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上车 第七六二章 近日
巨大的太阳,一个时刻燃烧的灼热火球,每秒向外辐射的能量高达3.827*10E27焦耳。
以人类熟悉的度量法,这种能级,相当于每秒燃烧130,000,000,000,000,000吨标准煤,也就是每秒消耗十三亿亿吨,
相当于盖亚煤炭储量的10,000倍以上。
恒星的核聚变,能量巨大,显然不是区区一介行星上的化石燃料可比拟。
不过,如此巨大的能量释放,距离太阳一点四亿公里的盖亚,却只能接收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以盖亚在太阳视角的等效投影面,不难算出,在不考虑大气散射、表面反射的前提下,每秒接收能量约1.74*10E17焦耳。
换算成标准煤,一秒钟约消耗5,900,000吨,
这数字也相当惊人。
按这数字计算下来,盖亚一年接收的太阳光,总能量大约相当于十八点六万亿吨标准煤,这是盖亚煤炭储量的一点五倍。
乍一算账,看起来,只要人类能利用好阳光,每年十几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根本就等同于无穷无尽,不论怎样消耗,都完全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的一切需求。
毕竟1512年的盖亚净土,总能源消耗,还不到四百亿吨标准煤。
然而考虑另一个事实,盖亚,作为球状星体,在吸收、利用太阳光方面,实在有太多需要面对的现实麻烦:
首先考虑阳光投射角,盖亚自转,以及公转引起的阳光投射角变动,这几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光伏系统的能量产出,一方面只适合在中低纬度铺设光电板,另一方面,这些光电板的日转化率都将低于25%。
说白了,阳光投射达不到一定强度,转化率就会很低,并不经济。
在不考虑投资、施工、运行与维护的前提下,将盖亚改造成一“光能接收行星”,其对阳光的总体利用率,至多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一。
太阳辐射的光能,到达盖亚的十几万亿吨标准煤当量,乘上百分之一,
就只有区区186,000,000,000吨。
这一数字,即便看起来仍十分可观,却只相当于盖亚净土年消耗量的四点五倍。
对一个具有宏伟蓝图、渴望极大发展的文明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可控核聚变到来前)之内,总能量消耗被钳制在不到两千亿吨标准煤/年,无须算细账,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很窘迫的状况。
不仅如此,这种总量的钳制,并非出于人类自身的不努力、或者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是能源本体就只有这样多,无论如何也没法进一步提升。
每年不到两千亿吨标准煤,平摊到民众头上,每一个人的指标是7,440吨。
只保障日常生活,一个人的七千多吨标准煤之热值,高达22,300,000,000,000焦耳,足以让盖亚净土的全体民众都过上十分优裕的生活。
但用来攀登高不见顶的科学大厦,探索未知,窥探宇宙,
这数字就着实有一点可笑。
率领业内专家,参观拜科努尔航天城遗址,方然把这些论述整理成一份文稿,发给研发机构的白大褂们,目的就是让所有人明白,
人类文明大发展的希望,目前看来,只能寄托在太阳身上。
不仅要利用太阳能,而且,还不能被盖亚的天文、地质条件所束缚,唯一可行的策略,理论上倒是十分简单直白,倘若将换能器抵近太阳部署,譬如说,部署在水星轨道上,则太阳辐射的强度会提升十倍。
与盖亚距离太阳的一点五亿公里相比,水星与太阳的距离,仅有五千八百万公里,
两者差不多是三比一。
那么容易得出,位于水星轨道、或者再稍微接近一些太阳的轨道上,同样面积的光伏、或其他换能系统,其输出功率便可达到盖亚表面同等条件下的十倍左右。
以此类推,暂时不考虑工程条件,若将换能系统进一步抵近太阳,绕日轨道半径缩减到一千五百万公里,则单位面积的阳光辐射强度,便可以达到盖亚表面的一百倍,峰值将超过每平方米100,000瓦。
与不计成本、将盖亚表面铺满光电板相比,在近日轨道部署换能系统,只需1%的工作面积,便可以达到同样的输出功率。
类似的比较,原则上,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当绕日轨道半径缩减到五百万公里时,换能系统接收的光辐射量便会超过每平方米1,000,000瓦,以百分之三十的转换效率计,每一年的能量输出相当于31,500吨标准煤。
一平方米的工作面积,年输出能量,超过三万吨标准煤,或者两万吨石油。
对人类文明,这,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立足现有技术条件,一旦贴近太阳,能量捕获与输出能力便会暴增,站在单纯的理想化角度,这的确很有前景。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种宏伟的工程计划,
在人类既有的技术范畴内,消耗可以容忍的时间,究竟能否实现。
阿达民的“水星计划”,或者说,以太阳系内层空间为探索目标的指示,一经下达,就在盖亚净土航天研发机构里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作为业内人士,多年来只能获得有限经费,现如今管理员发话要重启太空探测,白大褂们在欢欣鼓舞之余,也对其指示议论纷纷,表示反对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更多的人则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中立态势。
一言蔽之,对人类文明的能源困局,多数人都有认识,
他们只是无法确定,管理员的“在近日轨道部署能源提取装置”之设想,在工程实践上的可行性究竟如何。
为此,一连好几个月,直到1512年的隆冬时节,研发机构的争论仍未平息。
面对纷乱的声音,研发机构的主要管理者们,逐渐统一了口径,开始按阿达民的指示制定规划,实施各项工作。
毕竟,不论各方持有的观点,如何相左,一边认为“人类获取新能源势在必行”,一边则认为“现有技术条件下,这根本就办不到”,阿达民指出的“能源钳制”却真实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钳制还会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不论目标是太阳系内层空间,还是遥远的浩渺宇宙,
技术是通用的,无非是具体门类上的一些区别,总之,先恢复整个太空产业体系再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