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也开挂:起航 第一百四十八章:钱!钱!钱(第十二更求订阅)
白烨感觉自己满脑袋的想法,可是办啥事都需要钱啊!可是……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钱了……,没钱毛事也干不了啊!
首先是办饲料厂的事儿,饲料的原材料就是玉米粉、麸皮、大米、鱼粉一类的东西,而晋西省也是农业省,所以这些原材料并不缺。
而且这种投资也不是很大,原材料便宜,加工也简单,他的核心技术是配方,而不是其他。
这个是最适合做的,而且利润高,投资小,是白烨目前认为自己最适合做的一件事了。
不过……他仔细研究了一下,自己现在资金只有40多万了,下一个月的租金是肯定不够了的。
而且自己一个月维持自己的VIP3等级还得几万,每日运营小鼠实验室还得不少钱,这还不包括工人工资,想到这里,白烨都觉得压力很大。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做生意真的不是一时冲动可以做好的。
白烨摇了摇头,以后做这种事,可是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不能脑袋一热就要做事。
专利申请的事情杨光东有过经验,所以办得很快,只是审批需要一段时间,白烨倒也没有太着急。
毕竟饲料厂的事情还早,还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白烨跟专利公司咨询了一下申请国外专利的事情。
白烨的饲料真正的需求方在国外,所以想要保证专利所有,必要要申请多个国家或者国际的技术专利。
当然了,专利的申请其实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给有心人敲敲警钟而已。
对方明显被白烨的想法小小惊讶一番,一个老鼠饲料申请国际专利?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这种赚钱的事儿他们也不会拒绝,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
毕竟白烨也不是十分着急申请国际专利,而且……他现在也没钱做别的事。
忙了一上午,白烨终于缓了一口气,坐在椅子上,真忙啊,一堆杂事。
白烨叹了口气,正要喝口水,杨光东走了进来:“小老板,最近仓库的饲料储存不多了,我准备让老贺去采购一批原材料,库房没钱……”
“小老板,搅拌机机器坏了,我打电话给修理的,人家说有个部件坏了,得2000多,换不换?”
“小老板……”
白烨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完,就听见至少五六条需要钱的事儿,哎……一分钱逼死英雄汉啊!
白烨背靠在椅子上,盯着天花板,希望天上可以下钱……不下钱下点鱼也行啊……
要不跟老妈借点钱?
想到这里,白烨有点犹豫,他内心是不想和家里借钱的,而且还不是小数目。
正当白烨犹豫的时候,电话响了。
“喂?你好,是白烨先生吗?”
白烨拿手机一看,是古籍出版社负责自己书籍印刷的徐经理,连忙说道:“徐经理你好,怎么了?”
“哦!是这样的,我们第一批2万册已经印刷完成了,只要结了尾款就可以取书了!”
白烨扶额叹息,钱……钱……又是钱……
不过尾款也就五万多,倒也不担心,而且书籍都印好了,卖了可是一笔钱啊!
白烨连忙说道:“好的,麻烦您了,徐经理,我下午就过去。”
…………
下午白烨去了印刷店,看着两万本书整整齐齐堆在哪里,像一座小山。
白烨拿出一本,大致看了看,很是满意,书籍用的纸质和封皮做的都很漂亮,随手翻了翻,觉得还挺满意。
徐经理是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走上前来,看着白烨说道:“怎么样?满意吗?”
白烨点了点头,竖起大拇指:“厉害!很满意,不愧是行家!”
徐经理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咱们古籍出版社可是火爆过一段时间的,建国那会儿,专门负责印刷主席语录的,要单纯说经验和技术,咱们古籍出版社在晋西可是响当当的。”
徐经理说的是实话,作为晋西省老一批的国企,也是有很高的水平的,只是因为一些体制的缺陷这些年萎靡不振。
白烨和徐经理把合同完善之后,把尾款也结清了,当时本来就是人情价,也着实不贵,按照这纸质和封皮这些材料,市场上价格比这高了一两块不止。
只是这么一堆书放在那儿啊?总不能一直放在人家这里吧?
至于小鼠饲养场,白烨没有考虑,因为哪里的物流各方面并不是太方便,放在哪里没用。
而且接下来的销售,放在哪里肯定是不合适的,可是能放在那儿呀?
白烨看着周围的书,忽然眼睛一亮,学校啊!学校可是不缺地方的。
于是,白烨求助了胡风云,胡校长马上就要离开了,交接的日子快完成了,估计五月底就要离开了,暂时和张翰林一起处理一些事物。
胡风云得知《懵懂中医》印刷完成了,心里也挺高兴的,直接给白烨找了个空着的教室,让白烨暂时放进去。
下午五点多,一辆货车和一辆面包车到了印刷厂,下车后,胖子、段岳、路培义三人还有几个同班同学一块来了。
人多力量大,书籍都是包好的,倒也方便,众人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搬到了车上。
胡风云找的教室还好要一楼,要不要也要一番功夫。
晚上白烨拉着大家伙吃了个饭,喝了顿酒,眼看着就要毕业了,聚餐也多了。
老同学碰到一起,话多了,酒能少?
大家都喝了不少,折腾到十点多才互相扶持回到了学校。
白烨躺在床上想睡觉,可是满脑子的都是事儿,脑子转的停不下来。
书籍现在印好了,接下来是销售的问题了,两万本说多不多,说少也真不少,作为一本中医入门以及科普的书籍,受众还是有的。
而且,白烨经过前段时间各种事情的“炒作”,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就连《懵懂中医》这本书也跟着蹭了一把热度。
不过热度归热度,真正卖的怎么样还不确定。
其实当初两万本白烨也不是随便想的数字,而是根据微薄求书和贴吧求书帖以及一些社会反响,和徐经理讨论了一番才做的决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