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永明:正文卷 第十二章:万历的新课程表和铅笔
万历之前的学习时间安排是这样的。每月逢三、六、九的日子上午,(例如:初三、初六、初九,十三……。)上朝听政,一个月会有9天时间需要上朝。
春、秋两季安排了每个月3天(初二、十二、二十二)由众多大臣一起参与的学习讲座,称之为“经筵”。其他时间的上午就必须到文华殿讲读听讲官们上课,称之为日讲。
当然如果遇到皇帝必须出席的重大的活动,重大的节日,一些时间安排也会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万历刚穿越来的当天是初三,但由于头一天是二月初二春龙节(龙抬头),所以时间安排做了相应调整。
这样看起来好象还比较轻松,绝大部分时候只有半天的上课或者上朝时间,还有下午的时间可以放飞自我。
但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每天下午除了午休时间,还要温习当天讲官们的讲授内容,接受太后老妈的考核。想想这暗无天日的学习安排,万历更是满心期待的想知道,两位太后商议的新课程表。
“皇上,陈太后娘娘和我商议了一下你的学业,觉得皇上现在已经开始看奏章学习理政,是时候学习一些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东西了。”
一谈到学习,李太后的面色马上就变得庄重起来,仿佛在讲述一件神圣而庄严的的事情。
“逢三、六、九上朝听政的安排,之前内阁和司礼监就反复商议过了,这个日子不宜再变,经筵的日子也照旧。这日讲倒是可以调整调整,以后逢一、四、七到文华殿讲读。其他的日子,皇上自己用功,研读《永乐大典》,了解民生百态。至于这武学、军政……。让司礼监和内阁商议先推举人选吧。”
听到这里,万历心里那已经是欢呼雀跃,惊喜不已。原本想着每个月能调出三四天的时间来那就不错了,这一下调出这么多时间来,力度之大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
“皇城之内的仓场、工坊、内市、想看哪里由皇上自己安排,冯保、张维随驾服侍。要是想看皇城之外那些由皇家监管的工坊,先报给陈太后娘娘和我再安排出行,冯保安排好随行护驾……。”
这真是意外惊喜连连呀,万历恨不得马上高歌一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冯保,把陈太后娘娘和我的意思和内阁讲清楚,叫他们上奏疏吧……。“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办……“。
万历此刻觉得,刚才自己出手帮冯保说话的决定真是英明无比。关于皇帝的学习,那可不止是皇家的家事,那更是国政大事。就算是两位太后和自己这位皇帝举双手赞成同意,那也改变不了。在大明的政治生态环境下,要想办成这个事,那还得要过几关呢。
先要有大臣上奏疏、内阁票拟处理意见,然后才轮到皇帝批准,司礼监批红用印,成为合理合法的执行文件。这就成了吗?NO,还有大名鼎鼎的六科给事中,这些给事中那可是社会平头哥,人狠话又多。虽然品级不高,但可以以小制大。要是他们觉得最后批复下来的旨意有问题,还可以行封驳之权封驳回去,让内阁重拟。
要想顺利办成这件事,两位太后和自己那是不能出面的,那得要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作为代言人去和内阁首辅张居正沟通,取得同阁的支持同意,再由内阁去和那些给事中去摆事实,讲道理。
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都要过五关斩六将,和花旗国通过一个减税法案的复杂度有得一比。万历想到这些,刚刚大喜的心情一下烟消云散……。这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唉,让冯保去折腾吧,这大明朝的皇帝也太不好玩了……。
冯保得了李太后的旨意谢恩之后,离开了乾清宫。离开之前还暗暗的给了万历一个满是感激的眼神。
万历和李太后一起用过午膳,没有午睡的心情,于是就又回到书房。小李子和小德子按照万历开列的辞目,取来的十几本
《永乐大典》已经整齐的放在了书案上,一盏清茶也泡好了放在一边。
