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之歌:正文卷 第二十七章 苦役
看卫每日的早、晚都会不厌其烦的清点人数,有时一次,有时好几次,这要根据看守的多疑程度以及他们计算人数的能力而定。
这里面奴役和关押的人数早超出了他们和村民的点数的能力范围,人比羊群多,就像口袋中的燕麦,难以数清。
但这是当然的,他们都确定这个数字是不固定的,因为一直以来,一些人被抓进来,另一些人被抬出去。
唉,现在窝棚里什么样的人没有啊!开始都是同村的村民,后来打散了,是邻村的人,也都可以相互安慰。
后来陆续地一个两个的陌生人添进来,他们有同乡拐卖来的,有骑士老爷们掳掠来的,也有奴隶贩子运来的,甚至还有过路的冒险者。
总之,身边的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慢慢受外乡人打压了。
他们不准离开居住的窝棚,棚门从外面用铁链锁住,简陋的门不挡风,不能遮雨,摇摇欲坠,一脚就破,可是从来没人敢这么做。
他们都躺下睡觉,每次都要等上很久才入眠,既因内心的煎熬,腹中饥饿,也因为为昼夜不休的劳役,也因为新抓来的家伙的吵嚷声、哭声、咒骂声、镣铐的叮当声要闹上很久。
老人们往往既不阻止,也不劝慰,每个人都这么过来的,让他们闹好了。
他们自黑暗中摸着剃光的头,或摸着脸上的烙印,面色抑郁而愁苦。
新人的吵闹声还能让这里还有些生气,不然耳边敲石头的响声不绝于耳,那更会让人发疯的。
窝棚里的一切都是令人无比厌恶的,闷热的空气,难闻的气味,痛苦的、单调的劳动,令人窒息的绝望。
每天他们出去干活,都离不开佩戴武器和手持皮鞭的看守的监视,还有随时都可能会来进行检查的黑袍牧师和他的手下。
但这些不算什么,更令他们恐惧的是另一群存在,那些是绝对无法交流的存在,与他们相比,看守和监工也纯良如圣人。
正因为这个,他们不敢逃跑,乖乖地在专管苦役事务、从不离开工地一步的看守和他们手中恶狗的监视之下挣扎。
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在看守的谩骂中,一个个从铺板上支撑着爬起来,大多数人都一声不吭,睡眼朦陇,打呵欠,伸懒腰,呵气,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紧蹙着他们那打着烙印的前额收拾好。也会有几个人仍然坚持跪在床铺低声祈祷,全然不顾旁边的两人却因为鞋子的问题开始打架。
窝棚虽然四处透风,但这么多人像牲畜一样挤在里面空气仍旧闷得令人窒息。
当看守打开木门,秋天的新鲜空气马上流进屋内,结成一团团白色蒸气在众人头顶翻滚。
靠近门口的人不待催促,立即钻出来。他们要是稍有迟怠或赶巧看守心情不佳,真要吃鞭子的。
而且,靠在最外面,也不是全是孬处,至少能抢先一步到达厨房。
天还没亮了,外部厨房里就乱哄哄地挤满了人。只有在这里不分早新人、老人,只要是个人都吵嚷和推搡,谁都不肯相让,像工蜂抱成一团。
他们都穿着自己的家当,体面的还戴着帽子,围挤在一起等着厨师从大木桶舀熬好的粥。
厨师是由他们公推出来的,每个厨房二人。他们的活匀在大家头上,当然不是完全不干,只是每天可以提前收工回来。
厨房内外都挤满了人,他们匆忙吞咽下去,木碗塞进腰间,牢牢系在腰带上,准备马上出去干活。
他们比以前在家时吃到的还少,均摊在每人身上的燕麦或杂粮不过也就二十盎司。菜很差,基本是在盐水里浸泡过的豆子等,偶尔也有荤菜,主要有看守吃剩下的咸肉。
他们不劳动不得食,遇到生病,不能出工,就只能饿肚子,很多人就这样被活活饿死。
由于长期劳作,他们全身浮肿,目光呆滞,很多人在黑暗里就完全和瞎子一样。
他们不但要承受艰苦的劳作,更要受到看守非人的虐待。动作稍慢一点,就要挨看守的毒打,不但用木棍打、鞭子抽、甚至还用剑和矛捅,甚至连未成年的小孩也不放过。
由于每天都要干重活,他们很快就变得衣衫褴褛,很多人只能用破布单或者树枝来遮挡身体。
到了晚上,还要用它当被盖。眼见已入深秋,冬季即将来临,身体弱一点的劳工,不是累死,就是冻死。
但早死和晚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是人间的地狱,所有人都已麻木不仁。
他们对每一块空地,每一个能立足的地方,见缝插针树立的用于绞刑的木桩,和钉人的十字架习以为常。冷眼看着肥大的乌鸦立在十字架顶端,啄食死者的眼球。
他们一律戴着铐镣劳动,所戴的铐镣五花八门,通常戴在衣服外面,但也有很多人戴着的不适合于干活时戴的。
这是因为最近关新进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源源不断的补充超过了损耗的速度。领主不得不临时补充了一批刑具,这些都是由铁环做成,而是由四根手指般粗细的铁棍做成的,用三个铁环连结在一起的脚镣。现在守卫只消看一眼脚上的铐镣,就大致猜到他们来了多长时间了。
“补充的太快了!”一个看守对此曾这样抱怨过,但要怪也只能怪那场该死的瘟疫和那些早死却不肯死的人。
曾经在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低洼处的一座窝棚内的劳役爆发了瘟疫。当天晚上睡在里面的人就全爬不起来了。瘟疫继续传染至附近窝棚。一百四十多人感染后死亡,更多的人无法继续劳动。
为了防止疫病蔓延,看守谎称送得了病的到牧师那里治病。就把病人捆绑地像一串串蚂蚱,驱赶着离开工地。实际上一到野外,这些人就全部被处死。
木门的守卫懒洋洋晒着太阳,这时只见外面一个人正朝他走来,但他并不在意。
那些干包工活的人回来得最早,有时分配给他们的包工活是很繁重的,但他们还是能比非包工的快两倍。
这是因为午饭并不同时吃,而是谁先到谁就先吃,厨房准备的饭也不够这么多的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