    子婴一下被噎住了。

    记事官,那可是最末等的小吏,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个打杂的人。

    他万万没想到,蒙恬居然安排这样一个差事给他,难道蒙恬是故意让他难堪?

    不过瞬息他又否决,若蒙恬想为难自己,今日就不会大张旗鼓,领百官十里相迎,以蒙恬如今在并州地位,根本不需要如此做,更别说还跪地行礼。

    子婴脸色一阵阴晴,又如何瞒得住蒙恬双眼。

    他沉声道:“汝出身便在皇室,自小不从体验民间百姓生活,也不知百姓所思,就算被赵高监禁期间,也是锁在深宫大院,自然无法触及苍生疾苦。”

    “汝却不知,每个圣人圣君,都是要有底层体验,懂民生,知民意,体民苦,他日坐在万丈高处,也不会忘记百姓,当年始皇帝在赵国邯郸做质子十二年,每日都混在民间,方有后来的励精图治,统一七国,成就千古一帝,万世圣君。”

    说完,蒙恬从案桌摊开一张纸,写下一个‘民’字,将纸推到子婴面前。

    “公子到九原,蒙恬身无长物,就将此字送你。”

    子婴所若所思拿起蒙恬写的‘民’字,细细观看,蒙恬又道。

    “民乃一国基础,民富则国富,民穷则国弱,以民喻水,以君比舟,你要牢记此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公子能领悟此言,离圣君不远矣。”

    子婴本就是聪慧之人,哪里还不知蒙恬让他去做记事官的意义,就是让他多接触民事,了解百姓生活,为将来统治大秦打下基础。

    他站起,整理好衣袍,尊尊敬敬朝蒙恬行了一礼。

    “叔父用心良苦,侄儿自不会让叔父失望,明天一早便到唐郡令处报到,定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