万历挑了一本认真的翻阅着,不知不觉被书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了。按照前世翻阅技术资料的习惯,发现有用的地方就准备摘抄下来,下意识的抬起右手准备拿纸笔,但眼晴仍盯着书。
“皇上笔在这……。“李存义轻声说道,此时已经把沾好了墨汁的笔送到了手边。
万历恍过神来,接住了笔。看到手中的毛笔,想起了上午抄了十几页辞目,字没多少,但手却累得不行。这毛笔,传说是秦时大将蒙恬发明,其实秦朝之前就有毛笔,只不过笔毛是围在笔杆的外圈然后用丝线缠绕,并不是象现在的毛笔一样笔毛是塞在笔杆中间的。
用毛笔写汉字,的确是有其独特的韵味,毛笔书法也是中华的国粹之一。但毛笔软软的,写方方正正的汉字还不错,但要是画图、制表就存在了天然的不足,而且也携带不变。想着以后肯定少不了要制图,要是没有铅笔,那可是大大的不方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把铅笔这玩意搞出来吧,按照明代生产工艺水平难度不大,就是不知道这石墨在市面上能否找得到。如果找不到就想着用碳粉代替。至于橡皮擦,呵呵,以后再想办法……。
“小德子,你可知道石墨这种东西?或者叫石涅的东西“万历问站在一边的胡有德。
“皇上,奴婢知道,这石墨也就是石涅,也叫石黑,还叫画眉石。以前写字的墨就是用这石黑制成的,是到了后来才改成用松烟来制墨。“胡有德答到。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回皇上,臣是从杨慎老先生写的《丹铅续录》中看到的,其中就有一篇写的是石涅。石涅黑丹,即今之石黑也……上古书用漆书,中古用石黑,后世用烟墨……。“
“杨慎?可是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
“是的,杨慎是历经四朝的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正德年间的状元……。”
万历自然知道这位杨慎,号称明代三才子之首。万历前世对他的了解也是因为那首《临江仙》的词,但还没想到他还会对这些自然科学的东西感兴趣,会在写的书中记载这些,看来明代的文人,也不是全部都是只识孔孟朱程的腐儒。
“朕,突然想到了一样东西要用到石墨,你可找得到这石墨?“万历拉回正题。
“奴婢在市面上找到。“
“好,太好了。朕想制作一样东西,小德子你去帮朕去办吧。“
“这东西叫铅笔,先把石黑研磨成粉,记住要研磨得越细越好。然后再把上好的粘土地也细磨成粉。再把…….。”
万历把自己知道的铅笔制法说了出来,顺便还叫胡有德去制作一把用来削铅笔的小刀。
这铅笔的制法其实不难,但也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其中有几个关键的工艺环节:首先是木材切成方型的料材之后,成要先经过热水处理,然后经过60-120度的干燥,再经过120-300度高温的处理,这时木材才会松软易切削。
另外就是笔蕊的制作,不是简单只把石墨和粘土混合弄成铅笔蕊的形状就可以用了,还要经过加热干燥和高温焙烧两道工序,焙烧硬化之后还要经过油浸才是成品。
万历把关键的工序和胡有德交待清楚,至于其他的一般的一些加工艺就放手让胡有德自己去思考。
万历交待完之后,严厉的对着在书房内的李存义和胡有德说道:“记得,以后朕交待你们两去制作点什么东西,一律不能外传,否则……。“
搞掂了铅笔的事情,万历又继续看书,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和李太后一起用过晚膳之后,就由张维陪着,带着李存义来到乾清宫外的石栏边。对于万历今天一天呆在书房看书,李太后那是相当的满意。晚膳的时候对万历是关怀备至,还叫万历不要太累了,看书久了就出去走走。这在万历原有的记忆中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倚靠在石栏上,万历不自觉的朝西南方向看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好几颗如鸡蛋大小的流星,从天边划过。古人诚不欺我,流星果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