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第三卷邺都风云 第195章谢安出山(六更求订阅为盟主蓝色的吃货刺猬加更十二)
第195章谢安出山
司马晞闻言,仔细考虑了下也是。当初冉闵曾先后三曾请求归附晋朝,结果朝中大臣大部分反对,以为此时北伐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不予以答复。
按照当时晋朝的实力,是没有北伐的实力。
可是同样害怕担负中原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成为自己沉重的包袱。
中原之地,现在满目疮痍,赤地千里,不见产出,只有消耗。
司马晞长长的叹了口气,都是鼠目寸光之辈。
司马昱道:“以太后之见?”
“温贼专横,实属晋之曹操,恶之若虎,北地尚伏着另外一只猛虎,诸卿为何不来一个两虎争食?”
诸太后说完,立即起身,拉着小皇帝道:“皇帝,跟本宫回去。”
诸太后走后,四个人面面相窥,蔡谟伏身叩首道:“臣恭送太后!”
司马晞、司马昱、王述也匆忙道:“臣恭送太后”
蔡谟望着诸蒜子的背影,心中露出一丝阳光,满面隐晦一扫而光。忍不住拍案而起。“太后之谋甚好,两位王爷,王尚书以为如何?”
司马晞道:“此乃上上之选,只是这御虎吞狼之计。”
王述笑道:“桓温现在是当朝大司马,南郡公,又由诛灭成汉之光环,手握天下兵马调动之权,若对闵委之大将军,加侍中,散骑常侍,进爵魏王,都督幽、并、冀、兖、青、雍、秦、凉八州军事,诸位以为如何?”
司马昱却毫不犹豫的道:“如此甚好,冉闵麾下步骑数十万人,根基在北,危险不到我等。”
蔡谟却犹豫道:“只怕冉闵当了三年的魏国皇帝,不愿却帝号,不尊晋室,那若如何?”
司马晞叹了口气:“若闵不除帝号,不尊晋室,那就是大晋的国柞如此,天不佑大晋了!”
蔡谟道:“王爷这是同意了?”
司马晞反问道:“蔡侍中还有更好的办法吗?驱狼吞虎只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冉闵若尊,御虎之计,其实更好解决,诸位难道没有发现,魏国原本已经日幕西山?”
三人皆点头称是。
“廉台之战就是冉闵的背水一战,但是开始是冉闵发起的,最后却是冉闵的次子楚王打下来的,孤还得到消息,此子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克,更难得是其子才华过人,著有一书名曰《千字文》,可谓之蒙学发启至宝?孤还有一册冉明所著的《三十六计》,此书乃兵法魂宝,虽然比起《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略有不足,但其中妙处,更是各有千秋。”
司马晞忍不住的笑道:“冉闵可以不来邺,其嫡长子智亦可不作为质,只若其子明在建康为质子,冉闵则必受制于大晋!”
“王爷妙计”蔡谟的马屁立即送上。
司马晞道:“蔡侍中妙笔生花,奏折还需要劳烦蔡大人了。”
司马昱道:“何人为使,此事应快,迟则危矣。”
司马晞没有说话,对于朝中这帮大臣,他了解并不多,司马晞最了解的还是兵事方面。
蔡谟沉吟片刻后,轻声道:“王爷,王尚书有一子坦之,字文度,才思敏捷,堪称少年俊杰,仕林间人称江东独步王文度,谟以为,可以加坦之为著作郎,进黄门侍郎,添为钦,作为使节,前往邺城!”
王述狠狠的瞪了一眼蔡谟,这一是件大功劳没错,可是同样万分危险。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开中阻拦,就见司马昱道:“如此甚好!”
司马晞也点点头“你们看着办吧,孤就不参与此事了!”
王述只得把心中的话憋回肚子里。
蔡谟看到王述的样子,用深意的目光看了王述一眼道:“王尚书还有何要事?”
王述道:“述以为,单凭坦之恐难当此重任,述听闻谢仁祖之从弟谢安,出身名门,才学不俗,应添为副使!”
“亦可!”
