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一个保安:正文卷 112、开办
翠儿可没有什么叛逆心理,听霍元甲这么说,就乖乖的回去继续打木人桩,而赵博和霍元甲来到另外一个房间了。
“霍兄,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赵博明知故问道,他知道霍元甲想要做什么。
“赵兄,有件事我想要你支持我。”
霍元甲认真的说道,让赵博都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霍兄尽管说。”
赵博也郑重的回应霍元甲。
“我想召集南北各派武术高手,组建一个体育会,来强健国人,让国人从体质上有信心,从而强大他们的内心,让东亚病夫的这个名头远离国人,平时你和劲荪都教导翠儿爱国之心,翠儿也给我说了很多,所以我想让你支持我。”
霍元甲说出了他的打算,就是组建精武体育会,他从翠儿那里知道赵博是一个爱国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霍兄,这个想法很好,从强健身体开始,来增加国人自信心,霍兄果然有高见。”
赵博说道,就知道是这件事情,霍元甲真是改变太大了,从当初死活不管国事,只知道打擂台的一介莽夫,进化到了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大侠,这个改变是天翻地覆的。
“就知道赵兄你会支持我,国人当自强,洋人瞧不起我们,也确实是有原因的,国家积弱不堪,我们又喜欢自己打自己窝里横,让外人看热闹,洋人把我们成为东亚病夫,这个病不仅仅是在身上,更在心里,我就是想要根治这些病,让国人自强不息。”
霍元甲感慨万千,从和奥比音的比赛中,他感悟了不少,他想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站出来做点什么。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霍兄当得起大侠之说,只要我能够做到的,我一定全力支持。”
赵博说道,霍元甲就好像小说中的乔峰一样,已经把眼界放在了国家层面,而不是在武林中小打小闹窝里横。
“赵兄实在是过奖了,我只是在做一件国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我希望赵兄能够担当体育会的教习,把功夫传授下去,让更多的人强壮起来。”
霍元甲有点不要意思的摆了摆手,赵博说的他有点不好意思接受,但是还是要拜托赵博。
“没问题,我会传授我会的功夫,不过霍兄,一些东西还是保留一点比较好,让国人强壮健康起来即可,一些杀招还是留着吧,毕竟如今枪炮当家,拳脚被淘汰了,如果把杀招传授下去,被一些心怀鬼胎的人学会,还是有麻烦的。”
赵博说道,国术很多招式都是杀招,如果给心术不正的人学去了,肯定会有很多麻烦的,只教一些强身健体的招式就行,就好像以后的那些武术学院一样,观赏性高一些,能够强健身体的就行。
“你说的有道理,这一方面确实是要注意,我下一步就要在报纸上发出号召令,希望有更多的武人能够为国家做贡献。”
霍元甲也明白赵博说的,就好像霍家拳中的绝杀拳,这种杀招如果流露出去,危害是很大的。
和霍元甲交谈完,霍元甲在屋子里起草召集令,赵博则是出来看看翠儿练习的怎么样,翠儿也是认真的在师父面前练习,希望能够得到师父的夸奖。
从新世纪来的赵博,当然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就算赵博自己没有,也能够从各个管道看到,多给孩子鼓励就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最好办法,更何况翠儿本身就很用功,已经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
等霍元甲写好召集令之后,就立刻到报社,拿钱让报社发表,趁着霍元甲打赢奥比音,为国争光的热潮,霍元甲的召集令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有一些爱国商人直接给霍元甲捐款,霍元甲也趁势租下了体育会的场馆,南北武师都在陆续到来,霍元甲每天都是接待各地来的武师,还要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人忙的滴溜溜乱转,但是他很充实,比以前打擂台的时候都要感觉充实,因为赵博能够看到霍元甲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精武体育会就已经初见规模,南北武师有七八位加入到体育会中,更是收了十多个人成为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喜好,拜不同武师为师,学习强身健体的功夫,赵博也收了两个徒弟,翠儿成了大师姐。
霍元甲名下也有几名徒弟,只不过因为太忙都让赵博先带着,反正赵博也会霍家拳,其中有一个徒弟,叫做陈真,让赵博很重视,这可是一个金招牌。
在未来,霍元甲的影视作品不算很多,但是陈真的影视作品,那可是不少,光是拍陈真踢岛国武馆的片段,都有好几个版本,赵博更喜欢双李两个版本,可能是打的够解气吧。
教导几日之后,赵博就发现,陈真的天赋真不是盖的,一点都不比翠儿这个名门之后差,甚至更强,如果认真调教,未来绝对不比霍元甲差。
既然发现了个璞玉,找就要验证一下这块玉的成色,看看陈真是不是偷奸耍滑,心术不正的人,就算是有影视作品为参考,赵博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严振东那种大反派都因为赵博的出现改变命运,谁知道陈真有没有变化。
经过考察,赵博发现陈真是一个奋进的少年,而且被进步青年所影响,心中的爱国情操很强,是一个可造之材,和霍元甲商量之后,霍元甲同意教导陈真真功夫,让陈真成为霍家拳的传人。
“……这就是我建立体育会的原因,也是体育会的宗旨。”
霍元甲一边走,一边对一个洋人记者说道,赵博一直在旁边听着,能够看得出,霍元甲是希望更多的国人看到,一起来为国家努力。
“谢谢霍先生能够接受采访。”
洋人记者记录完最后一句之后告辞,霍元甲也是起身相送。
“师父,有人请你和赵师傅赴宴。”
刚送走了记者,下面的徒弟就送来了一封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