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风雨大宋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风雨大宋:第二卷 亳州岁月 第153章 外戚

    九月中旬,杜中宵离了火山军,带了随从,一路向京城而地去。到并州,特意去拜谢了郑戬。这是自己召试学士院的举主,不只是对自己有恩,还要为自己担风险,不能不谢。

    郑戬为人严肃,在衙门接见杜中宵,勉励其为朝廷效力,无一句话涉及私事。这次会见,完完全全就是套路,杜中宵觉得无趣,行礼如仪,告辞而出。

    出了衙门,杜中宵看着不远处川流不息的人群,一时有些茫然。郑戬这种态度很正常,是这个年代读书君子所追求的,端正严肃。正是因为做到的人不多,才显得难能可贵,杜中宵并不觉得有什么。

    自己初来河东,便就是在并州为官,从制硝建毛皮货场开始,也算做出了政绩。虽然因为大多政绩都是在商业上,为某些官员不喜,定的功劳不大,终究迎来了好的开始。

    在河东路两年多,什么事情都是开了头,没有善始善终,让杜中宵觉得有些遗憾。不过好在郑戬虽然严肃,并不迂腐,杜中宵开头的事情都坚持下来了。

    在地方为官,杜中宵觉得处处都是建功立业的地方,有许多事情可做。到了京城,处处掣肘,肯定不会这样了。可不到京城,外地任官升迁不易,让杜中宵有些两难。

    十三郎猜到杜中宵的心思,上前道:“官人,故地重游,我们在并州待几天么?”

    杜中宵摇了摇头:“不,你准备一下,明日便就上路!我总觉得,这个地方我们还会回来的。”

    十三郎应诺,吩咐随从随杜中宵先回驿站,自己去雇脚夫。离开火山军,杜中宵带的东西不少,后面不好让各地衙门派人护送,还是自己雇人为好。

    离了并州,到了潞州的时候,杜中宵特意去拜见新任转运使张尧佐。

    此时张美人正得宠,为了提高门第,不断为其伯父张尧佐封官,引起了朝中官员的警惕。杜中宵虽然没有攀附外戚的心思,但也没有因为张尧佐是外戚,就视其为小人的想法。如果杜中宵记的没错,后世的包公故事里,大反派庞太师的原型,就应该是这位张尧佐。

    张美人的父亲张尧封,中进士之后,在石州推官任上去世。张尧佐同样是进士,张美人得宠的进候已经是知州,仕途远不如现在的杜中宵。因为张美人的关系,几年之间,就升到了天章阁待制、河东路都转运使,此时正炙手可热。这样的人物,哪怕不巴结,也不能得罪。

    作为外戚,张家与以前的外戚迥然不同。从太祖时传下来的习惯,皇家一般与将门结亲,外戚大多是武将。刘太后出身贫寒,在宫中贵显之后,认前夫刘美为兄,刘美一样是按武将序列晋升。惟有这位现在最得宠的张美人不同,他的父亲出身低微,科举登第为官。伯父张尧佐同样是进士,而且在外为官的时候多有治绩,自己为人谨慎,是不折不扣的文官。一门两进士,可不是以前的外戚可比。

    事情就是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武将出身的外戚,文官大多宽容。一无是处如刘美,并没有文臣针对他,其他外戚,如现在最受皇帝信任的李用和一家,文官的态度也都友好。偏偏这文臣外戚,是朝官的眼中钉,张尧佐每升一次官,都要被朝官批判一番。

    开始杜中宵对此也觉得奇怪,同样是文臣,朝臣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更不要说,以张尧佐的进士出身,做官的政绩,这么多年的资历,做待制、转运使并不让人觉得不妥。比他资历浅得多,也没有多少治绩的重臣,官位远在他之上的人朝中可是不少。后来想明白了,武将外戚,文官可以限制其直接掌握兵权,官位再高,也在控制之中。这位张尧佐,本身条件过硬,只要朝臣放松一点,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入中书做宰相,再有一批党羽,到时就控制不住了。

    这就叫防患于未然,朝中官员齐心,把张尧佐的前途死死拖住了。

    送了名刺进去,杜中宵站在衙门外,悠然地看着街道上的行人。张尧佐贵为转运使,又是现在最得宠的外戚,自己这种属下小官,不一定接见。前来拜访,只是礼仪而已。

    没想到不足一盏茶的时间,便就有吏人急急出来,请杜中宵入内。

    杜中宵有些意外,整整公服,随在吏人身后,进了转运使司衙门。

    张尧佐等在偏花厅,见到杜中宵进来,站起身,迎了上来。

    杜中宵吃一惊,转运使接见本路官员,哪里有起身相迎的礼节?急忙上前行礼。

    张尧佐上前拉着杜中宵的手,口中道:“博士少年有为,我未到河东路的时候,便就听说你在火山军治绩无人可比,是近几年最出色的年轻官员。可惜我初来上任,你就回京去了,委实是憾事!此去京城入馆阁,不来不可限量!”

    杜中宵没想到会如此,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忙道不敢。

    分宾主落座,张尧佐道:“我已命后厨备了酒筵,为博士接风,且先饮茶。”

    杜中宵听了忙道:“待制,下官进京,朝廷定得有时限,不敢违期。再者在下小吏,岂有漕宪接风的道理?待制礼遇属下,事情传出去下官委实担待不起。”

    见杜中宵坚持不肯,张尧佐有些失望,只好作罢。事情明摆着,如果张尧佐不是为戚,作为转运使给属下接风,杜中宵必凛然遵命,这是上峰赏识自己。外戚就不一样了,吃了张尧佐的酒,朝中就有官员的小黑本上要给杜中宵记上一笔。杜中宵的脑子清醒,可不会做这种事情。

    问过了杜中宵在火山军的施政,又问过了路上辛苦,张尧佐道:“博士前次进项羊绒毯,其物甚是精美,宫中贵人极是喜爱。官家欣喜,把剩下的几条毯子,分赐了宰相和枢密。”

    杜中宵忙谦逊一番,道:“火山军一带,山地众多,蕃汉百姓养羊极多。下官从西域招募了些高手匠人,用羊毛纺织,也算为地方造福。只是羊绒难得,那毯子只有那么几条。”

    杜中宵的意思,是怕张尧佐看着眼馋,先告诉他,自己这里没有了。

    不想张尧佐完全没有那个意思,不住称赞,杜中宵少年有为,在地方治绩突出。

    聊了些闲话,两人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杜中宵看时候不早,送上一个礼单道:“下官回京,并没有带什么珍奇货物。惟有火山军产羊毛呢,为待制带了几十匹,制些袍子冬日穿。”

    张尧佐接了礼单,连连道好,高兴非常。

    杜中宵起身告辞,张尧佐道:“且不急,我这里有些礼物回赠博士,且少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