王述说得很轻松,事实上,他心中也没有底。
谢安此人,虽然在仕林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此人却为人洒脱,根本无意仕途。
能不能劝说谢安为朝廷效力,此时俨然成了王述的心病。
散朝之后,王述带着王坦之,一同去了会稽的东山。
关于谢安,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叫做东山再起。这是因为谢安心胸豁达大度,以教导子侄向学为已任。时常与王羲之、孙绰、王坦之等仕林名宿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直到谢氏在朝廷中枢的人才皆调离,谢安这才出仕,他智斗东晋权臣桓温,又指挥晋朝军民打赢了淝水之战,消灭了苻坚的百万大军,挽救了东晋朝廷灭亡的命令。
因为冉明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历史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因为冉明的出现,谢安要比平行历史上提前七年出仕。
王述面前谢安,心中有点心虚,他知道他是强人所难,有点拉人下水之嫌。可是他也没人办法,蔡谟举荐王坦之为使者,出使魏国。
这个任务完成了,一切都还好说,王坦之以后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但是光凭三封三年前的请附奏折,那一丝藕断丝连的香火之情,劝说冉闵以魏降晋,其中的难度无疑是空手套白狼。
谢安的东山居书房中,谢安与王述、王坦之三人相对而坐。
虽然王述并没有说明他的来意,但是一个当朝尚书令上门,谢安也猜测出了一点端倪。近年来,劝说谢安为官的人很多,谢安也不以为然。
反正,他的态度就是非常明确,为谢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由于可见,谢安的眼光,还是相当远。
谢安对王述的态度还是很热情的,必竟他和王述算是亲戚。
王述之女王荃嫁给了谢安的弟弟谢万为妻。太原王氏与陈郡谢氏联姻,也是当时士族门阀之间维系关系的一种常见方式。
谢安不仅与太原王氏有姻亲关系,与琅邪王氏也由姻亲关系。就算当朝太后禇蒜子,其实就是谢尚之且谢真石之女,论起辈份,谢安还是褚蒜子的舅舅。
谢安敬了王述一杯酒,笑道:“不知王世伯今日有如此雅兴,来我这东山居一聚?”
“现如今朝廷乃多事之秋,吾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王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了笑道:“遵太后懿旨,向魏国派遣使者,有说魏主冉闵,效忠大晋!”
谢安闻言,倒没有多少意外,按照他的想法,朝廷肯定会想到这一招来驱狼吞虎,只是来得比他想象的更晚一些。
谢安道:“这倒是一步好棋,魏主冉闵骁勇善战,生平百战,罕见败绩。魏军驱胡夷、战燕胡、退匈奴,战功赫赫。况且魏军实力更是不弱,其中不缺乏重骑、轻骑、重步、弩、水师诸军种,更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若附晋,必令太尉忌惮。自古道,一山难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大晋高枕无忧也!”
王述点点头,冲王坦之使了一个眼色。
王述会意,冲谢安拱手道:“坦之不才,被司徒蔡大人举荐为此次魏使,不知安石兄有何妙计教吾。”
“文度兄不必担忧,此行一定顺利万分。”谢安笑道:“魏主冉闵心向大晋,此去正合冉闵心意,定会事半功倍。不过,此时魏国战胜了南侵的燕国,恰逢燕国又陷入了内乱,无心南下。西秦氐苻健被冉明战败,秦又立新主,苻生年幼失德,且性情残暴,秦必陷入自顾不暇。魏暂时亦无后顾之忧,就这次说服魏国内附,定会困难重重!”
王坦之担心的道:“这应当如何是好?”
谢安淡淡一笑:“文度不必担忧,投其所好,此能马到功成!此时,晋虽失中原,然却占据大义之名,正统之实,乃天下民心所向。战争时刻倒无妨,尚可一致对外,但此时,魏国危机一过,至少数年间,北方诸国对魏无力造成威胁,外患既除,内忧必生。魏主岂不知其中猫腻?”
王坦之默然无语。
正在这时,谢安之妻刘氏进入书房。
刘氏乃当时东晋刘琰的妹妹,贤惠端庄,她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位高权重,只有谢安隐退不出,曾对王坦之道:“文度,这几年变化很大,安石惜年好友,皆各奔前程。王羲之已迁宁远将军,秘书郎。孙绰,官拜太学博士(大学教授)、尚书郎(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统领著作郎(负责撰拟文书的职务)。只有安石尚无一职在身,大丈夫当上无愧于天,下不负黎民百姓,现大晋尚处多事之秋,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权臣专横,文度你何不劝劝安石,让他出仕,既可实现心中抱负,亦可解家中羞涩!”
王坦之起身道:“嫂夫人且放心,文度亦就此事而来。”
王述赶紧从怀中掏出一个卷轴,替给谢安。
谢安打开一看,这是一份黄门侍郎的委任状,谢安苦笑道:“这未免有点太……”
王述道:“贤侄尚忙推辞不授。切听老夫一一道来!”
“世伯请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