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风烈:铁马冰河 第四十七章 第一次交锋
“将军,周边山上已经找不到猎物了,我们的狩猎大军太多。”
李牧有些抱歉的向赵括说道,今天他的狩猎队只带回来几十只野兽,其中很多都是个头很小的兔子,山鸡一类的存在。
“如果我们能有一个饲养场就好了,当然提供给五万大军的饲养场规模很大,以后在研究这个问题,用不了多久,其他地地方野生动物就会出现在这里,现在我们静观其变。”
远处一队队砍伐木头的赵国大军返回营地,每一天五万人的消耗十分的巨大,赵括有点后悔,如果当时只带两万大军,那一定会很舒服。
注视着面前冰封的易水河,看着兵营之中的士兵围绕在篝火之边取暖,这样的生活一连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
“报!将军,燕国五万大军开出大营,正在向易水河畔出发。”
清晨当赵括刚刚享用完一只山鸡的时候,斥候飞速奔入中军幕府,半个月的时间,燕国大军终于动了!
“幕府聚将!”
赵括立刻下达将令,召集所有将领,燕国军队主动进攻,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之中主动进攻,这一点燕国上将军乐间并不聪明。
“燕国上将军乐间率领五万大军正在向我们逼近,在这样的寒冷天气里面行军他们的速度很慢,而且会有冻伤,我想这是来自燕国王室的命令。”
赵括像所有的将领说道,自己并不想立刻开战,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这是毛遂的建议,也是赵括的想法。
“请将军下令出击。”
所有将领全都躬身施礼,向赵括大声喊道,赵国将领等待进攻的这一刻已经等了半个月的时间,现在燕国大军竟然主动出击,赵国将领全都群情激愤。
在燕赵两国交锋的历史上,赵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总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这也是赵国为什么我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向燕国出兵,谁让燕国弱小呢?
当然此时的山东六国之中最弱小的是韩国,在强秦的攻击下已经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曾经七国之中以魏武卒方阵闻名天下的魏国也是苟延残喘。
向魏国和韩国用兵,会有强秦的干涉,赵国可不想在和秦国陈兵百万对峙,赵国庙堂上下一想到这两年的战争都会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那就是一场可怕的梦魇。
“不,现在还不是出战的时候,传令大军等待时机,所有外出狩猎的军队全都停止狩猎,派出军队继续砍伐树木。”
赵括制止了所有请求出战的将领,这让赵国的将领们大惑不解,燕国军队此刻正是最弱的时候,而赵国大军以逸待劳,这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
可是前将军赵括为什么拒绝出击?这一点所有赵国的将领都无法理解,甚至连李牧都不明白赵括的意图。
易水河对岸,燕国五万大军停下了前进的脚步,隔着易水河燕赵两国的大军遥遥相望,燕国上将军乐成也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而是在易水河的东岸扎下大营。
赵括分析的没有错,燕国上将军乐成并不想在易水和赵国大军交战,他想凭借中原城的城墙抵挡赵国大军。
但是赵括迟迟不展开进攻,反而在易水河进行狩猎,这让燕王燕成这位燕国的王做出了一个他自认为聪明的决定,下达自己的大军向前进攻。
赵国军队没有粮草,如果有粮草他们不会去狩猎,赵国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在虚张声势,在恐吓燕国。
这也让这位自以为是的燕国之王下达了一个他后悔的事情,让燕国的五万最精锐的大军向着易水河方向进发,主动出击击败赵国大军。
寒冷侵袭着燕国士兵的身体,他们身上披着兽皮,尽可能的用这些抵挡来自西北方向吹来的寒风,利用大军带来的木材建立营地,抵挡寒冷。
“将军我们必须速战速决,我并不认为赵国人没有足够的军粮,他们营地的炊烟还有阵阵飘来的煮熟粮食的香味,说明他们狩猎是在欺骗我们。”
乐间的副将向燕国上将军乐间说道,愚蠢的命令放弃了中原城,放弃了温暖的城市,抵御寒风的房屋来到易水河畔和赵国大军交战。
“传将令,大军在河畔展开进攻队形,步兵在中间,骑兵在两侧。”
燕国上将军乐间在自己的中军幕府下达将令,燕国士兵刚刚修建完军营,就立刻集结在军营的前方,身上因为忙碌的汗水甚至还没有干。
“报!将军,燕国大军开出兵营在营前集结,摆开进攻阵型。”
赵国大军的中军幕府,斥候向赵括报告,燕国大军已经开出大营,摆开进攻的架势!
“传将令,大军迎战,所有将领全部去各自军中指挥,李牧随我去传令台。”
“诺!”
赵括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拖,如果在继续拖下去,就会影响赵国军队的军心,自己必须迎战。
乐间是悲哀的,因为在他对面的赵军大营之中,有着一位未来战果四大战神之一的存在,而这位战神在后世人们对他的称呼就是战阵之神——李牧。
这也是赵括为什么选择战阵和乐间交战的原因,有战阵之神李牧的存在,赵括怎么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这一战注定是李牧的成名之战,当然他的赏食者赵括得到的荣誉将会更多。
其他的将领都被赵括安排在他们的军队之中,在赵括的身边只有李牧一人,接下来赵括就要见证一下李牧是否已经成熟为一名真正的战神。
五万大军,每一过河千人队一个方阵,在赵军大营的前面,组成一个个方块阵型,足足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些军队才按照分配的位置抵达预定位置。
高高的传令台上,赵括注视着易水河的对岸,五万燕国大军顶着烈烈寒风摆着进攻阵型,随时可能向前进攻。
这就是战国时期闻名的战阵战争,赵括心中一阵的感慨,两个国家,十万大军,就用这样的方式在易水河的两岸列阵。
燕国军队不善战阵,这是七国所有的将领都清楚,但是乐间没有其他的选择,赵国前将军赵括成名之战就是奔袭战。
乐间自认在这一点上不如赵括,所以他只能选择战阵,毕竟一位将领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擅长,这个世界没有全能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