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第291章 葬礼
听了孔家代表的话,徐睦河脸色很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天下读书人的支持?现别说有没有,就算有,又有什么用?
他徐睦河自己,还有徐睦江,都是标准的读书人——走科举正途的进士出身。
可这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蜷缩在莒州那种旮旯角里,当个名声不显的土财主?
现在青州如此局面,完全是徐世杨带兵打出来的。
十几年的战乱,再傻的人也能明白过来,乱世中,还是大兵更重要一点。
何况徐睦河并不傻,他绝对不会跟牢牢掌握着兵权的儿子作对。
因为他是徐世杨的亲生父亲,不论徐世杨将来能达到什么高度,徐睦河都稳稳高他一圈。
只要他活着,哪怕徐世杨坐拥天下,也只能当个太宗。
太祖自然是他徐睦河。
哪怕只坐一天皇位,立刻传位给徐世杨,他也是太上皇,享受一切应该享受的待遇。
给儿子找麻烦,必徐世杨做不忍言之事,那才真是傻瓜。
所以,如果今天徐世杨同意他登基,那自然一切都好。
既然徐世杨明言十年之后再考虑帝位问题,那他就打算真的等十年再说。
“节度使大人真的不再考虑一下?”那位被称为孔先生的中年人皱着眉头说道:“不称帝,就无法开科举,也就无法收天下士子才俊之心。”
“这就需要先生助我了。”
徐睦河不在乎眼前这人,但十分重视他所代表的那个家族,因此对这个中年人也是十分礼貌:
“本帅……,本都督不是不称帝,只是现在不称帝而已。”
“本都督可与先生盟誓,约以十年之期,十年之后,自然有先生一展拳脚的机会!”
“但现在,还请先生与吾共起于青萍之末。”
那孔先生一拱手道:“敢不从命!”
但他心里,其实是很失望的。
还要再共苦十年啊……。
孔先生觉得,之前十年至圣先师府已经够苦了。
十几年前,至圣先师府给大金的皇帝上过劝进表,但大金没能在中原站稳脚,很快就退出关去,应对蒙兀人和生女真的压力去了。
后来至圣先师府又给蒙兀人上过劝进表,结果那些鞑子连齐省都没来过,就算入关,也不过是在山陕晃悠。
要不就是南下尝试过江。
不论是女真还是蒙兀,倒是都没有为难他们家,但至圣先师府在大周南迁这十几年中,迅速从儒教圣地转变成一个大号坞堡主家族……。
先师府目前控制着十几个坞堡,因为鞑子从不攻击他们家,因此他们手上有超过一万壮丁,数万妇孺老弱,算是实力非常强的地方豪强。
但再强的地方豪强,始终也不过是土豪而已,先师府最想要的,还是那种天下士子心中圣地的地位,那种皇帝都要对自家恭敬的感觉。
因此,发觉青州徐睦河有机会之后,孔先生又赶紧出发,给他上了一份劝进表。
结果,徐睦河确实被说动了,但他的儿子,那个掌握军权的徐世杨,居然不同意!
这真是让人失望透顶。
……
原莒州徐家十五屯附近的青州军烈士公墓。
自从第一次打败鞑子一个谋克,把当时牺牲的民兵都安葬在这里后,这座公墓已经先后安眠了三千多位参加青州扩张战争而牺牲的烈士。
而今天,是这座公墓一次性安眠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徐世杨在这里,给刚刚为抵抗鞑子入侵而阵亡的五千五百九十三名青州新军和民兵,举办集体葬礼。
今天的天气倒也算是配合,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仿佛老天都在为英勇牺牲的将士们哀悼。
牺牲士兵生前的战友们亲自动手,为勇士挖出一个个安眠的墓穴,一排排厚木棺材摆在墓穴前面,徐世杨胳膊上缠着黑布带,从头到尾一个个走过去,他低着头,把双手放在棺材上,仿佛在扶着战士们的肩头,跟他们小声交谈一般。
整整一天的时间,徐世杨一直在重复这个动作,没有人打扰他,牺牲将士的亲属忍受着难言的悲伤,看着这位带领大家打退鞑子入侵的统帅。
没有人出言打扰他与战士们最后的交谈,只有在徐世杨走过后,那些亲属才会上前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傍晚的时候,徐世杨终于与最后一位烈士交谈完了。
他走回队伍的最前端,双手轻轻搭在小腹上,低着头,向将士们做集体告别。
战友们上前,把烈士的棺椁一起放入墓穴中,然后掩土,形成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土包。
每座分头前,都竖立着一座青石碑,上面镌刻着士兵的姓名、籍贯、所获得的荣誉和牺牲的时间地点。
战友们给每位烈士墓前摆上一杯酒,一碗白饭。
家属们上前上香,没有家属的,则由战友代替。
三排火枪兵一轮一轮开火,作为对烈士最后的告别。
……
葬礼结束后,徐世杨在烈士家属和战友面前发表讲话,除了承认烈士们的英勇之外,他当众宣布,再一次提高均属待遇。
第一,烈士家属,每年享受更多财政和税收补贴。
他们的纳税比非烈属家庭降低百分之五,另外,若是需要贷款,银行将会优先审批并提供更低利息。
第二,士兵所有的土地券,以及之前参军时节度使府承诺的分配土地,全都一次性付清。
第三,建立军队保险,新军士兵的月饷,根据军衔的不同,每月强制存储百分之五到十,军方另外拿出相同数目的金额,两分钱一起存入银行,在士兵退役或牺牲之后,一次性支付给士兵本人或家属。
第四,适龄士兵家属可以优先招工或参军。
第五,没有亲属的士兵,可以另外拿出一份军饷购买银行的公益基金,银行用这份公益基金为他收养一位孤儿,算作士兵的养子,若是士兵不幸牺牲,这养子将继承士兵的姓氏,为士兵延续香火。
至此,集体葬礼结束。
但徐世杨并未离开,他站在原地,静静看着一排又一排的新旧坟墓,突然小声说道:
“这才是最好的归宿,不管我最后是怎么死的,将来我一定会来陪你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