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祁连:第二卷 风乍起 14、使幽州(六)
这个时代的地图,虽然比例严重失调,但好在有山的地方画的是山峰,遇河的地方也标出了河流,也算是一目了然。
李岘站到了地图前,发现地图有些巨大,自己没办法讲解,又向萧皇后要一根木棍。萧皇后不知他要干吗,吩咐了一声,只见有内侍送了一根挑帘用的竹竿过来。李岘拿在手里试了试,也只能先凑合着用了。
拿了根竹竿装神棍,这事显得有些滑稽。
李岘在手里举着根竹竿,绝无世外高人的形象,先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口说道:“当今天下,女真兴盛,大兵所至,无人可撄其锋。而赵官家此时图谋燕云,无异与虎谋皮,取祸之道,在下也徒呼奈何。如今皇后之路,无非只有三条:附宋、降金和西狩。先说附宋,此乃下策,面对金国。大宋尚且无力自保,恐也有灭国之祸,哪还有余力支持辽地自立?此灭亡之道也。降金,则女真必将吞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金国绝不会允许辽地独存,此也是亡国之途。那么现在也仅剩下了西狩一途了,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其前景。余观天象,大辽国祚不绝,将延续于西北……”李岘手竹竿指了指辽国疆域以外的地盘,然后继续说道:“不过前途兴亡,尚未有定数。金山翼之水与阴山伊列河之间,水草丰美,足以休养生息,以作立国之本。余观金国气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过数十年之气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辽虽濒亡,然灭金必辽矣!”这话有些胡说了,金国延续百年,直到蒙元兴起才被灭国,李岘这就有些夸张了。
但是这些骗人的话,却让在坐的几位眼里顿时都冒出了火光。
“使君是说,大辽……还有中兴之日?”耶律大石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根树枝,激动的连说话都结巴了。
“这个自然,若是你们没有重新崛起的机会,我还来辽地做什么?”李岘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
萧干却突然开口说道:“李宣赞何故来帮大辽?”
这是个问题,现在宋辽敌对,你李岘哪里来的好心,远远地跑过来帮辽人的大忙。
李岘看了他一眼:“我说大宋离灭国之日为期不远萧大王信是不信?”
萧干想了一想,还是点了点头,李岘虽然所言耸人听闻,却是极为有道理。
“宋国偏安江南,却也无力收复河山,所以只能指望辽国的中兴。”李岘平静地说道,“在下虽然哀其不幸,可毕竟还是宋人,自然要为宋国将来谋划。现在辽人唯一的出路,说难听一些,也只剩下了逃跑一途,跑得远远的,金兵无法到达的地方。其后慢慢休养生息,徐图再起。另外切记不可接触天祚帝,否则……皇后恐怕有性命之忧,而大石林牙么……因为是太祖子孙,也许能逃过劫难!”
这一句是实话,萧皇后确实有万一耶律淳不行了,就去投靠耶律延禧的想法。毕竟她与天祚帝有过鱼水之情,不料李岘却直接给她点明了帝王的无情之处。
“至于李丞相么……”李岘看着李处温,这位在辽金战争中在宋金之间摇摆不定,最后被萧皇后处死的丞相也只好吓上他一吓了,“大宋不足峙,金国有祸端,丞相只有跟着皇后才能得以保全。而萧干大王……契丹与奚,是大辽的两只脚,大王自认为能够一只脚站在这个世界上么?此时形势,就是如此,在下浅陋之见,最后还是要皇后裁定!只不过形势紧急,若是金人放弃追逐天祚帝,而开始回兵的话,一切都已经晚矣!”
李岘看着萧皇后,我的话已经讲完了,具体该怎么做,你们看着办吧!
“李宣赞的意思,咱已经明白了,还容大家商议后再做决定。”萧皇后忽然在脸上露出微笑,“李郎君可有意大辽的国师否?”
这是什么时候,你还有心思招揽人?李岘不免在心里腹诽,不过他还是抬走头来,坚决地说道:“李某是宋人,出此策也只是为大宋的将来做打算。况且君子不立危墙,辽国现在可是实在太过凶险,只能多谢皇后抬爱了。不过,事关机密,不可与众臣商议,此事只要可靠的军中大将知晓就好。”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这个自然。”现在的辽国,也唯有几名军中大将稍微可靠一些。
“好,李某希望各位尽早商议出结果,而且订下一条安全一些的撤退路线。如果皇后决定同意大宋赎还幽云,应与童太尉多讨要马牛粮食等物,此去数千里,中途绝不容易。”李岘最后说道,“李某尚且要回去复命,最多只在幽州再耽搁五天的时间!”
