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首富成长记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首富成长记:正文卷 第113章 慈善的日常(5更)

    (连续两天5更,昨天是存稿,今天的5章是昨晚上和今天下班后码的。现在完全没有存稿了,而且头昏脑涨,现在睡去了。明天真的只能2更了,抱歉。另外,投资人已经99个了哦,就差你一个,就能够领到20币的奖励了哦,快来投资吧。)

    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张勇成为全国首富了,关键是,他还兼具着一个全国首善的身份,所以现在通过人人博客、人人通向他发来各种募捐请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但是现在的张勇,有一大堆慈善晚会、慈善拍卖什么的,需要去参加;还经常被各种学校、机构、电视台邀请去做投资创业、经济发展形势的各种讲座之类的,让张勇也是不厌其烦,所以能够参加的的活动,能够回复的募集请求信件,都是非常有限。

    但是毕竟,慈善工作,也不是只要他一个人来完成,张勇现在已经让潘妮的团队,专门负责慈善信件的审查工作。比如什么生病了,需要医药费呀什么的,如果真的是却又其实,张勇也是可以赞助一部分的。但是像是买房子没钱,想要张勇赞助一点首付,这一类的信件,潘妮自然是不会过审,毕竟,君子救急不救贫嘛。

    现在潘妮对于慈善信件的审核,已经算是非常严格了,医药费需求过少的,本着救急不救贫的原则,潘妮是不会让这种受助需求通过的;医药费需求较大的审核,潘妮一般会让考虑到求助家庭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当比例,给他们一笔慈善捐款——当然,所有的慈善信件,潘妮都要向受助人说明,像勇长公司申请的慈善捐款,如果通过了的话,必须允许慈善需求公开,一方面,只有进行慈善需求的公开,有监督,有阳光的地方,才会真正的公平,才会不让那些骗捐、诈捐的人得逞;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于张勇的“全国首善”的一种广告宣传。

    每天,张勇收到的慈善捐款请求,都有上百件。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有一点难出的金手指家庭,还是很少很少的。但是,潘妮那里,每天能够通过的慈善需求,也就只有十来件而已,但是就算一天只是通过十来件,一个月下来,也是好几百件,张勇每个月需要在慈善方面指出的钱数,也是上亿的。

    每天,慈善请求的通过比例,都只是十不足一,张勇也是很无奈,毕竟,让他一个人捐助那么多的人,就算他是全国最大的财主,财主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余粮呀。因为每天通过的受捐案例,都会全部的公布在人人网上面,所以,那些没有得到援助的家庭,往往也会看一下,这些受助家庭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当他们看到那些受助家庭的情况,真的是比他们还要悲惨的时候,一般也就会冷静下来,既然是救助,那就救助最需要的人吧。

    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无私的。还是有很多人,有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维,觉得虽然别人很惨,但是我其实也很惨啊?为什么他们能够得到捐款,而我又不能得到捐款呢?这些得不到捐助的人,如果心理发生了畸变,往往就是由粉转黑,开始在网络上当起了黑子,共计起了张勇和他的公司来。人心不足蛇吞象,这种畸变的人心,也让张勇很是难受。

    甚至,有些黑子们,还把张勇的个人履历,给人肉了出来,这些个人履历,有一些,甚至是张勇自己,都不知道的——

    “张勇,京西南沟里区人,生于1988年8月,父母在其出生刚刚一周岁的时候,在那起特殊的事件中失联。之后,张勇一直在沟里区的孤儿院里生活、长大。在张勇16岁的时候,张勇初中毕业了,之后的张勇,就离开了孤儿院,进京打工。在此期间,张勇曾经在京城自行车制造厂干过三个月,因为技术不好,制造出来的东西,次品率太高,所以被开除了,之后的消息,直到18岁张勇创作《回到明朝当王爷》,这两年时间内的消息,都无从查起。”

    “原来张勇曾经在沟里区孤儿院生活过,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张勇给沟里区孤儿院进行过什么慈善捐款的,看样子,他只是个做做门面工程的伪善的人吧。”但是这个传言,瞬间就被打破,因为潘妮在看到网上谣传的张勇简历之后,马上就以张勇的名义,沟里区的福利院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捐款。当然,最重要的捐款目标,就是张勇从小生活、长大的那家孤儿院了,可惜的是,那一家孤儿院,已经在旧城区改造中,拆除了,张勇也就没有了这个“家”。

    张勇对于潘妮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的,本来他也想调查一下自己的出身,这一次,自己的出身,已经是明明白白了,看来自己这么最慈善,也是说的过去了。

    只是,那家张勇曾经干活过的自行车修理厂,都已经是非常的震撼了,原来自己的厂子,曾经在两年前,出过这么一个牛人,怎么他们当时就没有留意到呢?

    “几年前,我们厂子里面来了个白白净净的小孩子,在我那个车间里面,和我一起制作螺丝钉,没想到,这个制作螺丝钉,老是歪歪扭扭的人,竟然会在四年后,成为了全国的首富啊,实在是想不到。要是当时和他搞好关系,那该有多好。”京城自行车制造厂的工人老吕说道。

    “所以这叫,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谁知道他会成为全国首富呢?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还在我们厂子里面,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吧。现在这几年,地铁、公交出行太方便,买小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自行车销量,那是越来越不行了。”京城自行车制造厂的工人老邝说道。

    “唉,我们工厂,已经快要发不出工资了,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可惜我在这个厂子里面干了一辈子,对这个厂子,还是很有感情的,看到厂子就这么快要倒了,好难受。”

    “我听张勇说过,今年是经济危机年,之后经济形势可能会有好转的,希望厂子能够挺过这段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