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朝探花郎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宋朝探花郎:正文卷 第一二六节 才华横溢的财迷

    面对刘安的提问,刘府管家刘喜乐笑着回答:“五哥儿一翻高论,想来不出几日汴梁城炊饼的价格就要变了。”

    “噢!”刘安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时吕夷简也迎了上来,长身一礼:“刘兄大才,夷简远不如。”

    “吕兄,你把我说糊涂了。”

    吕夷简给刘安一讲,刘安真是大吃一惊,赵祐这小子难道是一个数学天才?

    后世记载,赵祐明年就死了,眼下牛痘已经种上,天花不可能再出现,而其母也不会伤心过度而英年早逝。

    所以,历史上也无人知道,赵祐到底有什么才华。

    而这时,赵祐又一句连刘安都雷到了。

    只听赵祐又下了一个结论:“番人喜买小炊饼,断然不能让他们占我们宋商的便宜。”

    潘秭灵、刘乐、刘逸!

    一定是你们三个家伙干的,看把小家伙教成什么样了。

    不对,这锅一定是刘乐。

    刘安没猜错。

    自己父亲刘浪出海,而且带走了大半的家丁、掌柜,所以自己的母亲暂时带着三个小的住到了刘安的平安伯爵府。

    刘安有府有多大,连同接连的一点汴河的河边土地,占地二十亩往上。

    后世一个带花园、景观,盖了十栋高层的小区也就是五十亩占地。

    二十亩,不小了。

    若非潘府,寻常的人连盖这个园子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刘安的亲娘刘杜氏搬过来了,然后顺便等明年开春把自家的屋子再翻修一下。

    此时,唯一让刘安有点紧张的是,自己两个弟弟会不会把赵祐带坏了。

    刘安又往屋里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后往自己书房走去。

    吕夷简跟了上来,关于新年大典的事情他有些想法要和刘安讲。

    这时,有一个小厮快步来到刘安身旁,递上了张纸条后小跑着离开。

    刘安看过纸条后,直接在灯笼里就把纸条给烧了。然后就站在小道上思考了几分钟,轻轻的拍了拍手。

    一个原本距离刘安约五步的长随快步上前。

    刘安吩咐道:“传话给荷园,十天之内我要看到铡美案上戏台。”

    “是!”那长随低头一礼快步离开。

    吕夷简这时快走两步与刘安并肩,从袖子里抽出一卷纸:“学士,这是新年典礼的流程,请学士过目。”

    刘安收下,也塞到袖子里,低声问道:“迎接的事情不知道礼部是怎么安排的?”

    “还好。只是我家尚书想请学士亲至,只说有些细节要和学士亲自谈。”

    礼部尚书张齐贤,他找自己干什么。

    可无论如何,刘安也要去见一见。

    刘安回答:“吕兄,你说明天下午我从宫里出来,在礼部拜会李公,还是在宫外寻一地?”

    “宫外。”

    吕夷简回答的极快,显然张齐贤那边有过交待。

    “好。”刘安没拒绝。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刘安的书房,坐下之后刘安说道:“近几日,可否帮我推荐两个人进秘书省。一人叫李浩,今科的进士校正郎。另一个是钱易,是上一科的榜眼,进秘书少监。理由是,新翻印的老子、庄子两册书既然完成。官家亲笔校验,御笔的三字经也完成了校版,要有人作事。”

    校正郎是从七品。校书郎是正九品。这是两个官职。

    “那,我来上书。”吕夷简没推辞。

    这事是小事。

    李浩是刘安的人,公认的。可以说每三天必来刘府一次。眼下只是一个通判,而且还没有正式的工作安排给他,属于那里有事就往那里派的官员。

    只是钱易!

    吕夷简倒不太明白,为什么刘安会选钱易。

    钱易不是上一科的榜眼,是上上一科的。

    若说钱易与刘安有什么相同的。

    那就是铁易也是十七岁中的进士。

    不同的是,这位十七岁的进士因为太年轻殿试的时候直接就给除名了。

    然后以才华横溢的名满天下,再考。

    也就是三年前那一科,考中了榜眼,现年已经是二十五岁。

    三年,以其才华,从正八品连升两阶。

    而后,在几天前,铁易上书陈述利害,请求废除肉刑,皇帝盛赞,再升一阶,现为正六品无职,在等位置。

    正六品,成为秘书少监显然不可能。

    但,副职,秘书丞或是再低半级的秘书郎还是可以的。

    细节吕夷简没问,既然答案替刘安上书,那也不需要问原因。

    次日。

    宫内早朝。

    皇帝到了之后,众官员施礼。

    昨天吵的事情还没有结果,早朝一开始,向敏中就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有一个官员立即出列。

    “官家,臣有事上表。臣以为,石炭必单独立司,等同于盐铁、粮司同级。”

    这就是昨天吵的死去活来,然后歪楼的主题之一。

    向敏中想的一点也没错。石炭来单独管理,单独计税,石炭是战略物资与其他的矿石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但朝堂之上许多官都不同意。

    有人认为,小题大作。

    也有人认为,这样作是等同于把这么大一块税收独立出来,好大一块蛋糕,让人看着眼红。

    还有人认为,这一块税收与州县没关系吗?州县出力了,这石炭的事情在考核上没州县的事,这不公平。这是王旦这一派的想法,没反对,只要求细节上完善。

    皇帝眼睛微闭,无论谁在站出来发表意见都可以。

    那怕只是八品朝官,你想说几句,朕也听着。

    石炭你们无论是独立,还是保持原样,给州县有没有分利等等……,皇帝不在乎,反正这口大锅是老赵家的,怎么样切,这块肉都在锅里。

    不过,很快皇帝听有了新乐趣。

    置身世外,听他们吵,比听戏还有意思。

    你们继续,放开了吵。

    皇帝眼睛微闭,也听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比如,石炭的价格这几日涨了约一成,陶炉却因为制作陶炉的工匠太多,汴梁城中的陶炉已经是最初的七成价格,有可能新年前就会掉到六成。

    皇帝心想着,这天寒地冻的,石炭运输也辛苦,才涨一成不算多。

    陶炉什么的,制作的人多了,汴梁城需要买的都已经买过了,价格便宜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