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的工业革命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明的工业革命: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祯的态度

    第二天,晋商黄永发和宋家的对赌传遍了京城,人人都知道宋家老太爷这个蠢货,竟敢立下十天织造一万匹顺天大幅布的赌约。

    工部侍郎死了以后,本来关系还不错的工部左侍郎和工部右侍郎,很快就变的势不两立了。

    虽说两人都是东林党的成员,但是他们俩都想成为工部尚书,为了这件事,两位正三品侍郎这段时间没少针锋相对。

    此刻,两人正在一间茶馆喝茶,听说了这件事,少见的出现了相同的表情,全是满脸的嗤笑。

    这两位重臣能够坐在一起喝茶,不为了别的,刚巧郑员外也在这里,希望吏部尚书能够支持自己坐上天下最高的六顶官帽子之一。

    工部左侍郎放下手里的茶杯,鄙夷道:“宋老头真是越活越倒退了,十天一万匹八尺宽布?他怎么不说十天两万匹。”

    “他要是能拿出来两万匹八尺宽布,本官都敢主动放弃工部尚书的位子。”

    向来不对付的右侍郎也是忍不住摇了摇头,无奈笑道:“顾兄这句话言之有理,这个宋老头真是蠢到家了。”

    “别说一万匹了,要是真能拿出五千匹八尺宽布,本官也敢放弃工部尚书的位子。”

    工部尚书的位子可以说是这两位侍郎,这辈子最大的追求,也是现在最为珍视的东西了。

    两人敢拿出尚书的位子鄙夷宋老太爷,可见两人对于十天拿出一万匹这件事的不相信,不是不相信,根本就是不可能。

    要不然他们俩疯了,才会拿尚书的位子来开玩笑,说出这句话,其实就相当于说自己是神仙,能上天。

    敢拿工部尚书的位子鄙夷宋老太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宋老太爷曾经呵斥过郑员外,让这位郑员外在大庭广众之下,颜面扫地。

    这间雅致茶馆是福王府的产业,来到这里的茶客非富即贵,郑员外脸上乐呵呵的极为高兴,但还是提醒了一句:“两位小心隔墙有耳。”

    茶馆在皇城附近的什刹海边上,能在皇家挖掘的湖泊边上建造一栋雅致茶馆,可见东家的地位,还有茶客的身份。

    三人坐在二楼靠窗的大堂,没有雅间,只有一面面山石松鹤屏风,声音稍微大一些,就能被外人听见。

    左侍郎为了巴结吏部尚书,还真是不遗余力了,做出了偷听的样子。

    “高御使,你说这个姓宋的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十天一万匹?他怎么不说十天两万匹。”

    “解郎中,你这句就说错了,怎么能是想钱,分明就是想要买名想疯了。”

    “哈哈,陈通政说的是,宋老头这是想名想疯了。”

    左侍郎坐直倾斜的身体,毫不在意的说道:“可不是本官一个人这么说。”

    黄永发和宋老太爷对赌的那件事,整个京城都是议论纷纷,宋老太爷也成了京城最大的笑柄。

    郑员外明面上表现的像个没脑子的乡绅,嘻嘻哈哈的嘲笑宋老太爷,心里却在沉思。

    以朱舜的才智不可能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难道又发明了什么新式织布机。

    郑员外昨天得知了这件事,连夜去了一趟永定河,撑着一只小船,用西洋千里镜观察宋家作坊,里面的情况一览无遗。

    没有任何的水力机械,并没有发明新式织布机,要知道朱舜前几次能够出其不意的获胜,全是因为有新式水力机械。

    没有水力机械,朱舜的底气在哪里?

    郑员外今早还得知了一条重要消息,黄永发已经给其他七大晋商发号施令,安排了大量家丁盯着北直隶大大小小所有的河流。

    只要是发现了新式织布机,立即撤销赌约,可是排查了一整夜,根据家丁们陆陆续续传回来的消息,整个北直隶只有永定河边上有三家水力机械。

    黄永贵手里的那些大纺车,早就被女真人给一把火烧了,也就是说确定没有新式水力织布机。

    郑员外思来想去,目前只有一个解释了,白家。

    想到朱舜把破局的关键放在白家,郑员外和东林党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朱舜赢了那么多次,得意忘形了。

    真把东林党和晋商当成一群没有智商的白痴了,去年的那三次明争暗斗,换了诸葛亮来也是一样要输。

    怪就怪朱舜发明了新式机械,相当于一招神仙手,这才能赢了东林党和晋商。

    这一次就让朱舜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地头龙,什么叫做盘根交错的关系网。

    宋老太爷不仅成为了全京城的笑柄,朱舜也成了京城上下讥讽的对象,侥幸赢了几次,真把自己当个人了。

    京城内外的传的沸沸扬扬,宫内的崇祯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听到王承恩的汇报,放下了手里的御笔。

    对赌的输赢,王承恩没有放在心上,唯一让王承恩担忧的是另一件事,现在京城上下都在传宋家开设粥厂是为了买来一个好名声。

    皇上要是误会了这件事,代代忠良的宋家,可就要完了。

    王承恩和宋家没有多大的交情,宋家是生是死和他没有丝毫的关系,但在当今这个天下,能够真心实意为大明着想的读书人不多了。

    尤其是宋老太爷这样,不惜自毁百年清誉,也要救活五十万灾民的读书人,更少了。

    倘若皇上真的因为这件事斥责宋家,只是一声小小的斥责,却能打断大明王朝好不容易聚拢的一点气节。

    到那时,大明就真的要完了。

    崇祯放下了手里的御笔,一直保持那副面无表情的神态。

    过了很久,就在王承恩不惜违背自己保命的准则,想要主动说上两句话的时候。

    崇祯脸上的表情出现了变化,叹了一口气:“大明的读书人倘若都像宋老先生这么深明大义,不惜自毁宋氏一门的清誉,也要赈济灾民。”

    “大明何愁北方鞑子不灭,大明何愁不能中兴。”

    “大明的读书人常把圣人三不朽挂在嘴边,当做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志向。”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可是纵观大明三百年的历史,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弘治朝的阳明先生算一个。”

    “万历朝的张阁老算半个。”

    顿了顿。

    崇祯欣然大笑。

    “朕的崇祯朝,也有半个!”