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韩信:正文卷 第三十七章 汇聚一堂
韩信和前来投效的众人定下名分后,第二天,他让典韦护卫着新来的人南下传送门走一趟,让那些人知道天下真正的形势。
回来后,包括郭嘉,荀攸在内的所有人,都异常震惊。
他们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的陛下竟然是汉初三杰之一。
那个自出场以来,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曲四面楚歌逼得千古霸王自刎乌江,帮助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淮阴侯韩信。
怪不得如今的大乾自起势以来就横扫千军如卷席,短短半年之间,就打下了四州之地,和大汉朝平分天下。
另外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天地间竟然有那么神奇的门户,如果说他们这些人刚开始投效大乾,是看好大乾的前景,为不负自身所学,为家族延续。
那么现今就要再加上一道终极目的——长生不老。
想到能和其他不同时代的英雄豪杰征战沙场,他们在兴奋的同时,也有深深的紧迫感。
毕竟在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其他八道传送门后面的朝代是什么情况。
如果是东汉之前的朝代,他们还能知道其历史和那些历史上出现过的人杰,这样就能知己知彼。
如果是东汉之后的朝代,就变成别人能够知己知彼,而他们睁眼瞎了。
而且他们现在也不知道,这些传送门后面的朝代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
是和他们一样处于天下纷争,诸侯动乱的时代,还是已经有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在蓄势待发地想征服其他传送门了。
众人回来后,都迫不及待地对韩信表示想参与工作,投入内政军事建设,想和其他位面的人争分夺秒。
见到如此情景,韩信把所有在附近的大将文臣都召集起来,商谈战略。
颍川府衙。
韩信一方的文臣武将大都到齐,除了黄忠、沙摩柯率兵驻扎在虎牢关,蒯良在扬州治政外。
其他人等,文有戏志才,郭嘉,荀攸,蒯越,张昭,张纮,朱治,吕岱。
武有典韦,许褚,甘宁,文聘,乐进,臧霸,廖化,刘辟,龚都等。
一时间,韩信终于有一种谋臣如雨,武将如云的感觉。
韩信在大堂上首位置落座,看着其他众人也落座后,开口道:“想必诸位如今已得知天下大势,天下已经不再是区区大汉九州,而是有多方天地,如今在座的诸位都是一时人杰,今日齐聚一堂,让我等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下方众人,谋臣坐在左边,武将坐在右边,大家沉吟片刻,还是把目光首先投在了坐在左侧上首的戏志才身上,看他有什么意见发表。
武将大都负责战术,而谋臣负责制定战略。
如今在座的所有谋臣中,戏志才是跟随韩信最早的人,而且通过了解,对方显然也是有真才实学的,所有大家都想先听听他的想法。
戏志才也不怯场,他知道随着韩信麾下人才越多,想坐稳谋主的位置是需要很多本事的。
他起身对着韩信拱手一礼,然后面向其他人,神色从容地开口道:“陛下,还有在座的诸位同僚,既然诸位承让,那戏某就为诸位抛砖引玉了。”
“军师请。”众人回礼。
戏志才道:“以神门为点,我把天地分为里外两面,里面是我们如今所在的九州天地,外面不管是秦末时代,还是其他八道神门内的世界,我统统把它们归为外面世界。”
“我主张攘外先安内,先一统我们自身所在的这方世界,再行出兵秦末,到时依形势,或可和秦末群雄争锋,或可择一神门世界攻取。”
“至于原因,想必以诸位的智慧都能想到,有安定的后方世界,到时进可攻,退可守,坐看天下形势,我等依实力可独战天下,可合纵连横。”
戏志才的分析很到位,韩信和众人听了大都不由自主地点头,如今大乾的方针就是这么制定的,他的想法和韩信当初的想法也不谋而合。
韩信听完戏志才的分析,看向其他人道:“戏军师已经说了他的想法,不知道尔等是否有不同意见,或者有什么补充的。”
众人相视一眼,大都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其他意见,倒是年少的郭嘉起身道:“陛下,微臣也同意戏军师的看法,不过微臣有一点补充。”
韩信看到是郭嘉发言,暗想难道这个战略有什么漏洞不可,连忙接道:“奉孝有何补充的,尽管道来。”
其他很多不熟悉郭嘉的人,也想看看这个如今才十五的少年,凭什么能和他们同列大堂,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郭嘉倒是一点也不紧张,淡淡道:“戏军师的想法很好,是智者首选,微臣本身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军师刚才也说了,等我们一鼎这方世界后,就能出兵其他神门后面的世界。”
“那么微臣请问,如果现在已经有其他世界完成了统一宇内的任务,或者其本身就是统一的帝国,那么他们是否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神门后面的世界。”
“这神门后面的世界是否刚好包括我等,如果突然之下,他们倾国之力来攻,我们在疏于防备之下,是否有抵抗之力呢?”
“这?”众人连同戏志才在内闻言倒吸一口气,他们以自身这方世界为例,好像其他世界都得和他们一样处于四分五裂的时代,郭嘉说的对,如果已经有世界完成了统一任务,或者本是统一的大世界,那么就真的危险了。
顿时,所有人包括对面的武将在内,看向郭嘉的眼神都不同了,终于他们抛开对年纪的成见,发现对方或许真的有非凡的智慧,怪不得能让陛下另眼相看。
韩信倒是没有和其他人那样有种后怕的感觉,盖因他和其他人不同,作为这方世界的策划者,他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
一个游戏,首先需要平衡性,所以其他传送门后面的世界其实和东汉末年大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