萧皇后起身说道:“好,请大石林牙替妾身送李使君先回驿馆。”
本来他们都已经陷入到绝望当中,现在李岘为辽人指出了一条出逃后重新崛起的新路,虽然这条路也是无比凶险,但是有希望总比没有任何希望要好不是,这总归也是一条生路。
不过这些话的可行程度他们也需要仔细地掂量一番。
当李岘退出偏殿时,萧皇后居然亲自把他送到了偏殿门外,并且目送李岘在耶律大石的陪同下乘车离开。
“刚才李使君的那番话真是从参悟天机中得到的?”一路上,耶律大石一直没有说话,气氛十分沉闷,等马车快到了驿馆门口时,却突然开口问道。
“我说这些结论都是从现有的情报中分析推演出来的,林牙信是不信?”李岘在脸上露出一副莫测高深的表情。
耶律大石怔怔地看着李岘:“在李使君眼里,辽国中兴的希望能有几成?”
李岘用手指轻轻扣着车帮:“目前的形势下,辽国已经分崩离析,甚至实力比西夏都有不如。但辽国在西域的影响还在,如果利用的好,机会能有三成。这个前提是你们必须带着足够的部族过去,去兼并和同化阻卜人、蒙兀人、回鹘人和葛罗禄人,而不是被他们所同化。”
耶律大石两眼盯着李岘:“同化?你的意思是汉化还是契丹化?”
“这个在你们,你觉得那种文化更先进就更有利。”李岘把问题交给了耶律大石,“你们即使到了西域也并不容易,如果能够从西夏借得沙、瓜二州,维持住与中原的贸易也许对你们的重新崛起很有帮助。当然,这是你们和西夏两国之间的事情。”
耶律大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叹息了一声说道:“我曾自负学富五车,今日与使君一番交谈才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是如此之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与使君长谈。”
“我家在陇右,如果林牙这回能带领契丹各部脱得大难,今后从西域而来,在下定当扫榻以待。”李岘笑着说道。
“李使君不觉得女真人能占有陇右?”
“这个自然,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守得住关中、陇右之地!”李岘很有信心地说道。
“好,如果我能带着族人顺利抵达西域,而使君能够守住陇右的话,定当亲往拜访!”耶律大石把李岘送下马车后说道。
摆平了北辽国主战派的主要人物奚部大王,知北院枢密事萧干和南院诸军都统制耶律大石,宋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谈判之事就顺畅了许多。本来在另一个时空中,萧皇后就已经答应了全军降附宋朝的协定,只不过最后由于萧干和耶律大石、萧遏鲁大将的激烈反对最后又反悔的。
而这一次,李岘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大规模地向西迁移。
草原民族本身就是逐水草而居,对于大规模的部族迁徙并不陌生,辽国贵族虽然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半民半牧生活,但是先辈遗传的本能还没有完全退化。
萧皇后连夜召集幽州各地的统兵大将到皇宫里商议,在一番激烈的争论后,终于还是统一了认识。如果大家不想把命运交到女真人手里,也只有逃跑一途了。
这里面起最大作用和权力最大的人是萧干。
对于辽国四院大王之一的奚王萧干而言,问题很简单,要么全军投降,要么带着全族逃跑。耶律大石和萧皇后有时还会受到是否去与天祚帝汇合问题的困扰,而他却没有。萧干很明白天祚帝不会饶过自己,因为是他力主把耶律淳推举到了皇帝的位置,如果耶律大石等人非要去投靠天祚帝,那他只有分兵一途,让耶律大石带着契丹部队去大青山寻找耶律延禧,而自己则率部返回奚地。
奚族六部现在生居的地方就是后世承德到秦皇岛长城南北一带的一大片区域,依然以游牧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族人跟汉民学会了耕种。临潢府一带的老奚部已经完全被金国所占领了,萧干目前能统帅的只有移居到幽州周边的六部人马,总数加起来大约是四万多帐,不到三十万人。
四院大王是辽国仅次于皇帝最高的军事长官,除了耶律淳,目前在幽州的各军就是萧干的职位最高。但萧干却非常喜欢听从耶律大石的意见,认为这位辽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契丹族状元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见识非凡。这就使得自从天锡皇帝耶律淳陷入昏迷状态之后,北辽国的政策制订实际上都是出自耶律大石之手。
耶律大石确实听从了李岘的建议,那就是无论有多大困难,他们也必须在今年入秋前就要开始动身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