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潜龙出渊 第九十章 造化有元功(求收藏)
胡子睿突然想起前生去蓬莱阁时,看过袁可立《观海市诗》,诗题为《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他在脑海里整理了下诗的内容,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背道:
登楼披绮疏,天水色相溶。
云霭洚无际,豁达来长风。
须臾蜃气吐,岛屿失恒踪。
茫茫浩波里,突忽起崇墉。
坦隅遇如削,瑞采郁葱葱。
阿阁叠飞槛,烟霄直荡胸。
遥岑相映带,变幻纷不同。
峭壁成广阜,平峦秀奇峰。
高下时翻覆,分合瞬息中。
云林荫琦坷,阳麓焕丹丛。
浮屠相对峙,峥嵘信鬼工。
村落敷洲渚,断岸驾长虹。
人物出没间,罔辨色与空。
倏显还倏隐,造化有元功。
秉钺来渤海,三载始一逢。
纵观临已申,渴肠此日充。
行矣感神异,赋诗愧长公。
胡子睿还清晰地记得此诗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的,当时导游小姐姐曾经说过此碑是由袁可立所作,书法大家董其昌书写,由温如玉所刻;胡子睿还记得当时导游小姐姐的介绍:董其昌作为中国书画史上的名人,不仅亲自为袁可立书写,说董其昌对袁可立的诗、书法评价都很高。
胡子睿按耐不往自己的好奇心,准备来个“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端起酒壶敬了袁可立一杯酒道:“袁老先生,董玄宰(董其昌字玄宰)先生你可认识么?”
袁可立闻言,笑道:“不瞒王爷说,董玄宰是我的好友兼同窗啊!”
胡子睿脸上带着惊奇的神情,对袁可立道:“此言当真?我听说董玄宰比你要大好几岁呢。”
“董玄宰本是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而我是河南睢州(今河南省睢县)人,本来两地相距千里,他的年龄也比我大六、七岁,本来两个人已经无甚交往,然而有时侯缘份就是这样妙不可言。”
袁可立点了点头,欣然道:“原来董玄宰年少时就以聪明才智闻名松江,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参加科举多年总是‘名落孙山’(此处指落榜),外人议论纷纷,董玄宰自己也感觉非常郁闷;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人对他说,你要和袁可立一起参加考试才能中榜;董玄宰于是走遍了松江,到处寻访我,那个时侯的我还在睢州,他当然一直没有找到,说来也怪,他真的一次科举都没有考中;董玄宰渐渐对科举失去了兴趣,转为将精力放在书画方面,反而创出一番天地。”
胡子睿知道董其昌虽然没有著过一本专门论及书法的著作,然而,董其昌曾经说过“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一句话说尽了晋、唐、宋人书法之长,又加上自己对于韵、法、意的理解,确实是书法大家的风范。当时的人们也喜欢董其昌的书法,他的名声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文化圈,只是是他的作品不管是短信还是素描都有很多人收购,后世满清酋长康熙、乾隆都很喜欢董其昌的书法,康熙甚至亲自临摩董其昌的书法,一时之间,揪起了满朝学董书的热潮。
胡子睿笑着对袁可立道:“那么这个董玄宰最后还是找到你了?”
“我小时侯家境贫寒,长到七、八岁的时侯,母亲让我一边放牛一边读书,那一年,董玄宰正巧来睢州写生,看见我在牛的身上放了个书袋,颇为好奇,便向路人询问我叫什么名字,当他得知我就是袁可立,他感到特别高兴。“
袁可立回忆片刻,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道:”当他得知我家没钱供我读书,他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就把我带回了松江,亲自给我上课。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董玄宰和我一起考试,考了很多年没中的乡试,一考就中了,后来竟然连会试也中了,从此我们就拜为忘年之交!”
董其昌除了为袁可立书写《观海市诗》外,在前世的崇祯六年(公元一千六百三十三年)还专门为他画了一幅画,原来那年袁可立生了重病,他的儿子袁枢向皇帝上疏请假回家照顾老父亲,顺道前往拜访董其昌,董其昌便当即画了一付《疏林远岫图》,并在画上赋诗一首“挂冠神武觐庭闱,得奉朝恩意气归;圣主似颁灵寿杖,仙郎耐着老莱衣。”
董其昌将此画交由袁枢代给袁可立,以表达对这位老友的思念之情,可惜的是袁可立没见到这幅画就去世了。董其昌得到袁可立去世的消息后,亲自向崇祯皇帝报信。崇祯皇帝得到消息后也很悲痛,专门派出使者去河南睢州吊丧,时任首辅的孔贞运专门为袁可立编写了墓志铭。
董其昌虽然年纪比袁可立大,但深知他的这位同窗有着非凡的才干,对于袁可立,他有着一份崇拜、尊敬的心思,所以才会在《观海市诗》中自称为弟,才会不顾自己已经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亲自写了《兵部左侍郎节寰袁公行状四册》。
其实当时崇敬袁可立的除了董其昌外,还有很多名人,甚至包括天启、崇祯两位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人,满清撰写的《明史》里面却完全找不到他的踪迹,甚至在乾隆年间,悍然将《兵部左侍郎节寰袁公行状四册》与《汤阴县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记》两书全部被封杀,可见外表强硬,内心卑劣的建虏,对于袁可立与岳飞这两位在各自不同时空中反抗异族暴政的英雄人物,惧怕到了什么程度!
胡子睿和袁可立聊得很投机,一直聊到第二天早上。王承恩来禀报,王府诸人已于城外安排了筵席饯行。
胡子睿和袁可立两人骑着马,一齐出城。胡子睿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十里外的长亭处,袁可立下马辞别。胡子睿端起酒怀,敬袁可立道:“孤不能与先生久聚,是孤的缘分薄啊!”袁可立也举杯回敬道:“王爷身负国家重任,应该寻求贤才辅佐,共图大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